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中,胃肠动力障碍相关病症较为常见,促胃动力药作为治疗此类疾病的重要药物,其正确选择和合理应用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我们通过本文一起来学习一下。
促胃动力药是一类能够增强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在以下 10 种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1 促胃动力药的临床应用[1]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发挥作用:
①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胃肠肌间神经丛的 D2 受体,促进并协调食管至近端小肠的运动,产生止吐、促进胃排空等效果。
②HT4 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胃肠肌间神经丛的 5-HT4 受体,产生从食管至肛门的全段胃肠促动作用,其胃肠促动作用强度通常大于外周 D2 受体阻断药。
(1)甲氧氯普胺
具有胆碱能特征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有较多的中枢性副反应, 早期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动力障碍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等,目前已经其他促动力药所代替,但由于有注射剂,并有止吐作用,临床上目前多作为止吐药使用。
(2)多潘立酮
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高度亲和力集中在上消化道,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因此极少引起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
(3)伊托必利
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具有双重作用机制。它不仅能增强胃和十二指肠动力,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和收缩,还具有一定程度的镇吐作用。因此,伊托必利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胃肠道功能减弱引起的疾病。
(4)莫沙必利
为非选择性 5-HT4 受体激动剂,结构与西沙必利相似,但没有与西沙必利相似的导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对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均无影响。
(5)西尼必利
5-HT4 受体激动剂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西尼必利不影响心脏 QT 间期,具有较好的心脏安全性。
(6)红霉素
具有胃动素样的促动力效应,但上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临床应用较少。
甲氧氯普胺:大约在服药后 1 h 左右开始起效,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作用持续时间为 4~6 h,但对于一些严重胃肠动力障碍患者,可能需要多次给药以维持疗效。
多潘立酮:起效相对较快,在服药后 0.5~1 h 内开始发挥作用,12 h 作用达到高峰。
莫沙必利、伊托必利、西尼必利:起效稍慢,一般在服药后 12 h 开始起效,23 h 效果较为明显。西尼必利和莫沙必利作用持续时间为 6~8 h,伊托必利作用持续时间约为 8~10 h。
表 2 促胃动力药的适应症及用法用量
(1)促胃肠动力药可增加胃动力,因此减少了部分口服药物如氨茶碱、地高辛、铝镁制剂(硫糖铝、胶体枸橼酸铋钾)在胃内的滞留时间,吸收减少,疗效减弱。
(2)与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合用可以发生药理性拮抗,可能会减弱本类药物的作用,因此与抗胆碱药并用时应间隔使用。
(3)抗酸剂、H2 受体阻断剂可影响胃内 pH,从而减少促胃肠动力药的吸收。
(4)甲氧氯普胺与西咪替丁、慢溶型地高辛同用,后者的胃肠道吸收减少,间隔 2 小时服用可减少这种影响;甲氧氯普胺还可增加地高辛的胆汁排出,从而改变其血药浓度。
(5)多潘立酮主要经 CYP3A4 代谢,可引起心电图 Q-T 间期轻度延长。显著抑制 CYP3A4 酶并可能引起 Q-T 间期延长的药物(酮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胺碘酮)与多潘立酮合用,会增加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故禁与上述药品合用。
(6)莫沙必利与红霉素合用,可使本品血浆药物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曲线下面积增大。
(1)明确药物适用症状。促胃动力药主要用于缓解胃肠动力不足症状,如餐后饱胀、早饱、恶心等。并非所有胃痛都适用促胃动力药,如急性胃炎患者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2)注意用药时间与方式。大多数促胃动力药应在餐前 15~30 分钟服用,以确保药物在进餐时达到最高血药浓度,发挥最佳疗效。服用时间不规律或饭后服用,可能会影响药物吸收和疗效。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促胃动力药与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药等)合用时可能会降低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与可能延长 QT 间期的药物合用时,需特别注意心脏安全性问题。
(4)关注药物不良反。如甲氧氯普胺药可能引起倦怠、嗜睡、头昏、乏力等不良反应,驾车者、高空作业者等不宜使用。
(5)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肾功能不全者、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促胃动力药时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选择适合的药物。
特别声明 | 以上内容仅供专业医疗卫生人士学习参考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文中图片可点击查看大图
投稿:1959045791@qq.com
参考文献
[1] 石刚, 吴硕东. 促胃肠动力药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 14(2): 189196 [DOI: 10.11569/wcjd.v14.i2.189]
[2] 汤玉茗,袁耀宗. 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2015 年,上海)解读:药物治疗 [J]. 中华消化杂志,2016,36(4):237-238.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2020 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 [J]. 中华消化杂志,2020, 40(10):649-663.
[4] 宣世英, 王青, 李德爱. 消化病合理用药 [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 刘治军, 韩红蕾. 药物相互作用基础与临床 [J].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6] 中华消化心身联盟. 多巴胺 D2 受体拮抗剂消化专科合理应用中国专家意见 [J]. 胃肠病学,2020,25(11):673-676.[
[7]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07):69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