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见闻(二)中国的好快好卷能赚钱VS德国好慢好润能养老

教育   生活   2023-08-15 22:30   德国  

更多德国育儿趣事,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作者简介:Kunkun--汤圆妈,刚返职场的二胎妈,能一本正经分享育儿干货,也能逗比搞笑地吐槽德国生活。
你值得关注!
不知不觉回国已经结束了。
不想做小狗的我没有忘记来更新。
在过去的两周,说走就走的我去了四个不同的城市,见了以前的老友,每天的信息量都是高密度且有质量。
总体对比下来,德国和中国的职场在以下几个方面差异尤为突出。

01 工作时间:中国卷王Vs德国‍‍‍‍
上篇说到,几位一线城市工作的朋友,正处于40出头职场的黄金年龄,基本事业小有所成,年薪百万级别。
表面上着实令人羡慕,但深聊下来,也有很多不被人知的辛酸。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即使到了一定的中高层,拥有不错的薪水,他们仍有很大的危机感,不敢松懈。
首先是个人发展的焦虑
不管在哪个层级,只要想向上走,总有当下的烦恼。
一般在大企业,尤其是广深一线国际化的大城市,很多高层都是老外了,所以工作上对外语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何作为一个本土土著更加国际化,是他们职场上升通道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一个同学已经拥有了一个MBA学历,他还考虑过再读一个香港的MBA学历,好好精进下英语。
但是人到中年,精力和时间都不如从前,香港学校的MBA也不是能这么轻松毕业的,他也还在观望考虑中。
比如工作时间,虽然不再需要打卡,但基本无法早走,每晚八九点才能下班。
而且随着职位上升到管理岗位,对应的应酬也增加,24小时不能关机,需要随叫随到。
最令人乍舌的是某位正处于新能源汽车风口的老友,年薪制加股权激励,带着二三十人的研发团队,看上去光鲜,他戏谑自己基本常驻公司。
一周工作6.5天,此外,每天晚上九十点才能下班,基本不着家。‍‍
而且我还特地问了,大部分的加班普遍没有加班工资,员工被职场文化裹挟着不得不一起加班。‍‍‍‍‍
没有最卷,只有更卷。
这个工作时间在德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在德国,公司很少要求员工加班,允许偶尔,但是并不常态化。
在正规公司,加班是要登记在自己的工作时间账户的,之后可以折成假期或者算成工资给你。‍‍‍‍‍‍‍‍‍‍‍‍‍‍‍‍
且加班也有个上限,否则你的领导就会有麻烦。
他会被HR或者他的老板找去谈话,问为何需要这么多的加班。
某次我的同事已经加班了100个小时,他被强制休假,把这个加班时间抵扣回来。
在德国,下班就是下班,周末就是周末,没有电话,没有社交媒体上同事的打扰。
下班还需要接电话或者处理事务,只有在管理层岗位才偶尔会发生。
我的私人电话没有留给公司,关了电脑没人能找得到我。
即使是这次休假,我一直以来的工作习惯还是会休假时兼顾下紧急邮件的处理。
当我提出带上电脑,却被老板直接婉言劝退,休假就好好享受难得的探亲之旅,并且在起飞前一天,她再三交代我,好好休息,不要带公司电脑去度假

02 薪资报酬:中国橄榄球分布Vs德国苹果型分布

问了几个在中国当老板的朋友,横向对比了下中国和德国在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薪酬水平,发现有如下几个特点。‍‍‍‍‍‍‍‍‍

杠精别急,这里的讨论都是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排除那些金融/互联网等超级高薪的特殊情况。‍‍‍‍‍‍‍‍‍‍‍‍‍‍‍‍‍‍‍‍‍‍‍‍‍‍

在德国,普遍来说,本科或者硕士的的起步年薪一般会比中国高,因为欧洲的最低时薪摆在那儿。

在中国一线大城市,一般毕业生在15-25万浮动;在德国大城市,起步年薪一般在4-6万欧元,也就是32-45万左右。‍‍‍‍

详情可以见之前的德国工资报告--德国到底润不润?权威机构发布的全德工资报告,你拖后腿了没?

但是中国的薪酬上涨的幅度却比德国高。

先不论行业,总体来说,工作五年/十年都能比刚入职有很大的增长,如果所在行业还是风口,简直可以平底起飞了。

所以纵向看大城市白领的薪酬水平,呈现两极分化的橄榄球型,高的可以很高,大部分人在中间的平均水平。

而在德国却更类似于苹果型。

各行业的收入大多比较平均,跳槽或者升职,增加的上限并不多,十年的发展生涯也就是原来2-3倍的空间。‍‍‍‍‍‍‍‍‍‍‍‍‍

加上德国的税收政策,被这么"劫富济贫"下,到手的数字,相差更少了。‍‍‍‍‍‍‍‍‍‍


03 跳槽频率:中国人的"勤"Vs德国人的"懒"‍‍

说到薪酬的增长,在中国肯定离不开"跳槽"这个关键词。‍‍

在北上广,跳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甚至我见过在互联网风口时期,某个朋友几个月一跳,一年内换了三家公司,最后还能做到某个知名公司去当部门总监,职位和薪水都蹭蹭蹭往上走。

在德国,跳槽的频率远没有中国活跃。‍‍‍‍‍‍‍‍‍‍‍‍‍‍‍‍‍‍‍‍‍‍‍‍‍‍‍‍‍‍‍‍‍‍‍‍

曾看到一个数据,大部分的德国人,一生中只待过1-2个公司,也就是说有的人,根本就不跳槽,一直待到老。‍‍‍

虽然跳槽在德国也能带来收入的增加,但是幅度确实没有中国的多。

因为行业/公司之间的薪酬体系很接近,同样级别的职位,A和B的薪酬非常接近。

但因为德国人普遍更注重家庭生活的平衡,而升职到了某个阶段属于弹性工作制,加班不代表意味着必须带团队,需要付出更多的工作时间。

所以很多德国人不愿意升职带团队,做个钱还行又能保证家庭生活的"老兵",而不是钱多事多时间少的"将"。


04 硬拗一个小结‍‍

今年刚好是我旅居德国十周年。

这次回来和不同朋友不同行业的交流,我对中德工作文化有诸多的感触。‍‍‍‍‍‍‍‍‍‍‍‍‍

一轮轮聊天下来,我无法说哪边一定好,事物都是一体两面。

任何一个特征,得到的“好处”势必有相应的“付出”。

忙可以带来个人职业的发展,收入的提高,但是势必会牺牲私人时间和对家庭的照顾。‍‍‍

如果从生活方面,德国的确更"润",能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平衡,但华人在德国普遍都有职场天花板。

换你,你选哪?

下期预告:

回国见闻(三) 在这几个方面,中国轻松吊打德国!

有兴趣,点赞过百,我继续更,骗人是小狗!



Kunkun留言板


任何的假期,不管多长,结束时候都觉得短。

‍‍‍‍‍‍‍‍‍‍‍‍‍‍‍‍

感谢各路朋友都陪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包括

好好运动,羽毛球、游泳、健身;


去海边走走,每次看海,心情都很好;

去曾经的校园走走,寻找初心;

体验一把路边的KTV,海风吹拂的夜晚在公共场合无所畏惧唱歌;


这次回来,我见了想见的人,还见了从未想过还会遇见的人。很多记忆中尘封的名字,在朋友的聊天中蹦出来,突然唤醒了某个时期的回忆。

是到一定年纪了,都开始回忆当年的青春岁月了。


即使几(十)年不见,我们都基本没变,一见如故,没有生疏感。


这次回国之旅已经超预期完成,让我带着满满的爱与正能量,重新回到德国搬砖。


‍‍‍‍‍‍‍‍

感恩,前行!‍‍


继续搬砖的Kunkun



END


宝子们,微信改变了推送机制,很可能我的文章你会看不到啦。
为了不失联,记得星标我,常来看我吐槽德国育儿职场猪队友哇




更多中德职场故事‍‍‍
回国感悟(一)走访广州深圳年薪百万老友,这几条职场铁律中国还是德国都通用


没看够?点击认识下搞笑逗比的我吧!


点赞过百,我就更文!

Kunkun留声机
定居德国,家有俩娃;持续分享育儿观念、教育见闻和中德文化碰撞的小趣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