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院长綦俊:积极探索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发展高质量学科群

文摘   2024-08-08 16:22   重庆  


新重庆-重庆日报报道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事关医院的前途和命运。”
近日,由重庆日报传媒、新重庆客户端联合重庆市医院协会推出的“强医为民,新质发展——重庆2024医院强医建设示范案例征集与展示”演播厅公益访谈活动在重庆日报传媒演播厅正式开机。长寿区人民医院院长綦俊做客演播厅,分享了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方面的新举措和新成效。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院长 綦俊(右)

主持人:培育和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学科建设和作为人才培养是两大重要牵引力。请问医院在这两方面都有哪些布局与规划呢?
綦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事关医院的前途和命运。
在学科建设方面,医院目前有市级区域重点学科项目3个、特色专科2个、重点临床专科4个、区级重点学科9个、院内规划建设重点学科5个。在未来,医院将加大对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救治、远程心电、远程影像七大临床中心诊疗体系建设,提升跨区域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规范诊治、老年慢病管理、儿保保健与健康发展等重点健康问题相关学科建设,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加快对创伤一体化救治、急危重症一体化救治、肿瘤多学科(MDT)、专病联合诊疗、医康养结合等资源,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诊疗服务。力争通过5年建设,健全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学科体系,提升医院整体学科水平与竞争力。力争10年内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建设国家级重点专科(肿瘤),发展相关高质量学科群。
在人才建设方面,医院也做了相应规划。一是建成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力争到2025年全院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20%左右,重点专科/学科至少有1~2名博士研究生、医师中硕士研究生占比80%以上;二是搭建科研平台筑巢引凤,持续引进高端人才,每年至少引进博士研究生2~3名、硕士研究生35~40名。重点专科/学科以引进博士研究生为主,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三是拓展人才发展渠道,每年推荐“西部之光“或“三峡之光”访问学者1~2名,提升院内人才自培能力,每年推荐重点临床专科/学科3-5名硕士研究生深造博士研究生;四是制定本院各类人才工程建设计划,突出各类人才优势,建设一批次院内“匠心人才”“卓越人才”“领军人才”“铸鼎人才”,实现医院各类人才在管理、临床、科研及教学等方面覆盖,提升人才归属感及凝聚力,不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强医为民,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解决群众看病急难愁盼的问题。当前,“看病难、看病急、看病贵”是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请问医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綦俊: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医院通过采取推进“信用医疗”的方式来解决。
去年11月,长寿区人民医院作为首批信用就医新模式试点医院,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探索并成功上线“信用医疗”项目。“信用医疗”简单来说就是在我们医院门诊就诊,患者不用先缴费挂号,可以直接进行检查、检验、治疗,第一时间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在诚信医疗的驱动下,医院持续推动“先诊疗后付费”就医模式,借助银行信用评估优势,量身定制“信用医疗”数字付费应用,为病人提供1000元-20000元医疗额度以满足就诊住院等前期需求,有效破解群众就医流程繁琐、排队时间长、多次缴费,以及医疗“救急”和医疗“救穷”等问题。
同时,患者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进行“信用医疗”签约后,就医只需进行一次挂号,即可完成问诊、检查、化验、取药、住院等全流程操作,可推动实现医疗服务“两减一升”。一是“减环节”。压减了医疗付费流程,患者付费中间环节由3个以上减少到0个,实现医疗付费零排队。二是“减时间”。以数字化为支撑,借助信用手段方式,优化线上+线下服务,压减患者人均排队等候时间45分钟以上。三是“升体验”。同步上线的“亲情付”功能,可为不会使用智能机的老年人提供远程一站式结算服务,即使子女不在身边也可享受“先诊后付”的服务。
自医院“信用医疗”项目上线以来,已累计签约客户5382户,授信信用额度4854万元,累计使用信用额度468万元,项目使用近600人次。截至今年6月,长寿区人民医院患者预约诊疗率达61.62%,较2020年增长了38.07%,非窗口挂号占比增长了44.85%、非窗口缴费占比增长了21.98%,患者满意度由84.52%大幅提升至96.7%,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赞誉。

主持人:那么针对群众看病候诊时间长、缴费流程慢等问题,医院又做了哪些改变呢?
綦俊:众所周知,看病难,原因在于患者就诊各环节都需要排长队。在这一点上,长寿区人民医院全力做好“加减法”不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一是在服务上做“加法”。在医院门诊每层楼均设置人工开放式缴费窗口及自助缴费机,专设医保窗口为患者办理慢特病报销手续及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开发微信公众号自助挂号、缴费、结算、下载电子票据等功能,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就医服务。二是在流程上做“减法”。积极探索推进入出院“一站式”床旁结算新模式,将原出入院中心办理的入院登记、医保登记、预交款缴纳工作“分流”到各病区护士站,让患者在护士站就能完成入院手续办理,预计年底患者将不用出病区实现“一站式”办理结算手续,床旁结算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住院患者“零跑腿”。
通过优化就医流程,实现了线上线下及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服务,修订了制度、职责、流程、预案,落实于日常工作中,实现了“四升一降”即:患者非窗口挂号占比提升了44.85%;患者非窗口缴费占比提升了21.98%;患者预约诊疗率提升38.07%;候诊平均等待时间下降21.5分钟;患者满意率提升至96.7%,提升了6.18%。经实测,传统模式和创新模式相比,减少患者4次排队,患者就诊全程等候时间节约了85分钟,缩短患者院内滞留,一改之前排队窗口人满为患,使得现在秩序井然。
主持人: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按照“一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十年一跨越”这一战略目标,在探索新发展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民解决急难愁盼等方面所作出了多方努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相信医院在您的带领下,全院上下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一定会实现“巴渝名院,重庆一流”这一宏大目标。
(整理/万波娅 图/张中宇)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点击原文链接,跳转观看采访视频
↓↓↓↓↓

长寿区人民医院订阅号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官方订阅号,发布最新资讯、展示医院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