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就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置顶公众号,第一时间收到《岛与》的推送
非岛书局是第一个落地年轮公园·非岛的项目,也是人们对非岛的初印象。在书局门口,非岛团队保留了原先院子里的老树,也保留下曾经生活的痕迹
承载了主理人家庭记忆的延龄酒家,为来客献上来自湖州及舟山的双重家乡味
定海黄沙秘境·非岛项目里,虽然在黄沙岙正着手修建改造的三十栋民房中,民宿所占的比重较大,但对六爷来说,他所构想的乡村综合体绝不是简单的民宿合集,而是以民宿为引打造不同业态的场域空间。目前非岛既有非岛书局、露营野餐,也有围绕舟山海洋文化及资源设计的活动。目前这些业态都是由六爷及团队负责运营,他笑称自己相当于开了六七家店。六爷觉得,最重要的是敢于尝试,发现问题的同时,想办法解决问题就好。“比如我们的野餐会提供了拉美风格的烤肉,这就属于城市新潮的元素,至于它在黄沙岙这里是否能被接受,那就交给时间来证明。”他说。
选择加入多元的业态,一方面有经营层面的考量,另一方面则关于精神层面的思考。相比起其他民宿主立足地方文化挖掘的整村运营,六爷认为非岛在黄沙岙做的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塑造”。简而言之,就是关于城市精神与乡村生活能否兼容的尝试。尤其是如黄沙岙这样的村落,当它们并不具备足够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受限于单一的产业结构而遭受时代发展洪流的冲击时,借助新业态的导入,更新在地场域的涵义,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共振,或许能帮助它们找到未来的道路。
拥有超高人气的野餐会,以令人食指大动的德克萨斯烤肉和轻松相聚的氛围,俘获了众多客人的心
当他真正站在岛上,愈加感受到其宛如被时光封印般的宁静氛围,当中让人无法忽视的,还有那强烈的孤独感——这座曾经因渔业捕捞而兴盛的海岛,为了响应“大岛建,小岛迁”政策,越来越多岛民举家搬往更便利的朱家尖、沈家门生活,赵利军所见到的岛民,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其实柴山岛的地理位置算非常好的,而且冬暖夏凉;当地还保留了一些老房子,虽然有些都已经被破坏了,我觉得如果就照这样发展的话很可惜。所以就想是不是能通过艺术和设计,让这座岛重获新生。”
带着这样的想法,赵利军很快就找到了来自设计圈、艺术圈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登岛考察。他们与当地村民达成协议,开始将当地的老房子修缮改造为兼具地方特色与现代审美的工作生活空间,旨在打造一个集创作、交流与共享为一体的新型社区,这便是“艺术兴岛”的构想。
他们首先带来了“海岛托老所”——与东方卫视梦想改造计划合作,联合谢天、孟凡浩、朱晓鸣三位知名设计师一同将岛上原本早已破败的托老所重新设计,并召集了国内众多爱心建材企业为岛上的留守老人打造了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还配套成立了志愿者之家,鼓励志愿者或医护工作人员到岛上为老者提供诊疗等服务,“相应的,我们也会给予他们岛上住宿等方面的优惠。”赵利军解释道。
海岛托老所是赵利军和他的设计师、艺术家朋友们献给柴山岛的礼物
如今已有四十多位“新岛民”陆续在柴山岛上开始践行他们的乡建设想,例如国际著名设计师梁志天设计的海岛会客厅,以及国内知名建筑设计师孟凡浩操刀设计的柴山乡村振兴研究院等。设计师和艺术家恪守“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保留海岛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加入符合他们各自风格的元素,譬如中国美院副教授、著名室内设计师谢天参与设计的柴山美术馆内,就展出了他个人的设计展品。相较于其他艺术家工作室,柴山岛上这些艺术家工作室的特别之处在于兼有旅居的功用,可以提供给前来柴山岛游玩的旅客居住。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谢天在柴山岛设计的柴山美术馆
国际著名设计师梁志天老师操刀设计的海岛会客厅
“欧洲有不少艺术家因为长年在世界各地旅居,他们的工作室在空闲时是对外开放的,公众可以直观看到艺术家平时工作的状态,以及欣赏他们的作品,这种艺术熏陶还是挺不错的。”赵利军正是从这里获得了灵感,加之运营民宿多年的经验让他意识到,缺乏精神内容填充的民宿终难逃被淘汰的命运。被赋予了艺术家性格的民宿,除了能提供审美体验,还能够拓宽这一场域的精神内涵,赵利军也在计划,将来能够通过展示设计师及艺术家的作品,或是举办艺术设计主题的峰会等活动,进一步为柴山岛“引流”。
这些工作都离不开作为新岛民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共同的推动,赵利军笑称这就是所谓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以艺术为引,燃起柴山岛的复兴之光。他更希望通过他们的实践,给予那些离开的岛民“回归”的信心:“无论如何,我都希望能看到更多本地人回到岛上,毕竟他们是最熟悉这座岛的人,也只有他们能够向外来者讲述往昔的故事。”
无论是乡村综合体的设想,还是对海岛空间的重新阐释,最终的目标都是希望乡村本身能够成为有机体,自生自荣,生生不息。毕竟从一开始乡村就不曾被谁预设风格,而是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个性。乡村与这些乡建者们,究竟是谁吸引了谁,又是谁改变了谁,答案其实早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彼此能够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