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园文章”
安顺市西秀区近年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组织辖区各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坚持党建领导 筑牢思想根基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中学(以下简称旧州中学)于2023年成立旧州中学党委,设党委书记1名,党委副书记1名(由校长担任)。”旧州中学党委书记邵正义表示,学校认真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紧紧围绕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双培养”、组织生活制度等全面夯实学校党的建设,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西秀区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近年来不断完善学校党组织机构,明确由专人具体负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如安顺市第八小学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加强爱国主义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西秀区以党建带团建、带队建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学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五旗五徽五认同”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地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根植青少年心灵深处。
西秀区在各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营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校园文化环境。如安顺市西秀区民族中学(以下简称西秀民中)充分利用已有教育资源,将“五个认同”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旧州中学聚焦“和合旧中,润德育人”特色品牌,积极打造校园“1125”文化育人环境,依托屯堡文化长廊,校史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馆等育人功能,不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
坚持精准设置 强化教育效果
今年10月18日,西秀民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苗族刺绣学习活动,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齐聚一堂,共同领略苗族刺绣的独特魅力。苗族刺绣老师吴琼芬、熊志芬为学生介绍了苗族刺绣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并详细讲解了苗族刺绣的针法和技巧,参与活动的学生聚精会神地聆听。
“我校积极开展苗族刺绣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在身心、情操、品德等方面长足发展。”西秀民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张荣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旧州中学也在不断整合学校育人资源,成立35个学生社团,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团21个,如屯堡地戏社、碧波诗社等,有效发挥学校特色教育作用。如黄腊布依族苗族乡民族中学,致力于“抵杠”运动的传承和弘扬,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等,不断增强学生的“五个认同”,助力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西秀区各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育人理念,精心制定思政课程方案,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开展中华传统建筑、桥梁、红色文化及区域性“行走课堂”研学活动,在“行走课堂”活动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此外,西秀区各学校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开学第一课”内容,旧州中学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开发《诗韵旧中》《忠义长河》《水墨家园》等校本课程。第八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讲座,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着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核心要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
坚持活动为媒 建设精神家园
8月初,西秀区组织思政课老师参加2024年贵州省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学习培训,意在通过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秀区各学校立足区域资源,依托特色文化,组织各年级学生代表开展富有节日特色的“清明”祭英烈、“端午”包粽子、“重阳”敬老等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团结和谐、互助合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开展“家风故事我来讲”主题宣讲活动,让孩子们珍视自己的家风,传承美好的品德与价值观。
该区各学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学生社团活动中,融入学校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活动等校园日常德育活动中,精心设计节日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五旗五徽”我来讲、师生同唱《我和我的祖国》等主题队课,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学生心田。
“我区持续加大对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资源保障,将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到必修课的重要位置。”西秀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前龙表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逐步覆盖,打牢各族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思想基础,激发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