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道班第五期圆满结业
以花献佛
妙相庄严
插花艺术源远流长,源于佛前供花。自古以来,佛教和花就有很深的因缘,佛教中称花为“华”,花华不二,献于佛菩萨前的称为“献花”,散布坛场四周的称为“散华”。
花代表因,所谓“花开结子”,是以佛前供花来提醒众生播种成佛之因、求成佛之果。花也代表相好庄严,《三世因果经》“相貌端严为何因,前世花果供佛前”。所以供花是代表修好因、修善因,才得果报庄严。
《法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即使以散乱心供花一朵于佛像前,此人已积累了无边资粮,逐渐能见到无数如来的身相,何况我们以清净、恭敬之心来供养,其功德更是殊胜无比。以柔和的态度、相信和感恩的心态去供养,有助于增强个人的信仰、道德和精神修养,同时也助于净化心灵、远离烦恼,向着正念、正道的方向行进,这样才能使供养意义深远,产生殊胜的功德。
学员们将亲自插好的作品供养佛
虔诚
清静感恩之心
插花艺术
文化之美
插花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插花被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生活象征”,也是最优美的“中国古典艺术之一”。古人认为这是一门较为独特雅致的艺术,可以不断将自己的生活提升至艺术的境界。南北朝的文献和宋朝的绘画,我们都能窥见他们的插花艺术之美。
中国插花被视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融合,以花为主材在各类花器中创造出盆景般的花卉艺术。展现了东方文化中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中国传统插花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财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融合体现。古代人将插花视为大雅之事,常常将花道融入日常生活中。通过花卉和瓶子的组合,传达出深刻的思考和美感。
法师及学员作品
领略
插花艺术之韵
继承发扬
中华文化
从古至今,插花不仅仅是装饰与美化,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因此,中国插花的哲学内涵,应当是以“花”载“道”,化育人心,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彭州祈福寺本着爱国爱教,践行“佛教中国化”的政策,建立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培训基地,让中国花道优秀传统技艺发扬光大。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对中国花道的历史文化、传统技艺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掘传统插花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总结创新发展成果等。
院长如意法师为学员颁发证书
承继
中华传统之道
一花一木
滋养心灵
花间有禅意,叶落化菩提。插花时要静下心来,讲究宁心静气,不仅要心灵和花对话,更是和自己对话。花是美好的象征,花是温和的气息,与花相处,平和内心,体悟生命之美。
学员们在法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美学的修行、灵魂的远足,沉浸于一花一木一器皿的世界,在插花过程中,体会内心的喜悦、宁静与祥和。
融入
一花一木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