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
他对所带班级同学的
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况
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定期组织班会
倾听同学们的心声
同时坚持讲授新学期第一堂思政课
这次是他第五次与同学们见面
现场碰撞出了什么样的火花呢?
9月11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理事长、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2022级1班班主任廖立国到一站式大学生成长服务中心竹康社区,为班级学生讲授了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学期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召开新学期班会。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校长黄学寿,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郑润真,健康学院院长王培玉,学生处处长高英杰,健康学院副院长孟庆勇,实验室主任钟梦琪,辅导员蔡祥淼、林树苗参加活动。
步入大三
班级的同学们
都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再次见到同学们
我感到非常高兴也非常欣慰
通过班长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到
班级28名同学在爱国、敬业、创新等方面
都有着相当不错的表现”
廖立国围绕“你想在大学里成为什么样的人?”“珠海科技学院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两个简单而又深刻的话题与同学们展开讨论。他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上发表的重要文章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指出,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健康中国2030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战略提出的背景下,同学们要深刻认识到自身承担的使命和担当,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他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以及自身对大健康事业的情怀,和同学们做了深入的交流。
“水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不同的状态下所展现出的特性是不同的。人类与水息息相关,居住在不同地域的人们也会因居住地季节、天气、空气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在身体状况和结构上产生微妙的变化,体现在皮肤湿度、呼吸频率甚至是情绪波动上。”廖立国以水元素的变化为例指出,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现代社会的不确定因素也会越来越多,一定要明确自身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有可能在社会上立稳脚跟。“信念的‘念’,即起心动念的‘念’,心之所向不应该有所偏离。如果一个人的信念发生了动摇,那么他将变得懈怠,甚至可能会陷入深深的迷茫和困惑中。”廖立国指出,学习过程中要树立坚定的信念,保持恒心和毅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抵御外界环境其它因素变化的干扰,进而实现人生目标。
廖立国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动员、总部署。“对于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全面深化改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你们已经是大三学生,接下来的两年是巩固知识、深化实践、明确职业方向并为之准备的关键时期。”他表示,作为健康学子,只有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积极投身于这一伟大事业中,才能拥有清晰坚定的信念,真正做到守正创新。
“要先从打好基本功开始,设定学习目标,遵循规范的路径,逐步实施并进行探索。”廖立国强调,必须全面掌握健康的内涵,在专业领域内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和实验设施等教学资源,以健康的身心状态,深入学习并牢固掌握健康服务与管理领域的核心理论和专业技能,并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紧跟行业、产业发展的步伐,精准把握市场需求,细致规划未来的职业道路。此外,要积极投身于校内外的实习项目中,特别是与健康产业紧密相关的实践机会,以此加深对行业运作的理解,不断拓展人脉资源,为未来的职业生涯铺就宽广的道路。
“中华文明起源之初是在7000多年前,也就是‘伏羲时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和骄傲。一些流传至今的智慧和经验,在历史上乃至今天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廖立国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列举了神农氏尝百草制医药,《黄帝内经》《伤寒论》成书、三星堆的挖掘研究等故事并指出,对于健康学院的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医传统性的体现。学校国学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健康教学实习基地、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传承基地,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心的成立和健康学院教学楼(正心楼)的启用,也都能够让大家零距离、沉浸式、多维度体验和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个人只有拥有家国情怀,才会拥有理想担当。”廖立国指出,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各自承载着独特的文化瑰宝与深厚的历史底蕴,却又能和谐共处,共同谱写着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深入学习国家的历史、文化、制度和发展战略,提高自己的国家认同感,不断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人体由水、蛋白质、脂肪、无机质等多种成分构成,如果没有这些成分的共同作用,大家的身体将无法正常运作,这正是所谓的能量场。同样的,一个人的视角可能有限,但集体的智慧则可能爆发出无穷的力量。”廖立国结合学校“爱国、勤奋、和谐、创新”校训指出,要厚植爱国情怀,必不可少的就是和谐,也就是所谓的“合力”。他表示,班级由28名同学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这是一个多元化的集体。当大家找到立足点,保持着共同的初心和使命,共同探讨一个问题,前瞻性地审视一个议题时,每个人的观点和思考都能为问题的解决贡献一份力量,这就是“和而不同”。“同学们要不断学习和推广中医知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要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其发展。”
“在大自然中品味宁静,在宁静中捕捉事物、关注细节,在细微之中便得以修养性情。”廖立国指出,一个人的好的品格、道德是至高无上的,可以推动一个人不断向上向善。如果没有好的品德,在学习和工作中投机取巧,便无法掌握好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
“作为学校的党委书记,我始终把同学们的福祉放在首位,一年365天都在思考如何提供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好地呵护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而现在作为你们的班主任,我同样必须兢兢业业备好课,用一颗真心把这节课上好。”廖立国指出,对于教师来说,“德”就是在完成课堂授课的基本责任之外,还在课余和休息时间,无微不至地为同学们解答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解惑。而对于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德”就是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在领域专家和任课老师的指导下,挖掘专业内涵和知识的深度广度,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以帮助身边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栋梁,你们的言行举止都关乎国家形象,关乎着地方形象,关乎着学校形象,更关乎着你个人形象。”廖立国特别强调,在网络上更应谨慎言行,而要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作为你们的班主任,我们之间亦师亦友,希望能够为你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你们全面发展。”廖立国指出,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场所,珠科设置了69个本科专业,涵盖了九大学科门类,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学,共设有2000多个班级。教师被誉为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塑造学生心灵和品格的重要力量,因此教师的工作绝不能马虎,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来对待,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和见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还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观点。有人可能会通过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传递自身的观点和理解,有的事情则需要大家自己去观察和体验。但即使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我们需要具备自己的判断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廖立国强调,要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未知的挑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提升自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正确评估别人的观点,确立自己的观点,提升识别和认知能力,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建设。”
“对于在座的每一位来说,学习AI就像是拿到了通往未来世界的钥匙。”廖立国指出,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AI)已悄悄融入大家学习生活工作的日常,要主动学习AI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原理,并积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勇于尝试跨学科学习运用,将AI技术融合于医学药学、食品营养与健康、管理学等领域,拓宽视野并探索新应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习AI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依赖AI。AI虽然强大,但它无法替代人类的情感、道德和价值观。”
“我也经历过年轻时的岁月,也吃过一些苦,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不能总是依赖运气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是要成为一个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人。”廖立国指出,除了要制定明确的目标,也要沿着既定的路径去努力和奋斗,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稳,实现自我人生终极目标。“奋斗的精神要求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不放弃对目标的追求,以一种定力和恒心,保持不折不扣、没有任何杂念的坚定信念和行动力。”
“每天尝试至少笑三次,这样可以让我们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保持心理健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廖立国指出,现在的社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大学里的竞争也是日益激烈,给同学们带来了很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特别是近年来社会上很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环境变化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气候变化与太阳磁暴,通过改变自然界万物生长周期和环境适应性,进而干扰了人体的基本生物节律,以微妙而复杂的方式,悄然影响着大家的情绪与心理健康。“学校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遇到学习压力、情绪管理、情感困扰、成长烦恼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寻求帮助,而且从今年开始在宿舍楼下陆续新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我们今天上课的地方只是其中一处。”
廖立国表示,在面对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时,要学会自我调节和寻求帮助,可以通过阅读、冥想、交流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也可以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和支持。他强调,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同样重要,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运动场地资源,让身体在运动中有效缓解压力,让心理在运动中调节情绪,进而让身心得到放松与升华。
“人要有所长,但同时也要有所‘周’。”他表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特长,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实现自我价值,但同时还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的能力和内涵决定了自身的能量水平,一个再有才华的人,如果缺乏内在涵养和深度,往往也是没有能量的,而一个拥有丰富内涵和智慧的人,总是能够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和能量,感染和激励周围的人。”
“新质生产力的出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它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物质资源,更强调创新、科技和知识的力量。”廖立国指出,大健康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和管理,同时也关注人们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动大健康事业和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学校也正在打造学生劳动教育的场所,将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求,促进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他希望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农场项目中开展跨学科合作,共同解决农场中的实际问题,促进知识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真正把劳动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感受劳动真谛,培养实践能力。
“知其心才能同其心,同其心才能致其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处境和内心世界,只有深入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才能真正做到同心同德,更好地与之沟通和协作。”廖立国强调,尊重师长、团结同学,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了解对方、理解对方,则是我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更好进行沟通合作的基础。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在合作中发挥出各自最大的潜力。
▼
思政课结束后
廖立国与部分班级学生谈心交流
同学们敞开心扉
倾诉了学习中的困惑
廖立国以班主任和朋友的身份
对学生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专注度,这样可以发挥出更多的潜力。”“在学业上要进一步梳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以及规划好不同课程的学习时间。”“一定要找到自身的兴趣点,才能更好地找到发力点。”“要学会合理利用好现代化技术,提高自身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在廖立国的循循善诱之下,同学们表示,将尽快确立阶段性和未来发展目标,做好相关规划,为成为优秀的健康学子不断奋斗前行。
▼
谈心交流会结束后
廖立国一行还调研指导了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详细询问了工作开展
以及学生反响情况
廖立国对“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成效表示充分的肯定,并就如何优化和强化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他指出,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切实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学习困惑;要加强文化建设,打造学风优良、环境舒适、氛围轻松的育人环境。他特别强调,既要“造形”,更要“铸魂”,通过精准化服务和信息化建设,更有力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0年4月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颁发文件
明确要求大力推进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2023年7月5日
广东省教育厅召开全省高校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
建设工作推进会
2024年4月3日
教育部思政司研究审定发布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
建设提质增效指南(第一版)》
学校高度重视、积极响应
立足实际落实相关建设目标
目前已建成桂松社区、
梅榕社区、竹康社区、新榕社区
4个学生社区
共设置6个主题馆区
每个馆区都有多个功能区域
社区服务内容进一步充实
竹康社区(思齐馆、国防教育体验馆):馆区分别位于康1、竹4架空层,以“思政引领”为主题,特色区域为理论宣讲区
桂松社区(笃学馆、心缘馆):馆区分别位于松3、桂1架空层。笃学馆以“笃学育人”为主题,特色区域为沉浸自习区;心缘馆以“打造心理育人和谐之家”为主题,特色区域为心理团辅区
梅榕社区(弘毅馆):馆区位于梅1架空层,以“综合服务”为主题,特色区域为养成教育区
新榕社区(知行馆):馆区位于榕5架空层,以“智慧创新”为主题,特色区域为生涯指导区
▼
希望同学们
将廖书记的叮嘱牢记于心
同时利用好学校提供的
各种丰富资源和平台
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初审:林悦、郑薇
复审:陈宇、林志扬
终审:郑润真、汤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