海东市多所连片大防区“两队一室”警务改革系列报道之三

政务   2024-10-17 22:22   青海  

导   读




《海东日报》10月16日刊发海东市多所连片大防区’两队一室’警务改革系列报道之三信息,现将该文转载。

刊发原文如下:

多措并举 厚植改革内生土壤

——海东市多所连片大防区“两队一室”警务改革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讯 记者 :祁树江

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方,条条大路都能通向罗马。“两队一室”怎么设置最科学、最符合海东公安派出所现状,最能发挥“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实战效用,这是海东市多所连片大防区“两队一室”警务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改革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为破解这一难题,海东市公安局党委指出,全省大致可分为牧区、农村和城市,但具体分析海东,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半农半城”,域内除了大农区、小城镇,还有小块的牧区。“我们既不照搬照抄、纸上谈兵,也不刻舟求剑、东施效颦,而是尊重基层智慧,坚持守正创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全力破解改革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海东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安胜年说。

在市、县区两级公安局党委统一部署下,各大防区实事求是、大胆探索,一批本土化、差异化特点突出,管用实用、高效运转的“两队一室”模式应运而生。

城区有1个中心派出所怎么改?平安区探索出单核标准型“两队一室”模式。平安派出所是平安区的唯一中心所,警力相对较多,警务工作量占到全区的75%以上,具备公安部提出的“两队一室”改革条件。为此,平安区公安局将平安派出所管辖区域划定为平安主城大防区,以原有的社区中队和执法中队为基础,组建标准型“两队一室”,全力打造“一点触发、体系响应、合成作战”的实战体系。

城区有2个中心派出所怎么改?乐都区探索出双核跨界型“两队一室”模式。岗沟派出所和碾伯派出所均位居乐都区中心地带,以穿城而过的湟水河为界,两所空间距离很近,业务量也不相上下。如果仍以单个所为单元组建“两队一室”,两所各搞各的,势必造成警力稀释、集约不足、耗散严重。乐都区公安局跳出湟水河地理界线,将碾伯派出所和岗沟派出所划定为碾伯大防区,两所警力混编使用,将综合指挥室和案件办理队设在岗沟派出所,社区警务队设在碾伯派出所,进一步放大了警力集约使用的效果。

域内有3个不同规模的派出所怎么改?河湟新区探索出一主两副型“两队一室”模式。河湟新区公安分局管辖面积不大,正式民警33人,设有驿州路、高新路、空港三个派出所,相互之间距离很近。分局将辖区设置为河湟大防区,重新整合三所警力,将驿州路所打造为功能齐全、力量集中的“两队一室”,在高新路所、空港所设社区警务组,专职负责治安网格巡防、宣建、信息采集等基础工作,进一步攥紧了打击的拳头,掌控了新区的治安。

在科学设置“两队一室”的同时,数智赋能也为公安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大防区改革推进之后,海东公安在各大防区中心所组建起综合指挥室,统筹调取防区内各类警务资源。一年来,大防区综合指挥室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体系,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智能技术,依托公安部、省、市三级公安机关信息平台,更准确地识别风险区域和潜在威胁,抢抓破案黄金24小时,有针对性地部署警力和资源,持续推动数据反哺实战,让两队民辅警们真切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推动警务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精准打击转变,实现了警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初步构建起“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

立足以打促防、以打促治主责主业,大防区将案件办理队设在办案区软硬件条件较好的派出所,由业务能力强的派出所所长担任队长,队员一般不少于3人,主要负责防区行政案件和因果关系明确的刑事案件,重大、复杂的案件仍由县区公安局相关警种大队主办,解决了小案无人办、办案周期长、群众不满意等问题。

立足主动警务、预防警务,专职警务、显性警务,由大防区社区警务队构建防区为“1”,治安、森警、禁毒等警种为“N”的“1+N”捆绑模式,民警从“下村(社)”转变为“在村(社)”,防区吹哨、警种报到,统筹开展隐患排查、民意调查、安全宣传、巡逻防控、纠纷化解、秩序维护等工作;进一步延伸政务服务触角,让警察、数据多跑腿,让老百姓少跑路,将户籍、车驾管、出入境办理事项中流程咨询、简易处理等最基础的服务事项送到了群众身边。防区同步打造出乐都义警队、互助义警队、化隆红袖标义警队等一批地域特点突出的义警队伍,警察、警灯、警车摆在了社区警务最前沿,处警更加高效便捷,社区警务更加扎实,基础工作更加专职,“派出所主防”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掌握了社会治安和谐稳定的主动权。

以民为本是公安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公安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求,必须围绕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进行。日常警情中,有七成左右都是与违法犯罪无关的各类矛盾纠纷,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看似不大,但调解起来也需要数个小时。

近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大防区社区警务队民警接到群众报警称,自己因车辆倒车时撞坏农户大门发生纠纷,请求派出所出面解决。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往现场了解情况。

到达现场后民警了解到,报案人索某某在甘都镇某村运送煤时,在倒车的过程中不小心撞到李某某停在路边的农用三轮车,三轮车在滑行过程中撞到王某某的庄廓门柱,三人因责任归属及赔偿问题发生争执,事态一度陷入僵局。了解情况后,民警主动出面进行调解,以真心、耐心、诚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当事人的工作,全力化解矛盾。

最终,在民警的见证下,签订了调解协议,三人握手言和,表示今后一定会注意交通安全,增强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和谐的乡村道路交通环境。

如何更加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释放基层警力、提升警务运转效率,是改革中的一个难点。而矛盾纠纷快速化解的故事,自大防区实体化运行以来基本每天都会上演。这些矛盾的快速调解要归功于大防区警务改革的另一大亮点——品牌矛盾调解室。

为解决全市公安矛调室寓意内涵不丰富、没有地域特色、距离“枫桥式”派出所提炼个性化地域化群众工作法的要求差距很大的问题,市公安局党委把各县区的行政名称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巧妙结合,坚持把“平安不出事”作为主责主业,把“服务不缺位”作为重要任务,“量身定制”了“个性化名称”和标准化“寓意解读”,形成了“一县区一品牌”的公安矛调室品牌矩阵。

据介绍,依托“以‘民’为本、以‘和’为贵、开诚布‘公’、事了心‘安’”定位,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公安局成立了“民和公安”矛盾纠纷调解室;依托“互让互谅‘天地宽’、互帮互助‘往前看’、风雨过后‘见彩虹’”定位,互助土族自治县公安局成立了“互助彩虹”矛盾纠纷调解室……

自公安品牌“矛调室”设立以来,海东公安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起底专项行动,坚持“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工作导向,秉承“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理念,多措并举推动构建社区治安环境综合治理新格局,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今年以来连续化解大小矛盾纠纷1500余起,有效预防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循化公安
发布权威警讯,展示警营风采,宣传公安文化,倾听百姓呼声,搭建警民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