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盐井往事|可爱的盐井,还有那甜蜜蜜的流糖烧饼

文摘   2024-10-08 15:59   湖南  
作者简介:网络作者张业元,祖籍澧县盐井,户口多安桥;置有两窝,长居安乡。经济吃紧,做点小买卖营生;手头活络,愉阅字里行间

盐井烧饼热糖流



文/张业元
只要说到盐井,只要说到流糖烧饼,肯定就有大堰垱的人跑过来,气喘吁吁地告诉我:元哥哥,你错了,不是流糖,是皮糖。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只有耐心解释,毕竟人家是一番好意。也有的时候,我笑了又笑,真的懒得和你们说:我嗲嗲是老盐井的烤饼高手,难道我不懂,笑话!
年轻的时候,我有次出差宜昌,火车座位旁边有位老先生。交谈中得知,他也是出生在老盐井。他曾经是土匪头子熊伯范的部下,背长枪的队员,红色队伍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熊伯范跑到重庆,脖子下面悬挂木盘,叫卖香烟挣钱度日。他则跑到宜昌,在九码头当挑夫。
谈起老盐井(张家厂,盐井水库里面),他兴趣很浓,滔滔不绝。他告诉我,老盐井有个生意人叫张运举,门悬招牌“张家糖饼”。那糖饼黄黄脆脆,甜甜蜜蜜,又不腻人。他记得卖饼的师傅还兼卖桐油、棕绳、小板凳之类。有找上门的,又帮助别人掐算“八字”。因为老盐井流动人口不多,光靠买卖糖饼,是很难维持生活的。
我回来后立即去问大伯。大伯两手一拍,差点站了起来:这就是你的嗲嗲呀。天嘞!我大伯满脸骄傲自豪:你嗲嗲可是个聪明人,先是在老盐井经营杂货铺子,后来自己用心琢磨,掌握了一门烤饼技术,就靠这点薄技,挖掉了苦根,翻了身,你爸爸才有钱去学裁缝,后来还安排你叔叔去常德。叔叔临行,嗲嗲叮嘱:能够找到队伍就好好打日本,找不到队伍就跟别人学理发。
有一个星期天,我和部先海到骆诗华家里吃饭。骆诗华的妈妈可是一个力量人儿,弄了一桌子的好菜。骆诗华后来当了派出所的所长。我从上海回来想找他聊聊天,他爱理不理的,我现在也不计较他,因为我时常想起那一桌子的好饭菜。那天吃饭的时候,骆诗华的爸爸告诉我,我嗲嗲曾经找到他,要他帮助用文字整理那套烤饼技术。我迫不及待地问:“你整理的那些文字内容,现在你知道在哪里吗?”骆爸脱口而出:“在你大伯的手上。”
第二年的夏天,有天晚上天气凉爽,大伯坐在门口,哼着小曲儿,满脸笑容。我觉得时机到了,便和他谈起祖辈上的事情。最后不经意地问道:“听说我嗲嗲烤饼技术出众,他的那一套技术用文字记载没有?是否可以流传。”我大伯想了又想,笑一笑,没有回答。原来大妈在旁,脸色很不看,生怕我大伯说漏了嘴,稀里糊涂把“传家宝”传到我的手上。我真的有点不识时务——侄儿子哪有亲儿子亲。
不过大伯还是爱我的,几天之后,他告诉我:文字内容已经交给了他的大儿子、也就是我堂哥的手上。但交之前的每年,他都要拿出来看看,内容已经熟记在心,他可以告诉我。
在部队,我当过一年的炊事班长。在上海,我还承包了一年大学食堂的面点窗口。加上我识点字,又继承了我家祖辈的传统技艺,对于传统的面点,我是认真的,也是非常懂行的。现在就说出来,真心帮助有意者。“存仁后步宽”,“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澧县大堰垱的烧饼和王家厂的“哑巴烧饼”,也叫“皮糖烧饼”,是非常有名气的。它的主要特色就是皮糖。所谓皮糖就是糖里面加了炒制或者蒸制的面粉。糖可以是红糖。现在的白糖要在锅中熬制,变成淡淡的红色即可。加熟制的面粉,主要是控制糖的稀释度。太稀了,容易流动;太干了,又没有甜味。这是关键。
皮糖烧饼不是很甜,有一点酸酸的感觉。每个地方的特色食品没有正宗,只有地道。他们自己认为好吃,我们就不要计较,也不要争辩。
盐井的流糖烧饼,其面皮制作和皮糖烧饼是一样的,用老面发酵,而且是全酵面,制作好后再微微醒发即可。关键不同的是在于馅儿。一斤糖,二两猪油,三两豆子碎末。
一斤糖,可以是白糖,也可以是红糖、麦芽糖、红薯糖、米糖。就是不能用糖精或者现在的甜蜜素、蛋白粉。
二两猪油,一般的猪油是不行的,要用大肥猪的肥膘,去除瘦肉、筋膜,切成小块,用锅煎熬。煎熬之后,将油渣捞出,用锤子捣碎,再放油中。这种用肥肉煎制的猪油,有一种特别的清香。
三两豆子碎末,可以用豌豆、黄豆、麦豌子。现在可以用花生、芝麻、腰果。豆子炒熟,用擀面杖碾压,成碎屑状,千万不能成粉。如果豆子成粉,就控制了糖的流动,变成皮糖。
把这三样原料装在盆子里,用手搅拌,然后放在养水坛子里,用毛头纸(草纸)包好,坛沿放水,盖上盖子。
三个月之后打开坛盖,掀开毛头纸,一股特殊的香味四处蔓延,可达八九米之遥远。
用面皮包剂,再用擀面杖压成饼坯,摆放在平锅上,稍稍醒发,略为膨胀,上面用手指抠个小洞。一口烧红的平锅倒置,盖上,两锅紧紧封闭,下面加火,几分钟就好了。
与盐井锅盔相比,流糖烧饼没有那么胖胖乎乎。吃的时候,先把表面的焦壳用手掰开,慢慢放入嘴中,边吃边笑,边笑边吃,享受其中。没有天盖的饼,里面有一团流动的稀糖,慢慢晃动,将流糖均匀晃在全饼。流糖遇空气变冷,慢慢凝固。再吃的时候就非常方便,甜蜜蜜,不滴流。
我第一次吃流糖烧饼,大约是在读二年级的时候。父亲在前台交了钱,带我去作坊。李启武师傅正在忙碌,几分钟的时间就出锅了。
李师傅递给我一个灰扑扑、热浪滚滚的流糖烧饼,我一口咬下去,一股红艳艳的稀糖喷涌而出,滴洒在我胸前的衣服上,立即凝结,像刷了塑料的雨衣材料。幸亏是冬天,穿棉袄,要是夏天,衣服单薄,会痛得“哇哇”大叫。
李启武师傅的女儿李书玉,曾经在盐井生资站上班,我们是同事。她对我很好,从来没有红过脸。有空闲时间,就坐在一起聊聊。她告诉我,在老盐井(张家厂,盐井水库里面)的时候,我们“张”“李”两家是邻居,你嗲嗲卖糖饼,有时候琢磨一些事情,我父亲李启武也参与其中。所以,流糖烧饼是盐井人的共同智慧结晶。各家烧饼大同小异,基本套路都是一致的。
李书玉的妹妹李书珍,曾经帮我介绍女朋友,我母亲高低不同意,我有点后悔。现在的配偶之妻“猛于虎矣”,一辈子受她的欺压,水深火热。
今年六月,我哥哥病了,我跑到盐井看他。晚上无事,就在街上溜达。原来的利民饭店已经变成了多层高楼。旁边部先其修手表的地方,是我们邻居王本宏的门面,开好大的铺子,夏天卖瓜果,冬天卖年货。
我站在街上东张西望,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盐井锅盔、流糖烧饼、油糍粑、解放糕、娃娃糕、葱花包面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成了我们这代人永久的记忆。与流糖烧饼相关联的老人,我的嗲嗲、大伯,还有骆诗华的父亲,以及李启武师傅,全部驾鹤西去。
我们也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也许还能活十年,或者三十年,不管多久,不管漂泊在何方,可爱的盐井,甜蜜蜜的流糖烧饼,始终存放在我们心上。

编辑:玫君


推荐阅读

● 盐井,盐井……

● 路拍盐井镇 | 我刻骨铭心的乡愁

● 最美的乡愁,澧县盐井【美文】

澧县在线文化推广



在澧县 .打广告. 做推广 就找澧县在线文化服务中心!

业务联系电话:16673604466

▍综合编辑:澧县在线文化服务中心(地址:澧县富临王朝酒店811)

给我个在看再走好吗?↓

澧县在线文化
澧县在线文化服务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