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9.9块钱开通了人生会员

文摘   教育   2024-10-06 23:01   北京  



“每月捐30元,也就是每天捐一元钱。”


因为这句话,我开启了月捐之路,至今2年零2个月。


一开始,我也不敢将月捐额度定得太高,毕竟还是学生,除了实习攒钱,主要还得靠爸妈给生活费。所以,2019年1月开通第一个月捐时,我只敢10元/月。


慢慢地,我逐步提高月捐额度,直到30元/月。现在,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水滴筹、轻松筹、99公益,我都会捐个30、50,偶尔也100。


01

把月捐融入生活,让生命充满仪式感


我月捐的第一个机构是一家专注于两年长期支教的NGO。参加过他们的一些活动,时间久了我就和负责市场活动的姐姐混熟了。


有一次她来南京出差,特地约我见面。那天和她聊了很多,对这家机构的认同度在之前印象很好的基础上更是蹭蹭蹭直线上升。


于是,那天晚上回到学校后,我上调了月捐额度。


在此之前和之后的额度上调,我都选在了生日那一天。因为命运的锤炼,我降临在一个说不上富贵但现在不用为衣食发愁的家庭,同时我想善用这份幸运,所以我也想在诞生日将这份幸运分享给需要的人。



那个姐姐说:在你的身上看到了实效利他,又充满仪式感的公益。


把公益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在每一个对自己很重要的日子和公益发生联结,让生命充满仪式感,这是一种生活方式。


02

似乎失去了什么,但得到的也不少


前年双十一,零点付款时,因为网络刷新问题,付款时漏了两件商品,导致满400减50的券没用上。顿时百感交集——懊悔,为什么不仔细核对一下?可惜,白白浪费一张券!


室友说:这就像自己掉了50块钱一样,确实心里会感到难受。


钱包丢了,急不急?当然急。


要捐款,舍不舍得?能脱口而出“舍得”的人恐怕不多,我也一样。


舍得,舍得,有舍也会有得。


朋友因此感到快乐



曾经有一位朋友看到我的朋友圈后,她向我问起月捐的事,我向她推荐了一个月捐链接。


上个月,她在朋友圈说,大学毕业拿到第一笔工资后开始参与月捐,已经1年零7个月了,每次看到所捐赠的项目发来通讯,心情都会变得愉悦。



尽己所能贡献一点力量,公益机构在善款的支持下致力于改善社会问题,月捐人因项目得到顺利推进而感到开心,助人也是助己,这就是月捐的意义。


意外之外:捐50,得1000!


去年99公益日,我给前面提到的那家NGO捐了50元。两个月后,收到一份意外惊喜。


因为达到募款目标,这家NGO获得基金会的奖励礼物——企业欧莱雅赞助的化妆品礼包,每套含有兰蔻气垫、兰蔻精华水、薇姿防晒。这些礼物都寄给当时参与捐赠的爱心人士。



丢了芝麻,捡了西瓜,大概就是这种心情!


不过,这样的福利可遇不可求。如果没有因月捐而养成的常常捐款的习惯,这样的馅饼也不会砸到我头上。


我相信,时常将“爱人”这件事挂在心头,直至它成为一种习惯,那些期待的“被爱”会在不经意间光顾自己的。当然,前提是我已有能力爱自己。


03

自己都不够花,还有钱捐出去吗?


教育界有一个观念: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所以,反过来想,当我能给别人一瓢水的时候,我已经拥有一桶水了。


如此看来,我是多么地富有!但是,我有那一桶水吗?


我也曾困扰于这个问题。万一我的生活费也不够花了,怎么办?


分享几个我的金钱管理妙招:


微信零钱是公益资金,不做他用



平时网购、去超市买东西、发红包等,我习惯用支付宝付款,如果不得不用微信,也都是用绑定的银行卡里的钱,而微信零钱用于月捐自动扣款。


微信零钱怎么来?比如朋友微信转账、抢红包等等,这些都是小额几毛、几元、几十块的,慢慢地就能积攒下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用余额宝笔笔攒,攒够备用金



余额宝的笔笔攒,是指每用支付宝付款一次,就自动攒一笔小钱到余额宝,额度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设定。


从2019年到现在,我每用支付宝消费一次,就攒3.88元,目前已经攒了3000多元了。


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用支付宝消费的原因,一边花钱,一边攒钱以备不时之需,一边提醒自己理性消费。


少了这些钱,生活也未受影响



在实践了以上两条金钱管理妙招后,我发现即便少了一些钱,我的生活也没有过不下去。想看的电影还是看了,想买的书也都买了,只不过少喝了几杯奶茶、少吃了几顿火锅。


月捐的钱和自动攒的钱加起来,一年下来都上千了。


1000块,花了就花了,如果花在娱乐消费上,等到5年后,我大概记不清曾经花钱干了什么,是买了衣服,还是看了电影?当然,这些不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不能、也没必要记得清每一笔生活基本消费。


但是,如果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等到5年后,我会清楚记得曾经用一点点钱帮助过有需要的人。通过帮助别人而获得快乐和充实感,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足够让人感到幸福。

04

月捐有用吗?所谓的公益愿景能实现?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作品《贫穷的本质》,在全书第一章讲了一个故事: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给每个学生5美元,让他们填一份调查表,然后再给他们看一份传单,请他们为“拯救儿童”捐款。


传单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份展现的是数百万人的困境,看了这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1.16美元。


第二份展现的是一个人的困境,看到这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2.83美元。


这样看来,学生们愿意为了一个人而承担一点责任,但面对广泛性问题时不免有些泄气。


之后,研究人员随机选了一些学生,告诉他们一种现象——人们不愿意关注泛泛的信息,更有可能捐钱给某一个人,然后再给他们看那两份传单。


结果,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1.26美元,和1.16美元相差不多,而看了第二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1.36美元,和2.38美元相差很多。


这个案例说明了大多数人在面对社会问题时的感觉——在重新考虑之后常常会失去信心,觉得我们捐的那点儿钱不过是沧海一粟。



我在职慧已经实习快三年了。


这是一家专注于服务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公益机构。


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很多大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职场知之甚少,而职慧期待他们在步入社会之前扎实地培养职业素养、提升职场能力。


实习的这三年里,刚开始的我激情满满、斗志昂扬,时间久了,也会时常怀疑继续坚持下去的意义。


课程学员招不满、公众号阅读量不高、新项目推进困难,这些事情发生个几次,就足够打击我们幼小的心灵了。就这样,能实现“每个青年都活出生命价值”的愿景吗?


于是,我问土豆老师(职慧创始人之一):你可曾有过放弃职慧的念头?或者有那么一刻觉得做不下去了?


他说:职慧本身不是目的呀,就算是职慧做不下去了,那做职慧的目的还有其他方法实现吗?


是的,此路不通,那就换条路。


无所畏惧的理想主义是任何时代的最大奢侈品。所以,一直保持希望吧!


非洲经济学家Dambisa Moyo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们捐的那点儿“钱”,不过是沧海一粟。但这沧海一粟,正是那一棵棵树。


每月9.9元

一天3毛3

一起做公益

欢迎开启职慧月捐↓↓↓

阅读更多:
邀您月捐,一起助力青年成长
职慧小学姐聊天记录曝光,我们想邀请你做一件事
我叫王静静,一个985“废物”


作者丨拥月

编辑丨歌歌

审核丨Elvi 榴丝羊 蒙蒙 克非 龙龙


职慧
职慧公益,是中国专业服务大学生生涯发展人数最多的公益机构,已累计服务了31个省市自治区300所学校的50万人次学生。12年来,职慧坚持纯粹公益,助力中国青年改变思维、实现长期职业成长。关注职慧,成为【做自己、有力量、敢担当】的中国青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