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这套丛书,标志着中国走向未来的方向

学术   2024-12-22 00:00   加拿大  
思想:走向未来的驱动力
——纪念《走向未来》丛书出版四十周年


转自:學人Scholar

如涉版权请加编辑微信iwish89联系

哲学园鸣谢


《走向未来》丛书第一批共12本书籍

作者简介:朱嘉明,著名经济学家,现任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20世纪80年代,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 MBA。曾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担任工业发展官员,曾任教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等大学。代表著作有《国民经济结构学浅说》《现实与选择》《论非均衡增长》《从自由到垄断——中国货币两千年》《书话集》《未来决定现在》和《元宇宙与数字经济》本文首发于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杂志第206期。
自1984年开始,持续六年,《走向未来》丛书目标出版一百本,实际一共出版了七十四本,每本发行几万乃至几十万册,曾经产生过难以想象的影响力,形成了极为独特的《走向未来》丛书现象,至今余波还在。在过去十余年间,有学者开始以该丛书作为研究主题,至少在“中国知网”上能够找出相关文章四十篇以上。值《走向未来》丛书出版四十周年之际,本文以一个参与者时隔四十年之后的历史视角,对该丛书的历史价值予以审视和评论。
一、为什么是1984年
1978年12月中国开启的”思想解放”运动,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其一是突破传统和僵化的思想束缚;其二是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理论。1980年代,不仅是中国改革与开放的至关紧要十年,而且是中国民众接受”思想解放”洗礼的关键十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0年11月30日至12月7日,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学院主持,并得到安徽省委大力支持,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了“全国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联合学术讨论会”,同时举行了“中国未来研究会首届全国学术讨论会”,与会者达到五百多位。这次会议推动了与会者对于未来研究的关注和认知。也是1980年,世界未来学家托夫勒(Alvin Toffler)的《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出版。1983年1月,托夫勒夫妇访问中国;同年3月,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第三次浪潮》中译本,当年年底加印十万册,此后数年发行数百万册之多。该书提出由科学技术进步引发社会各方面变化的思想,在中国各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中国大地燃起”托夫勒热”。10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未来,不仅开始成为知识分子的共识,而且成为全民共识和国家共识。1984年9月,在浙江莫干山召开的”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即”莫干山会议”),加剧了这样的共识在全国中青年知识分子中间的传播。这个时候,思想解放的局面已经蔚为大观。

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不仅处于短缺经济状态,而且并存着现代知识及其产品的短缺状态。一方面,被思想解放唤起的民众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阅读渴望,群体性阅读需求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汇聚成一种崭新的社会能量;另一方面,尽管文革期间被封禁的大量书籍得到解禁,仍然没有可能满足全社会对于各类学科知识书籍的需求,加之出版界的书籍产出在质量和数量的严重滞后,形成全国性“书荒”。
《走向未来》丛书酝酿和筹措于1983年,其后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第一批共十二本书籍。因为内容丰富和形式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以中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与精神需求。撰写于1983年6月的《走向未来》丛书编委会的〈编者献辞〉对丛书的宗旨做了如下描述:”展现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日新月异的面貌;反映人类认知和追求真理的曲折道路;记录这一代人对祖国命运和人类未来的思考。”这篇〈编者献辞〉引用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Zur Kritik der Hegelschen Rechtsphilosophie)导言中一段著名的话,“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以增强文字的庄严感。此外,还通过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的话,将“人类的福祉和尊严”作为丛书的根本性目标。
《走向未来》丛书,将知识和那个年代的理想、精神和激情结合在一起,应运而生,自然产生了超过预期的社会反响。
二、为什么是他们
发起、组织和编纂一套丛书,绝非是一个人或少数人所能完成的。《走向未来》丛书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强烈的团队意识,成立了一个具有共同理念和包括主要学科的编委会。编委会主体成员年龄约三十至三十五岁,且彼此之间相互熟悉。
第一届编委共二十一人。在这一批编委中,属于经济领域的占很大比重:王小强(1952- )、王小鲁(1951- )、尹蓝天(1960- )、朱嘉明(1950- )、何维凌(1944-1992)、张钢(1948- )、翁永曦(1948- )、黄江南(1950- ),占比38%,可见那时的经济学是“显学”;属科学哲学领域的有:刘青峰(1947- )、乐秀成(1946-1992)、朱熹豪(1947- )、樊洪业(1942-2020)、贾新民(?-2001)、阮芳赋(1935- );还有政治科学领域的严家其(1942- ),出版界的董秀玉(1941- )和陈子伶(1942- ),美术界的戴士和(1948- )。1986年3月,在第一届编委基础上增加三人,形成第二届编委会。

金观涛

《走向未来》丛书设有主编和副主编:第一届主编包遵信(1937-2007),副主编金观涛(1947- )和唐若昕(1955- )。第二届主编金观涛,副主编陈越光(1953- )[1]、贾新民、唐若昕。金观涛因其博学并出版了代表作《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与刘青峰合着),而为当时中青年知识份子所尊重。金观涛始终是丛书的核心人物,为丛书倾注了大量心血。

金观涛著《兴盛与危机》一书封面
《走向未来》丛书最初设置了七名顾问,他们当时都是德高望重的长辈。其中,代表科学界的是严济慈(1901-1996)和钱三强(1913-1992);代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是陈翰伯(1914-1988)和侯外庐(1903-1987);代表中国经济改革的是杜润生(1913-2015);代表青年工作的是张黎群(1918-2003)和钟沛璋(1924-2021)。严济慈是中国现代物理学创始人之一,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和物理专家,陈翰伯是中国出版家,侯外庐是历史学大家,杜润生是“中国农村改革之父”,张黎群是《中国青年报》的奠基人,钟沛璋是青年问题和新闻领域专家。
在那个历史时期,这样的老中青跨界组合,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互补,无疑是天衣无缝的。
三、如何看待如此丰富的选题
丛书是指一系列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书籍,而《走向未来》丛书共出版七十四本,选题坚持多元化、跨学科、前沿与历史结合等原则。大体分为经济学、科学哲学、语言学、信息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等类别,包含原创、翻译及编译三类作品形态。可以说,该丛书是那个时代的一项思想工程。
在经济学类别中,既包含介绍古典经济思想,如《看不见的手——微观经济学》、《凯恩斯革命——宏观经济学》;也有面向现实经济方面的著作,如《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没有极限的增长》和《增长、短缺与效率》;还有探讨中国现实经济重大问题的著作,如《现实与选择——当代中国工业的结构与体制》、《富饶的贫困——中国落后地区的经济考察》、《探寻新的模式——苏联和东欧经济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主题——中国国民经济结构的变革》,以及引入新分析方法的《经济控制论》和《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以《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两本书为例:前者是西方著名未来学研究团体“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的第一份研究报告,提出在人类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增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其他一些要素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长是有极限的,这在当时曾对许多西方国家的未来预测及长期战略的制订产生重大影响;后者是对《最后的资源》(The Ultimate Resource)一书的编译,而原书对于增长持有乐观态度,与前书主旨大异其趣[2]。
在科学哲学类别中,包括《整体的哲学——组织的起源、生长和演化》、《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原型批评的理论与方法》、《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理性主义》、《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激动人心的年代——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的历史考察和哲学探讨》、《新的综合——社会生物学》、《第三次数学危机》、《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等。其中《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Ludwig Wittgenstein: An Introduction to His Philosophy),以语言与实在的关系为主线,以思想发展过程为序,串联起逻辑与实在、逻辑与语言、可言说的和不可言说的一系列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哲学内容,很可能是在1980年代较早介绍维特根斯坦的中文专著。又如《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The Tao of Physics: An Exploration of the Parallels between Modern Physics and Eastern Mysticism),分析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并介绍了诸如印度教、佛教、道家、禅宗等东方哲学,让读者从现代物理学和东方文化传统中汲取综合养分。
在信息学、语言学、心理学类别中,包括《GEB——一条永恒的金带》、《语言学与现代科学》、《信息革命的技术源流》、《弗洛伊德著作选》。其中《GEB》一书是对美国作家、普立兹奖(Pulitzer Prize)得主侯世达(Douglas R. Hofstadter)《哥德尔、埃舍尔、巴赫:一条永恒的金带》(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的编译,精炼地反映了原著关于哥德尔(Kurt F. Gödel)的理论、埃舍尔(M. C. Escher)的美术作品和巴赫(J. S. Bach)的音乐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工智能、生命自我修复和人类思维的 奥秘。
在社会学类别中,有《定量社会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发展社会学》等译著。以《定量社会学》为例,此书为《定量社会学的概念与模型》(Concepts and Models of a Quantitative Sociology: The Dynamics of Interacting Populations)的编译本,是中国第一部介绍定量社会学的著作,简要论述了协同学(Synergetics)和定量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模型,用计量方式讨论社会舆论的形成、人口动力学、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战争与和平等社会学问题。
在历史学类别中,包括《悲壮的衰落——古埃及社会的兴亡》、《探险与世界》、《摇篮与墓地——严复的思想和道路》、《信念的活史:文身世界》、《在历史的表象背后——对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的探索》、《计量历史学》等。以《悲壮的衰落》为例,此书运用现代系统论和组织理论,对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古埃及社会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四种人类社会演化的典型模式,即静态停滞型、超稳定系统、灭绝型和取代型。
在政治学类别中,包括《西方文官系统》、《在国际舞台上——西方现代国际关系学浅说》、《以权力制约权力——西方分权论和分权制评述》、《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从古罗马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张元济传》、《走向现代国家之路》等。以《在国际舞台上》为例,此书简明介绍了西方现代国际关系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各种学派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并评估这些理论的得失与缺陷。
法学类别的代表作是《昨天 今天 明天——新技术革命与国际私法》。该书简明介绍了在新技术革命中应该采取的国际私法对策,涉及对于国际贸易状况的分析。《走向未来》丛书还有艺术和美学领域的著作,包括《艺术魅力的探寻》、《画布上的创造》、《西方的丑学——感性的多元取向》等。以《艺术魅力的探寻》为例,通过探究艺术魅力的本质,加以静态分析、动态考察、群体分析、方法论研究以及例证分析,对艺术魅力这一主题做系统性研究。
《走向未来》丛书特别关注“人”的主体中心地位,包括《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人心中的历史——当代西方历史理论述评》、《人的哲学——论”科学与理性”的基础》、《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人的创世纪——文化人类学的源流》五本着作。以《人的现代化》为例,它是《走向现代化》(Becoming Modern: Individual Change in Six Developing Countries)一书的编译本,探讨了现代与现代人、现代化与社会、家庭生活中的现代主义、促成人现代化的因素与环境、农业与人的现代化、个人现代化的行为表现、个人现代化的过程和个人现代化的未来等问题,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回答“如何才能成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
《走向未来》丛书没有忽视对中国历史的反思,包括《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以《儒家文化的困境》为例,分析近代中国正统士大夫文化心理、认识心理与社会心理三个层次,认为近代儒家文化因为缺乏在西方挑战面前进行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所以近代正统士大夫始终禁锢于传统文化心理的意识网络之中,对现代知识丧失学习能力,最终沦为阻碍历史进步的保守力量。影响中国二十世纪历史进程的“庚子事变”就是一个例证。
四、为什么产生如此冲击力
在1980年代,《走向未来》丛书并非唯一出版的丛书。据统计,那个时期各类丛书总计数十种之多[3]。其中,1987年甘阳主编《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问世,至1995年为止,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八十四种,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但是,《走向未来》丛书所产生的当时和历史影响无疑是最为显著的,主要基于以下因素:一、丛书的作者集合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代表当时中国思想解放的最前沿思考;丛书的社会效应推动了不断扩大、积极和进取的作者群。二、选题丰富,填补当时中青年读者群的多样化知识需求的大量空白;丛书之间存在深刻的逻辑关联性。三、内容前沿和创新,倡导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四、本土学者为主,译著为辅。丛书中的译著二十四种,本土著作五十种,后者是前者的两倍。五、篇幅适当,控制在十至十五万字之间,极大缩短阅读时间,有助于读者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程度。六、开本适度,封面与插图新颖。丛书采用一种狭长的小32开本,读者携带和阅读方便;整套丛书的封面和插图在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主导下,以黑白抽象画风吸引了广大读者群。七、丛书的出版发行规模不断扩大,产生正反馈效应。八、丛书一度成为中青年知识分子交流的“符号”,他们因为丛书构成了相互交流的共同话题,彼此可以拉近思想距离,形成一种近乎罕见的“场域”。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走向未来》丛书的编委和作者都是具有历史责任感的知识份子,通过丛书,展现了全新的世界观和知识体系,为中国在1980年代面临的关键问题——“中国将走向何处”——直接和间接地提出了一种应答和解决方案,形成丛书、丛书作者和读者群持续互动,激发了一代中青年知识份子的思想解放,并留下丰富的历史遗产。
五、《走向未来》丛书的世界比较
我们将《走向未来》丛书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通识读本》(Very Short Introductions)、企鹅出版社的《伟大的思想》(Great Ideas)加以比较,有助于从国际视角认知《走向未来》丛书的历史地位。
《牛津通识读本》是从1995年开始出版的系列丛书。这些书是对特定主题的简明介绍,面向普通读者,但由专家撰写,大多数都不到200页。虽然作者可能会提出个人观点,但这些书旨在“平衡和完整”以及发人深省。《伟大的思想》是从2004至2020年出版的一系列非小说类书籍。该系列中包含的标题被认为具有改变世界、有影响力和鼓舞人心的意义,涵盖的主题包括哲学、政治、科学和战争。该丛书分为六个系列,每组二十本书,每本书约120页,大多数都包含一篇著名作品,通常由一位非常知名的作家撰写,其中一些略微删节。从三种丛书的比较可见:

中英双语

《牛津通识读本》

译林出版社直发包邮

可开发票
下单时留言备注
抬头,税号,邮箱
文末附有书单

第一,目标对象差异。《牛津通识读本》和《伟大的思想》两套丛书的主要目标是向大众普及知识、传递思想经典,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其中,《牛津通识读本》着重于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普及,帮助读者在广泛领域获得“通识教育”;《伟大的思想》则将西方哲学、文学和思想的经典著作简化成易读的形式,旨在启发读者进行哲学和人文思想的反思。相比之下,《走向未来》丛书不仅仅满足于让读者了解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趋势,以帮助整个社会理解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且以探索中国如何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寻找定位为目标。或者说,它不仅关注科技的未来,更力求为中国未来探路,被看作是一剂关乎中国前途的“药方”。
第二,方法差异。《牛津通识读本》和《伟大的思想》面对个人的哲学思考或知识探索需求,侧重个人的思想启发与知识扩充,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找到智慧和力量,是知识的启蒙工具。《走向未来》丛书则通过全新的知识体系,让读者在理解中国现代化战略性选择的同时,勇于实践,推动中国融入全球现代化进程。
第三,历史作用差异。《牛津通识读本》和《伟大的思想》主要的作用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大众的思维深度和知识水平,帮助人们理解复杂的思想体系、哲学问题和科学概念。读者主要通过阅读获得个人知识增长与思想启发。《走向未来》丛书对于读者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甚至可以延续终生。它的影响突破了知识学习的范畴,能够直接改变读者的世界观,是中国第二次启蒙运动的重要标志。
第四,框架差异。不同于《牛津通识读本》和《伟大的思想》的固定结构,《走向未来》丛书的框架具开放性,允许更多思想和理论进入讨论。该丛书并不是一个终结,而是一个引领人们思考的起点,它激励了大量后续的学术和科普出版,进一步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总体而言,《牛津通识读本》和《伟大的思想》丛书面向的是全球读者的知识启蒙与思维扩展,而《走向未来》丛书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书籍,体现着强烈的时代使命感,不仅仅是一套科普书籍,更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为国家寻找未来发展路径的一次集体努力。这种结合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宏大视野,使得《走向未来》丛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占据了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六、一个未竟的事业
1986年,《走向未来》丛书在继续出版的同时,创刊《走向未来》杂志,由丛书编委会主办,金观涛担任主编,王小强和陈越光任副主编。《走向未来》杂志的核心内容是科学和文化,不仅丰富了丛书体系的扩展,也为中国思想界提供了更多交流与讨论的平台。三十八年之后的今天,翻开这本杂志的任何一期,其上每篇文章依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实在是令人震撼[4]。
近乎在同一个时期,《走向未来》丛书还从不同侧面呈现了令人瞩目的生命力、想象力和张力。例如1988年底成立了基于未来学本土化的“二十一世纪研究院”;1989年春,与中国文化书院、二十一世纪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香港大学中文系共同发起,在北京香山举办了”五四与知识分子国际学术研讨会”,二百多位学者参加;并开始筹备”走向未来艺术节”。丛书一度成为了一个历史符号。但是,至1980年代末、90年代初,《走向未来》丛书悄然落幕,没能实现原来出版一百本的宏大目标。与此同时,《走向未来》杂志和其他正在筹划和实施的计划,也都从历史舞台上消失。这之后虽然仍有其他不同的科普出版物,但是像《走向未来》那样反映全球科技、思想和社会进程的系列性丛书已经不复存在。
导致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国内外大环境发生急速转型,社会与思想环境的变迁。在中国国内,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全方位崛起,社会各阶层的关注重心从精神转向物质,从知识追求转向为商业利益追逐。媚俗化、娱乐化、消费化冲击。在国际范围,全球化进入黄金阶段,互联网进入中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与世界的信息和知识交流模式愈趋多元化。
今天回望《走向未来》丛书和杂志的历史全过程,那是一个未竟的事业,是一种历史的遗憾。
纪念《走向未来》丛书出版四十周年,还应看到其历史局限性和从内容到形式的众多不足。最大的历史局限性是当时中国和国外的科技与人文科学的交流刚刚起步,作者群体和当时全球科技前沿和人文科学现实存在严重的信息差距,科学知识和人文学术的积累有限,加之彼此之间缺乏深刻的交流,尚不能提出丛书的长远规划。此外,由于丛书各个主题的选择和确定以当时中国思想环境和现实问题为导向,因而当这样的时代逝去后,丛书的影响力必然消散。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要肯定丛书的历史贡献,它为中国知识分子和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思维框架和国际视野。
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探讨如何反思和借鉴这段历史经验,以求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挑战,继续推动与时俱进的思想启蒙和学习革命。因此,1980年代的《走向未来》丛书不应成为历史的绝响。四十年之前,中国打开国门,实现了与世界的全方位融合;四十年之后,中国在经济崛起下,将对未来世界和人类做出其独特的贡献。

中英双语

《牛津通识读本》

译林出版社直发包邮

可开发票
下单时留言备注
抬头,税号,邮箱
文末附有书单

注释
[1] 陈越光,1981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3月任《走向未来》丛书常务副主编,之后兼任《走向未来》杂志副主编,并主持了丛书和杂志的善后工作。现任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西湖大学校董。其代表作是《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化书院》(北京:三联书店,2018)。
[2] 为行文方便,不在正文中列出全部外文原著标题,详见本文附录。
[3] 参见Shallyce:〈八十年代出版的丛书系列〉(2011年4月4日),豆瓣网,www.douban.com/note/143636731/。
[4] 以1988年2月出版的《走向未来》杂志(总第5期)为例,首篇文章是金观涛的〈科学:以人为中心——论鉴别理论与经验可靠性之标准〉,还有顾昕的〈论科学的自主性〉、王德禄的〈奥本海默案件:美国的科学与政治〉,以及讨论相对主义、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方以智哲学思想的文章。

《牛津通识读本》,让孩子在最短时间内学会独立思考,轻松饱览人类知识精华!

哲学园 2024年12月19日 00:12

感谢译林出版社
对哲学园的鼓励支持!

如果你想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醒于浊世
如果你想
在最短时间内
饱览人类知识精华
如果你想
在没有专业背景前提下
入门人文、科学、艺术等学科
这套书无遗是最佳选择

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该套丛书质量的保证
译林出版社组织引进翻译
使得译文质量有了保证

更可贵的是
这套丛书是
中英双语版本
如果对中文译文不理解
可以对照英文看
还可以顺便学习英文

通俗易懂又不乏深度
行文顺畅,可读性强
还等什么
给自己或者孩子买一套

中英双语

《牛津通识读本》

译林出版社直发包邮

可开发票
下单时留言备注
抬头,税号,邮箱
文末附有书单

15年,100种《牛津通识读本》的台前与幕后

作者:於梅(译林出版社)

截至2020年底,《牛津通识读本》已经出版到第100种。回首2006年首次在社内办公室书架上看到外版书,到2008年首批《牛津通识读本》面世,到2016年“南大·译林”通识教育名家讲座开启,到2020年第100种《幸福》出版并与“一条生活馆图书组”合作全套系的推广,15年的悉心栽培、15年的深耕细作、15年的共同守望,非常感激迄今为止的职业生涯一直与这套书同行,亲眼见证它由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一株茁壮的大树,结出“幸福”之果,并继续奋力向上生长,渐有参天之势。它磨砺了我的编辑技艺,更见证了我的成长。

与百种翻译读本共同成长
2006年,还是在校生的我,进入译林出版社实习,看到办公室书架上低低放着一整套色彩斑斓的小书,听说它们全都会被做成双语书。“这就是传说中的‘口袋书’啊。”我开了眼界。实习期间开始了解到,这套书共有45本(稍后知道这套书源自牛津大学出版社的Very Short Introductions书系,那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原版书系,而这45本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除社科和人文品种外,还有少量理科选题,如《量子理论》《进化》《数学》等。一路文科生读上来,看到数理化相关书名竟有本能的惧怕,我突然意识到,做编辑并不是每天看小说,而是常常要一头扎进多个陌生的领域。关于这套书的基本情况,实习期间做了些基本调研。
实习一年后正式入职,我战战兢兢地制定了翻译体例,将书目发给多位高校教师,开始了漫漫约译之路。幸得运气极好,旗开得胜,约来了多部质量上乘的译稿,比如胡宝平老师翻译的《卡夫卡是谁》、万兆元老师翻译的《牛顿新传》、黄继谦老师翻译的《西方艺术新论》等等,一下子信心爆棚,悉心编校起来。此时由社科部门转入了另一位编辑何本国,他对哲学选题很有兴趣,立即承担了《笛卡尔》《卡尔凯郭尔》《维特根斯坦》等哲学选题的编辑工作。其后,英语专业毕业的我主要负责文学、艺术类选题,政治专业出身的何本国主要负责哲学、政治类选题,这样的二人组工作模式持续了十年之久。近年又有经济学博士陈锐和横跨地理、英语两大专业的许丹作为套书的主力编辑加入,其间还常有学有专长的编辑帮助编校其中的个别品种,比如以科幻作品研究作为博士毕业论文专题的编辑杨雅婷,就责编了《科幻作品》一书。
这套书源系出版名门牛津大学出版社,并且主题广泛涵盖宗教、哲学、艺术、文化、历史、商业、经济、法律、政治、社会、心理、科学等人类认知世界的方方面面,套系定名为“牛津通识读本”可谓再恰当不过。如此之多的学科、双语对照的呈现形式,对编辑技艺自然是一大磨练,从此案头除了常规编校工具书之外,还会有《简明心理学词典》《佛学大词典》《逻辑学大词典》等专业辞书。从这套书,我开始学习版式布局、文字润色、索引编排、数字用法规范、原版书审读、选题价值提炼等等。我也兼做“牛津通识读本”之外的选题,但一切编辑基本功均由这套书的编校磨砺而来。编过这类学术书稿,再看其他校样,文字编校上几乎游刃有余。我一直坚持认为,编辑新人初期可以多看看学术类书稿,编校基本功相对会扎实许多。
套书名“牛津通识读本”一直未变,但在出版初期,具体品种的中译名相比原书名会更花哨一些,比如Design这本书的书名被译成了《设计,无处不在》,Astronomy被译成了《天文学简史》  等等,皆因在套书名尚未享有广泛认知度的阶段,我们恐怕直译出的书名会被淹没在一众学科读本里。渐渐地,套书开始有了知名度,我们抛弃了初期不自信的做法,开始大胆启用直译书名。除书名外,套书还迎来了品种的扩充。初期的45本眼见即将出完之际,译林社又从牛津大学出版社购入了新的选题。随着新选题的出版,老选题成批到期并续约,其间继续购入新选题,续约过的老选题再次续约,如此进入了一个理想的出版循环,而品种数也在循环中上升。增大的不止品种数,还有图书开本。初期的开本与原版书一致,是袖珍的口袋本,但在书店上架时,常常由于个头矮小而被挤压得遍寻不着。由于是双语本,页码会比原版书多出近一倍,为了不显得过于矮胖,初期选用了较薄的纸张。纸张上的妥协一直也是编辑的心病,趁着改大开本的时机,也同时将内文用纸替换成了纯质纸。

中英双语

《牛津通识读本》

译林出版社直发包邮

可开发票
下单时留言备注
抬头,税号,邮箱
文末附有书单

台前:集结学界大咖一同发力
刚开始,我聚焦于自己熟悉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邀约的译者皆是这个圈内的师长;后来视野扩大到校友圈,多亏在一所院系齐全的综合性院校就读多年,许多译者在这个圈内渐渐浮出。同事们也非常热心,向我们输送了多样的优质资源。我们也有意识地关注同类话题或学科的优秀译者,工作之余的社交场合也常常提及待译的选题,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常有,但同时精通英语和汉语表达的不常有,所以严把试译关,是编辑“相马”不可或缺的一步。
序言作者人选相对来说更加聚焦,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国内相应学科领域内的一流学者。译者基本都是某一领域的研究者,结合他们的推荐和多渠道的了解,我们会敲定一位序言作者人选,然后设法联系。刚入行的时候,我往往会自动脑补种种被拒绝的情形。可实践过两三次之后,却感觉这些学界大咖十分亲切,再加上选题本身质量过硬,十之七八竟能邀约成功,只是由于序言作者实在繁忙,交稿时间有时不能保证。当然也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大惊喜,比如《大众经济学》的作者帕萨·达斯古普塔教授就与林毅夫先生(作序时任世界银行行长)相熟,林先生听说此书的中译本即将推出,主动提出为其作序推荐。
序言作者阵容熠熠生辉,但编辑的想法一直是为一本书找到最合适的推荐人。在讨论序言作者人选时,编辑也常会略过某个学科领域最知名的学者,只是因为他或她的细分领域与图书内容有一定距离。能够集齐这么多位学界大咖,也充分说明了这套书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多么广泛。

幕后:15年产品线中的悲欢


一条运作了15年、推出品种数超百种的产品线,背后自然有许多悲欢故事。

《牛顿新传》的译者万兆元,本是高校青年英语教师,为翻译这本书,他全心浸入科学史研究,并考取了《牛顿新传》作者、牛津大学教授罗布·艾利夫的博士生。万老师于去年获得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现任北师大哲学学院副教授。万老师的学术钻研精神难能可贵,《牛顿新传》的译文准确清通,确为科学史译著中的翘楚之作。
陆赟博士是这套丛书最高产的译者,迄今已出版了六本“牛津通识读本”译著。他有经济、英语两大专业的学术背景,这两个领域的相关选题他译起来得心应手,效率极高且质量上乘,译文一口气读下来,只觉忠实畅达。
15年间,不免有天人两隔之憾。《牛顿新传》的序言作者陆埮院士在2014年离世。《天文学简史》的译者、紫金山天文台的陈道汉研究员也于近期辞世。回顾与两位的交往,恍惚间觉得自己生命中的数个碎片也随之失落,他们的大家风范和严谨气度,一直让我追思不已。
宣传:“出圈”的联合推广活动
“牛津通识读本”有几次“出圈”的联合推广活动颇有影响力。一是2016年与南京大学合作开展了“南大·译林”通识教育名家讲座,该项目由南大校长和凤凰出版集团董事长共同启幕,特邀众多“牛津通识读本”的作者、序言作者开启了系列名家讲座。该活动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在核心读者圈内竖立了极佳的品牌形象,也将“牛津通识读本”的知名度推向了新高。
“南大·译林”通识教育名家讲座是我们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线下品牌推广,而与连岳公号的线上推广则是历时最久的,从2019年延续至今。连岳公号持续对单品做了详细而独特的推介,形成了从图书内容出发、深挖内容价值的系列推广,由此“牛津通识读本”开始深入社群读者。
2020年,“牛津通识读本”第100种面世,“一条生活馆图书组”将100本书摞起,达到了几乎一个成人的高度;又将100本书蜿蜒排开,汇成一条灵动的、五彩的河流。
2020年,“牛津通识读本·文学课”融合出版专题在凤凰书苑APP上线,将视频综述、音频解读、荐书资料、购买链接等深度融合,后续还将针对具体品种开展进一步的视频课程开发。
15年的编辑生涯里,我编过文学书、社科书、教辅书、辞书等等,涉足过广泛的出版领域,但贯穿的主线始终是“牛津通识读本”的选题、编校、推广等等。15年来,“牛津通识读本”的品种逐渐累积,开本由小变大,编辑团队慢慢壮大又始终围绕两位核心编辑;“牛津通识读本”由一个套书名成为一条产品线、一个品牌名,多个品种入选了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通识教育逐步深入人心。由第100种向第200种进发的征程正在推进,这棵知识树的明天必将更加根深叶茂。

【已出书目】


总计144册

第一辑20册
古典哲学的趣味
人生的意义
历史之源
设计,无处不在
生活中的心理学
哲学的思与惑
美国总统制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
尼采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
大众经济学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
资本主义
文学理论入门
海德格尔
我们时代的伦理学
卡夫卡是谁
天文学简史
社会学的意识
康德

第二辑20册

西方艺术新论
简明逻辑学
缤纷的语言学
达达和超现实主义
佛学概论
科学革命
广告
数学
叔本华
笛卡尔
全球化面面观
法哲学:价值与事实
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
选择理论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
福柯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
科学哲学
印度哲学祛魅
克尔凯郭尔

第三辑20册

基督教神学
犹太人与犹太教
现代日本
马基雅维里
全球经济史
进化
性存在
量子理论
牛顿新传
国际移民
罗兰·巴特
哈贝马斯
医学伦理
黑格尔
地球
记忆
法律
中国文学
托克维尔
休谟

第四辑20册

分子
法国大革命
丝绸之路
民族主义
美国政党与选举
美国高等法院
纪录片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无神论
美国国会
科幻作品
罗素
领导力
罗马共和国
民主
英格兰文学
现代主义
网络
自闭症
德里达

第五辑20册

浪漫主义
批判理论
德国文学
儿童心理学
电影
戏剧
时装
俄罗斯文学
腐败
现代拉丁美洲文学
古典文学
医事法
卢梭
大数据
癌症
隐私
洛克
植物
电影音乐
幸福

第六辑20册

《抑郁症》《胡泊》《免疫系统》《微观经济学》《传染病》《银行学》《希腊化时代》《拜占庭》《景观设计》《知识》《司法心理学》《环境伦理学》《神圣罗马帝国》《发展》《美国革命》《农业》《亚历山大大帝》《大流行病》《第二次世界大战》《巴比伦尼亚》

第七辑20

《元素周期表》《气候》《人口学》《特洛伊战争》《社会心理学》《中世纪》《河流》《动物》《工业革命》《战争与技术》《项目管理》《数学简史》《公共管理》《美学》《品牌学》《传记》《管理学》《物理学》《卫星》《社会语言学》

第八4

《物质》《学习》《行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化学》(146)

中英双语

《牛津通识读本》

译林出版社直发包邮

可开发票
下单时留言备注
抬头,税号,邮箱
文末附有书单



哲学园
哲学是爱智慧, 爱智慧乃是对心灵的驯化。 这里是理念的在场、诗意的栖居地。 关注哲学园,认识你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