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益友风采展 | 化学工程系王玉军老师

文摘   2024-11-05 18:05   北京  

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推动教师队伍发展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

第十九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

由广大研究生同学

投票选出心目中

“立德为首、学高为师 

  教益为友、育人为本”

的优秀教师代表


预提名评选阶段期间

化学工程系

共有7教师获得学生提名


经与教师本人确认意向、征集材料

院系党委和研工组审核

确认推选出

化学工程系4位正式提名教师

王玉军、赵劲松、刘凯、卢元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良师益友”候选人——王玉军




教师简介

     王玉军,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22年。曾任曾任化工系学生组组长、副系主任、化工系党委书记等职。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获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中国颗粒学会赢创科学家奖等。所指导研究生中有2人获得校级优秀博士。在《传递过程原理》从教十余年。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连续十年获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探研清华文脉

      化工系王玉军教授治学严谨,言传身教。身为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处长,王老师长期关注校内外仪器科研平台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将自己丰富的学识与见解深入浅出的分享与讲述给志在科研的莘莘学子。王老师在AI教学探索学术研讨会、人工智能助力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等交流会上分享科研与教学经验。对于在科研上遇到困难的同学无私的将自己的所学所悟分享出来。陈强同学在博士三年级面临着无法解析蛋白质结构的巨大压力,王老师得知后专门深入进行谈心。提到:面对难题,必须像攀越高峰一样去解决!陈强同学在王玉军老师的鼓励和科研上的支持下永攀高峰,取得重大科研进展。王老师的言传身教更进一步坚定了陈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最终选择前往西南大学任教,将科研精神集成并发扬下去。


      王玉军教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热情。曾任化工系党委书记的他,在新生党课中多次开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志向转化为实际行动,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专题报告。王老师从缘起、践行、传承、发扬四个方面带同学们深入学习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一口号背后的精神。接着带领同学们回顾了“712”项目,讲述了化工系在汪家鼎、滕藤、朱永(贝睿)先生领导下完成利用溶剂萃取法进行核燃料后处理的国家重大项目。并在报告的最后对在场所有新生同学勉励:青年学子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决心。吸引和激发了不少在场同学,未来一定要做顶天立地的学术研究。


      王老师在科研中言传身教,将自己为祖国献身科研的精神发扬并感染着周围的同学。王老师多次和同学们提到: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要去到产业一线,跟企业有更多的交流,而不是仅仅从文献上看到一个问题就作为我们研究的出发点。ITO靶材,高纯氧化铝粉体,氧化铝载体微球等我国诸多的“卡脖子”技术,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团队逐一攻克难题,取得突出成果。将“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言传身教地带给团队和周围的每一名同学。王老师多次教诲他的学生:大家还是要研究真问题,而不是奔热点。要做国家和人民真正需要的科研。


      王玉军老师在《化工传递原理》课程从事教学十余年。具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任教期间,王老师了解到本门课程作为化学工程系的重点难点课程,许多学生对该课程感到困难。他主动提出在课后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辅导。每周会选择一天同学们时间方便的夜晚,在教室等待着有困难的同学到来,无论风雨,亲自为同学们解答疑惑。他的这种无私奉献,使得许多学生最终克服了对传递原理的恐惧,成绩显著提高。



投票方式


      清华大学第十九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复评投票阶段为11月4日至11月17日,每一位在学研究生(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可对校内任何一位正式提名教师进行投票,每一位在学研究生仅可以投出一票。


      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问卷进行投票。若多次填写问卷则以最新一次为准。

投票二维码

文字|王玉军老师课题组

编辑|化工系研会学术部

审核|陈翔 欧宇 郑心怡 朱寒冰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学生微信公众平台
卡安微信,有你更精彩!

来稿与建议请联系:
化学工程系学生宣传中心
xuanchuan@thucesu.com

微信号:kaanchem

卡安
清华大学化工系全方位资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