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健康委坚持以“小切口”托举“大营商”,积极探索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管理”5+N”帮扶模式,为企业职业人群提供全面健康保护,实现企业管理提升、营商环境优化、职业健康服务协同发展的多赢格局,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确定帮扶对象、帮扶内容。以矿山、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中小微企业以及职业病危害严重、有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病例、纳入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的中小微企业为重点帮扶对象;存在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且职业病防治基础薄弱的中小微企业同步开展职业健康帮扶行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相关力量对辖区内中小微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基础台账,筛选确定295家职业健康基础薄弱的中小微企业帮扶对象。
结合295家需帮扶企业的现状、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选取重点环节进行帮扶,主要涉及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档案、合理配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规范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规范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正确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按期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主动参与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依法组织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妥善安置企业职业病患者等10个方面。
二、真帮实扶、靶向发力,全力提升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疾控局印发《陕西省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行动(2024-2025年)工作方案》,从确定帮扶对象、建立帮扶团队、开展“五个一”帮扶工作(即,开展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建立一套实用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开展一次现场职业病危害告知和防护用品配置指导;举办一次职业健康培训;开展一次超标岗位职业病危害治理)等方面开展精准帮扶。
一是免费为帮扶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指导企业对所有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根据辨识结果和企业需求,指导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发、职业病防护设施及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等工作。明确不同企业职业病危害的重点场所及岗位,现场培训重点岗位劳动者及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强化防护措施,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是深入帮扶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省职业病防治院带领职业健康专家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中小微企业帮扶志愿者,逐一深入帮扶企业,建立健全适合不同企业的实用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指导帮扶企业按要求开展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规范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妥善安置职业病患者及职业禁忌者。
三是免费为帮扶企业配置职业病危害告知标识及告知卡,指导帮扶企业配齐、用好防护用品。根据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指导企业在厂区相应工作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告知栏、张贴告知卡及警示标识,开展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帮助企业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针对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四是开展中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大纲要求,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省职业病防治院先后承办3期培训班,每期3天对确定帮扶的295家中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大家初步掌握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职业健康管理基础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意识,增强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五是开展超标岗位职业病危害治理。根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于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岗位的企业,针对超标岗位问题,结合企业实际,提出整改措施建议,帮助制定整改方案,指导企业开展整改工作,并免费为超标岗位的劳动者发放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三、带动提升,帮扶成效显著。在全国范围率先提出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帮扶“四化”工作法,即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职业健康管理标准化、职业健康培训全员化、职业健康检查、危害因素评价和个体防护有序化。从“防、治、管、教、建”各个层面,不断夯实职业健康工作基础,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全面推进“健康陕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