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s Note
{ 编者按 }
2024年11月27日下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举办了国内首个神经多样性自倡导工作坊(注:这是一个旨在促进对神经多样性理解和支持的活动)。本特辑《2024神经多样性自倡导工作坊演讲文与总结》,将会把各位讲者的演讲稿逐一刊出。
本次发布的演讲稿,是多功能洗碗机关于“特殊兴趣对谱系人士的重要性/意义”。原演讲没有子标题,为编者根据演讲内容脉络梳理后添加,并经演讲者审核同意。
多功能洗碗机简介
我是多功能洗碗机,因为我想变成一台家电,目前的职业是在一家面包店做兼职店员。目前我最大的爱好是烹饪烘焙和收集与我最喜欢的游戏相关的事物。我最喜欢的作家是村田沙耶香,我开始做店员或许是受她的作品影响,我对这份工作很满意,它能使我的日常工作与兴趣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
多功能洗碗机为工作坊小伙伴们制作的饼干
兴趣是组成我的一部分,就像是一台机器中的一个弹簧、一个轮子,是发条、插头,是我与外界产生联系的触角,是我向外界探寻时首先伸出的机械臂。
注:全文共5385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0-15分钟。
目录
一、引子
二、特殊兴趣与刻板行为
三、总结与结语
一、引子
1
前言
在今天之前我为数不多的现场发言经历都是在课堂上,内容都是介绍我最喜欢的书或作家,最后一次是大学毕业论文答辩,我研究的话题是关于从记事起就伴随我的兴趣——虚拟世界。不论在什么场合,当我与外界交流时,我总是把话题引向我自身的经历和我感兴趣的事,这个特点大概从我的议题就能体现。起初我计划尽量避免提到我的个人兴趣,但因为我得到的经验都来源于此,我认为这是一个无法省略的完整过程,我希望我的个人经历部分不会让人感到无聊。
2
神经多样性与“特殊”兴趣
我喜欢“神经多样性”这个词,那么我想目前用于描述谱系人士的其他词汇,比如“特殊”兴趣、“刻板”行为等,也应该是具有多样性的,我也希望自己不被任何人定义,不因任何词汇受限。我最喜欢的作家村田沙耶香,创作了一篇短篇小说叫《美好的餐桌》,书中“我”的妹妹脑中有着形形色色的设定,总是对身边的人讲述她前世作为超能力者战斗在魔界都市杜恩迪拉斯的故事,不过从初中到工作的每个人生阶段她都很幸运地没有遭受周围人的排挤,因为她总可以遇到几个知音愿意听她讲故事,后来“我”* 了解到“中二病”这个词,“我”因为妹妹的这种表现还有一个名字而有些感动。
我从小的兴趣或许也能用“中二病”这个词概括。
*:双引号的“我”,指《美味的餐桌》的叙述者,亦即文中妹妹久美的姐姐。(编者注)
○
中二病
也称厨二病,是日本的网络流行语,泛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用以形容一些经常自以为是地活在自己世界、做出自我满足的特别言行,或做出自己一些自认为帅气的动作但同时稚气未脱的人。中二病虽然称“病”,但和医学上的“疾病”没有任何关系。这项概念在日本ACG次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维基百科,2024)
3
我的“特殊”兴趣 —— 视觉图像
我从小对漂亮的图案和插画着迷,六七岁前家里没有电脑,我常去亲戚的工作单位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喜欢的插画,对人物插画中的服饰尤其感兴趣。
上小学前后家中购入电脑,我的姐姐带着我玩电脑游戏,我很快沉迷其中。我不再打印插画,开始使用电脑收集、保存在文件夹里并且严格分类。套娃式的文件夹中有一个大文件夹里都是我玩换装小游戏时的截图,我把所有喜欢的发型、服装、鞋子、配饰等排列组合式搭配,并且一一截图保存。
上小学时同学之间盛行一起玩社交类游戏,我依旧独自沉迷收集游戏中的服装和家具。在学校时我和周围的同学在纸上模拟游戏,我负责画游戏中的各类商品。
上小学高年级后同学们在课间谈论最近看的动漫的剧情和喜欢的人物,而我总是专注于表面的视觉图像,我喜欢某个角色的外表和服饰,却对人物设定一无所知,这使我依然很难融入他们的对话。
喜欢动漫使我在每个阶段都能顺利地交到好朋友,但这种我和同好之间的微妙差别一直持续到高中阶段,我对收集插画并分类的兴趣也始终未变。
4
我的“特殊”兴趣并不特殊
我和《美好的餐桌》中的妹妹一样幸运,幸运地拥有朋友,没有被人排挤,没有人认为我奇怪,也许这群因为热爱动漫游戏、沉迷虚拟世界被统称为“二次元”的人中,每个人都像我一样有着奇怪的兴趣,在这个群体中我甚至觉得自己属于更像没有“中二病”、更像“正常人”的一类。上大学后我更了解到我的兴趣并不独特,人人都热衷于收集、购买各种插画、周边、游戏装备或卡牌;在某个游戏中只玩特定一种游戏模式、使用特定一种武器或是专注于某一个特定人物角色的大有人在;有人喜欢结交同好,也有人和我一样更愿意自得其乐。在这个群体中,我的“刻板”行为不会显得刻板或有任何怪异之处,我的“特殊”兴趣也并不特殊。在我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后,有时也会不禁怀疑,我究竟真的是谱系人士,还是单纯没有毕业的“中二病”呢。
原谅我终于结束漫长的铺垫,即将进入主题。
二、特殊兴趣与刻板行为
什么是特殊兴趣?
指孤独症谱系障碍个体在某些特定领域或主题上表现出的强烈兴趣和高度专注。这种兴趣通常比神经典型个体的兴趣更加深入、持续且单一,可能涉及特定的活动、物品、话题或技能。
5
兴趣与思维模式之间的关联
这是我查找到的关于特殊兴趣的解释,或是说这是神经典型性人士对神经多样性人士的兴趣的理解。但对于身为谱系的我而言,自己很难意识到自身兴趣的“特殊性”。我对特殊兴趣的探索是对我从小到大的兴趣爱好的归纳与总结,发现我的兴趣与思维模式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
天宝·格兰丁在《用图像思考》这本书中提出三种类型的思维模式:视觉思维、语言思维和模式思维,三种不同思维模式的人分别通过图像、语言和逻辑理解世界。
《用图像思考:与孤独症共生》
天宝•格兰丁著,范玮译
天宝•格兰丁提出的三种不同思维模式
往右拉拽,查看更多 →
这三种思维模式不仅限于神经多样性群体,在神经典型性人群中,思维模式通常较为多样化,大多数神经典型性人士具有混合思维,他们会在不同任务和情境下使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并且具有较强的思维适应能力,能够更快地在视觉、语言、模式等思维模式间切换。以及语言思维在神经典型性群体中相对更加普遍,尤其是在复杂的社会交往和逻辑推理中,他们通常能够较为流畅地通过语言处理抽象信息,且倾向于线性推理。而神经多样性人士的思维模式存在极端特化,更依赖于单一方式思考,即在神经多样性群体中存在许多单一的视觉思维者、语言思维者或是模式思维者。
我认为正是由于谱系人士在思维模式上更普遍存在的极端特化表现,使谱系人士对许多事物的认知与大多数神经典型性人士不同,对外界事物产生的兴趣与关注点比较受思维模式的限制,也就容易导致被神经典型性人士冠以“兴趣狭窄”的标签。
但是对于谱系人士自身而言,在他们的思维认知里,他们有着许多各不相同的兴趣,他们的兴趣面和别的人一样广阔,并不狭窄。如同另一个众人对谱系人士的评价——比起整体更加注重细节,但也许那个细节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整体,在那个小小的整体里面,有许多别人无法分辨的更小的细节。特殊兴趣像是谱系人士思维模式的一种自然延伸,了解特殊兴趣与思维模式的关系对如何发展特殊兴趣以及个体的生活和职业选择也起到作用。
6
谱系人士单一思维模式的优势
但我并不认为谱系人士单一的思维模式会成为圈定兴趣的缰绳,了解兴趣和思维模式的特点,可以帮助我建立自信,是为了寻找和使用更加适合我、也许只适用于我本人的学习方法。用我在电脑上收集插画的行为比喻,一个新的事物就是一张我得到的新的插画,也可能是一个文本或音频文件,目前在我脑中的文件夹中它只能独立存在于一个新的文件夹,暂时没有一种归类方式能够把它和其他插画或文件夹联系起来。而在我不断扩充完善我的文件夹、不断收集插画的过程中,也许将来会有更多能与它归为一类、并且与其他插画有联系的东西出现,到那时或许我就能给它命名,把它真正地收录进我的文件夹中。不过在社交这件事上我已经选择完全放弃,因为我不认为我能够很好地学会,永远也不可能学会。
7
刻板兴趣作为生活的原动力
高中时我靠画服饰设计稿赚到了第一份收入,我只需要把设计稿发送给不同店铺,若被选中就能拿到稿费。这与毕业后的工作经历不同,没有需要沟通协作的同事,没有提出一大堆修改意见的上级,没有应酬和开会,几乎不需要社交。在我毕业后一年的工作期间,我的兴趣处于停滞状态,当初刚好有一个游戏发售,我很快就爱上这个游戏,因为它和我小时候接触并沉迷的第一个游戏类型非常相似。但我始终适应不了工作与社交压力下的生活,玩游戏似乎成了我的一项刻板行为,我只玩同一个游戏模式、同一种武器,即使只玩几分钟,我也需要每天打开游戏。在我玩这个游戏即将满一年时,我辞职了,我在专注地继续玩游戏的同时,开始逐渐了解这个游戏,并进行一些与游戏相关的创作,画画、做手工和烘焙,和其他玩家有了一些交流,我还参加了两次与游戏相关的线下活动,这个状态一直持续至今。
8
刻板行为与特殊兴趣之间的
联系与区分
通过回忆我的经历,我发现刻板行为和特殊兴趣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刻板行为是指一种重复、固定的动作、姿态或行为模式,通常不具有明显的功能性或目的性。很多时候我会分不清我的某一项活动究竟是属于刻板行为或是特殊兴趣。首先所有刻板行为对我本人而言都具有功能性和目的性,无论是刻板行为还是特殊兴趣,最初目的都是应对焦虑和无聊的情绪,使我感到放松和愉悦,只不过在对某事物探索的深度上或许存在区别。比如伴随我十多年、收集插画的习惯,至少在我第一次开始创作服饰设计稿、给我带来一些正向的反馈之前,我觉得它更像是刻板行为,因为这个兴趣在我看来非常肤浅,没有任何深度可言,就像是在收集我喜欢的书籍封面,把书籍放进我的图书馆,却很少翻阅书籍内容,我也很少会查看我保存的插画,印象更深刻的反而是右键单击“保存图片”、选择文件夹、图片命名并保存的一系列机械进行的动作。
在《用图像思考》这本书的第九章中作者假设,那些拥有高超记忆力的孤独症天才,比如能够精确地演奏只听过一遍的乐曲、能够记住一个城市的每条街道,他们的头脑的工作原理就像一台摄像机被固定在三脚架上,然后持续记录同一场景。以及作者在书中谈论关于不具备泛化能力的孤独症儿童和动物是否能够思考。我认为“是否思考”似乎也可以作为区分刻板行为和特殊兴趣的一个方法。进行思考以及持续思考可以改变在探索某一事物上的深度,思考使个体掌握更多主动权,从而可以更加灵活地尝试不同的角度、探索新的层面、适应变化,而不会成为习惯性的本能反应。
刻板行为和特殊兴趣之间也能够相互转化。当在经历了过多的焦虑、压力或情绪波动,或是对某一事物的兴趣逐渐消退,可能会变得依赖某一行为单纯地寻求稳定感,而主动减少思考,特殊兴趣原本的灵活性降低,从而变得更像刻板行为;反之,原本或许只是以调节情绪为目的进行的刻板行为,当你开始主动思考、深入探索这项行为的其他方面,可以从中发展出更丰富的兴趣。
我认为刻板行为和特殊兴趣之间或许是一个递进关系,一方面可以通过“思考”进行转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外界建立联系”进行转化。我的兴趣都是不需要与外界产生交流的、可以独自进行的,这也是我认为刻板行为和特殊兴趣存在许多相似之处的原因。当我沉浸在兴趣或刻板行为时,都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回应,不以社交为目的,仅以自我满足为目的,但由于特殊兴趣相比刻板行为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刻板行为往往更加封闭,拒绝与外界产生联系,而特殊兴趣带有一种驱动力,能够成为谱系人士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成为个体与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从而促使个体能够产生主动社交的意愿。
9
刻板行为不一定是个坏东西
虽然在讲到刻板行为时可能已经逐渐偏离主题,但因为我发现似乎神经典型性人士以及部分谱系人士对待刻板行为的态度都比较消极,希望改善或是消除它。我不希望谱系人士因为那些实际与自己无关紧要的社会认知而影响刻板行为对自身利弊的判断,特殊兴趣不只是一个美化“刻板行为”或怪癖的词汇,刻板行为也不只是诊断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一条不可或缺的标准。刻板行为和特殊兴趣一样具有自我调节情绪的作用,如果这项行为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你在思考它背后的动机时或许能发现它更多的作用。
我的朋友们都说我是一个心大的人,从不会焦虑和内耗,这只是因为我能明确感受到的情绪非常少,焦虑就属于我很难察觉的情绪之一。我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后来发现这个习惯性动作在我处于焦虑、无聊或思考状态时会频繁出现,尤其是在焦虑时。所以我现在把这项刻板行为作为我的“焦虑监测器”,这个看似无用甚至并不好的行为将我原本无法识别和理解的情绪可视化,提醒我关注并调整自己的状态,从而更有效地应对焦虑。另外,我认为在暂时失去特殊兴趣的阶段,刻板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失去特殊兴趣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失去特殊兴趣的我就像一堆燃烧殆尽的柴火,刻板行为是聊胜于无的干草。
三、总结与结语
10
总结特殊兴趣的重要性/意义
因为我的观察样本只有我自己,所以也许我得出的结论不够客观,我认为特殊兴趣对谱系人士的重要性/意义有以下几点:
① 对社交:
创造共同话题以便寻找共同兴趣的好友。虽然有时也会因为独特的关注点与其他同好格格不入,但请不要怀疑它对你本人而言的价值。
② 对自身:
1.情感表达与调节;
2.建立自信;(在某一领域内的深入理解和技能掌握可以增强自信心,帮助谱系人士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而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3.促进创造力以及发展人生价值;
4.自我认同;(特殊兴趣可以成为谱系人士自我认同的一部分,帮助谱系人士在特定领域找到归属感。)
5.活着的意义。这一点是特殊兴趣对我最大的意义,我想把它作为独立的一点,不知道其他谱系人士是不是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平时的我总是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或是陷入沮丧,感受不到自己真实的情绪是一件痛苦又无力的事,这和我在社交上的障碍都让我感到失去秩序。正因为特殊兴趣有情感表达与调节的功能,当我沉浸在特殊兴趣中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我的感官和情绪,我认为在这种状态下的我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我才是活的。兴趣是组成我的一部分,就像是一台机器中的一个弹簧、一个轮子,是发条、插头,是我与外界产生联系的触角,是我向外界探寻时首先伸出的机械臂。
11
结语
最后我还是想用来自《美好的餐桌》中的文字结尾:“妹妹总是吃一些让“我”难以接受的食物,比如把蒲公英的花和橘子汁一起煮,鱼腥草切丝加入小麦粉和水搅拌。她说都是魔界都市杜恩迪拉斯的食物,是她的家乡菜。”
以下是书中结尾部分妹妹的结婚对象说的话:
每个人吃的东西代表着他的文化,是只属于个人的人生体验的结晶。强迫别人接受这些是错误的观念。
我之所以心仪久美(妹妹的名字),就是因为她的饮食生活是独立的。她绝不迎合别人,而且也不会将自己的文化强加于人。她吃她想吃的,我吃我想吃的,这样才能相亲相爱地生活下去。
或许我看起来是一个融入社会不太成功的边缘人,不过我认为当下的我正积极地活着,我选择追求我的兴趣。或许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从小就被很多大人骂过“兴趣不能当饭吃”,但最后我还是想说,我确信我的兴趣如同吃饭,都是需要伴随我一生的事,兴趣就是维持我生命的必需品,我希望我可以一直热爱着我的兴趣生活下去。
《美好的餐桌》,收录于《生命式》一书。
作者:[日] 村田沙耶香
译者:魏晨
类别:出版 / 虚构
出版社:KEY·可以文化
出版日期:2021-08
ISBN:9787533965129
<完>
本特辑其他文章
ASDog:《【转载】关于平衡自身需求和社会融合的问题与经验分享》
后续更多发布,请关注本公众号。
作者:多功能洗碗机
编辑:刘宇翀
审核:朱绘霖
审定发布:邓红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