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文章|社会办医延伸养老服务领域,更需要自我“突围”

健康   2025-01-26 15:33   北京  


社会办医延伸养老服务领域,

更需要自我“突围”


国家五部门下发《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卫老龄发〔2024〕4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这对于在困境中的医疗机构而言,不啻为一种好的选择。但事实上,转型的过程要比想象的更加艰苦,需要自我“突围”。

一是区域市场竞合“突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强调,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为何要强调医疗资源丰富地区?其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医疗市场竞争力大,医院住院患者较少,床位使用率较低,特别是近年来各地纷纷实行DRGs/DIP付费模式,受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和大医院虹吸效应的影响,导致医院缺乏竞争力致使运营困难,在这样的区域市场,转型才更加有动力。

二是营收利润规模“突围”。做养老或医养结合服务,其经济效益不如传统医疗服务效益好已经是行业的共识。医疗服务是成本低线相对固定,收入高线不定;而养老服务是收入高线相对固定,成本底线不确定。因此,对于民营医院而言,成本控制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胜负手”。

三是服务场景模式“突围”。传统观念认为,从医到养是“降维”,这种说法仅限于在核心专业技术,如护理、健康管理、营养管理等层面,但“降维”的同时也需要“补强”,补强在空间设计、生活化场景打造、服务者与客户之间的情感链接等多方面,如此才能继续巩固医养的先天优势,补强短板。

四是市场运营意识“突围”。在国内,除去少数高端中外合资医疗机构依托商业保险实现支付外,多数社会办医疗机构还是依赖于基本医保支付,而由医及养需要面对客户从以医保支付为主个人自费为辅,转向为以个人自掏腰包为主,未来长护险获客给与一定补充。因此,社会办医转型养老服务,要在市场化运营下功夫,特别是对精准触达C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而言之,对于社会办医转型医养结合,从整体趋势上看,这一类型的市场供给会持续增加。与此同时,相较于单纯的医疗服务管理,医养运营迫切需要补强“养”这一短板,以医养技术夯实基础,以精益管理形成优势。









扫描二维码购买报告




和伊康养-和君康养事业部


和伊康养专注于康养产业的专业研究与运营实践,携手各级政府机构、产业联盟、行业协会,链接和君平台化资源,定期发布行业白皮书、蓝皮书等报告,深入一线为各类企业、机构、社会团体、从业人员,提供康养产业政策与发展趋势研究、项目战略规划与落地执行、商业模式创新设计与优化提升、品牌提升与营销推广、运营管理服务、投融资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点击下方,关注“养老BAR”

获取更多干货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和伊康养”视频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

添加和君康养事业部客服微信




养老BAR
养老BAR,传播健康养老产业前沿资讯,快速、高质、专业服务养老产业,建立养老产业资讯第一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