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手作,在乌鲁木齐体验 17 种非遗技艺

旅行   生活   2024-06-12 16:15   新疆  

6 月 8 日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是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 周年。


了解后,我发现新疆的非遗大多会体现南北疆的民风民俗,同时,它还汇集了从中原地区到亚欧大陆腹地的不同文化特点。


乌鲁木齐的犄角旮旯更是藏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地,每一处都饱含着独特的历史记忆。


我们盘点了乌鲁木齐市内共 17 个非遗体验项目,在实地看过、体验过后分享给你们,希望为你的闲暇时光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新疆美术馆-1层)

💰免费 需预约参与活动


金箔锻造技艺起源于东晋时期,至今已有超过一千六百年的历史。2006 年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探寻乌鲁木齐非遗体验场所时,误打误撞找到刚刚开馆不久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索性在假期第一天感受了非遗体验项目——贴金箔。




简单来说,贴金箔有四个步骤沟边涂胶贴金箔扫金箔,贯穿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细心,由于金箔极薄极轻,粘贴扫除时,需要小心且投入。


制作前,非遗传承人会先为大家讲解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开始操作时由体验者自行完成,老师也会在一旁及时提醒、示范,第一次做也能做出还原度极高的烧箔画




在作画的纸上勾画好花样轮廓,再涂上调制好的专用胶水,待胶水半干后,将老师提前烧好的金箔平铺、轻压贴在纸上,等待胶水干透,用刷子扫去多余金箔,便制成了炫彩夺目的烧箔画。





📍陶喜文创(搏梦工厂二楼 216 室)

💰75 元 需预约参与活动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云南民间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染料主要是植物蓝靛。




2006 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族扎染有品种多样、题材寓意吉祥等特点,同时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


我体验到的扎染技艺,简化了一些较为原始和复杂的步骤,对操作者的要求相对更低。工艺老师先对不同种类图案的扎染方式进行示范,讲明技巧和要点,接下来每一步都需要体验者自己操作。





从倒入染料、加入还原剂搅拌,到自行想象,通过等方式“扎”好布料,再到放入染料盆,充分浸染,最后拿出冲洗、晾干,每一步都让人成就感满满。


比较有意思的是,日常还能带来纯白 T 恤、裙子等进行扎染,为自己的服饰加入独一无二的元素。





📍新疆鸾翔非遗研习社(乌鲁木齐市文化馆5楼)

💰单次 78

📍新疆民族服饰美学馆(大巴扎B区阿凡提主题馆二楼)

💰单次 98 元


桑皮纸最早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在安徽及新疆等地出产。它以桑树皮为原料,有防虫蛀、拉力强、不褪色等特点。



在维吾尔族聚居的新疆南部和东部,自古便有植桑采果的传统。唐代时当地便有用桑树枝嫩皮为原料造纸的手工行业,2006 年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桑树皮变为一张张布满纤维纹路的桑皮纸,至少要经过 13 道工序





直接使用老师提前备好的条状桑树皮原料,省去了选料和伐条步骤,在聆听老师对桑皮纸历史的讲解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桑树皮进行浸泡剥皮锅煮捶捣


耐心等待发酵、过滤后,再将细腻的纸浆入模,进行晾晒,最后打磨整理,一张属于自己的桑皮纸就做好了。



整个体验过程很流畅,有现成的材料与工具,加上老师环环相扣的指导,大朋友和小朋友都很适合。





📍乌鲁木齐市文化馆1楼

💰单次 69 元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新疆美术馆-1层)

💰需预约参与活动


我国发现最早的剪纸作品,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可见剪纸与新疆早已结缘。



2006 年剪纸艺术遗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疆的剪纸技艺融入新疆本地民风民俗文化,在剪纸的形象、题材上进行了创新。





做剪纸一般会使用刻刀剪刀两种不同工具。对于初学者,剪纸老师会从剪刀剪纸开始教起,折纸、剪纸、展开,一个简单经典的剪纸作品就好了。


若是想上点难度,还有纸上雕花可以学习。


先跟着老师的步骤折好纸张,用铅笔画上要刻的纹样,将纸张平铺在蜡板上,刻刀垂直于纸张,沿着线条匀速刻画,最后从蜡板上缓慢揭下,一幅用刻刀制作的雕花剪纸作品就完成了。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新疆美术馆-1层)

💰免费 需预约参与活动

📍勿急不急非遗手作馆 

💰78 元


大漆工艺的原料是漆树上分泌出的一种液体,这种天然漆也被称为大漆,在加入可以入的原料后成为色漆,常被用于漆刷竹木建筑物、日用家具、漆器、漆画等。



我国北京雕漆四川漆艺广东阳江漆器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等都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漂漆团扇技艺以大漆工艺为基础,一半人为,一半天成;以漆为笔,以水为墨,一进一出间,独具东方韵味的色彩就在扇上翩翩起舞了。





制作漂漆扇时,体验者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颜色,如果不知如何搭配,老师也会给出相应色彩搭配建议。从滴入色漆、搅匀颜色、扇子入水、扇子出水全程都由体验者自己完成。


每位体验者入水的角度、速度、转动方式等都不同,这也就意味着每把扇子都有独一无二的图案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新疆美术馆-1层)

💰免费 需预约参与活动

📍新疆鸾翔非遗研习社(乌鲁木齐市文化馆5楼)

💰29.9 


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印染技艺以花布彩印为主,有刻版印染、扎染和木模戳印等种类,其中流传最广、使用最多、历史最久的是木模戳印技艺




木模戳印技艺在新疆喀什地区的英吉沙县流传最为广泛,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1 世纪以前。当地人常用木头雕刻出印模,蘸上各种天然植物、矿物染料,戳印到手工纺织的土白布上,颜色各异,大小不一,造型精美。


2006 年英吉沙县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模戳印花技艺也被越来越多新疆人熟知。




木模戳印花的载体局限性不大,往大了说,生活中常见的餐单、褥垫、窗帘等都可以进行印花工艺,往小了说,书签、卡片、手帕等上面也可以进行印花工艺。


它的整体操作难度较小,类似于“盖章”,但不同的是,每一块模戳都是淘来的,有的可能已经 100 多岁,每印一个图案,好像和过去有了一种跨越时空的交流。


先为印花的载体挑选合适大小的木模戳,选到心仪样式后,反复多次摩擦染料盘,以确保蘸色均匀。最后垂直盖在布料或纸张上面,等待染料自然晾干,木模戳印花就算完成了。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新疆美术馆-1层)

💰免费 需预约参与活动

📍乌鲁木齐市文化馆1楼

💰单次 69 元


绳结是一种古老的编织技术,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用五颜六色的线,通过“结、绕、缠、编、抽”等循环有序地编织而成。


绳结技艺还根据节日、地区等不同因素衍生创新,比如端午节的五彩绳、小粽子绳结作品,象征“事事如意”“节节高升”美好寓意的小柿子、鞭炮绳结作品等。



2018 年绳结技艺入选第五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现场体验时,从入门到复杂不同难度的作品选择,老师会根据体验者想要的不同作品,讲解不同的编织方法,在循环演示几次后,就可以自己上手,借助固定器和夹子,开始编织绳结作品了。




编制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是开头和收尾,开好头后,连续完成几个重复性编织动作,这时也就能大概能掌握规律,逐渐上手了,结尾处要收得干净、利索才算最好,若是不能掌握结尾技巧,老师也会帮助进行收尾。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新疆美术馆-1层)

💰免费 需预约参与活动


掐丝珐琅工艺又名景泰蓝,这种工艺在明代景泰年间达到巅峰,故名“景泰蓝”。2006 北京景泰蓝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它以铜作胎,将细铜丝轧扁后以手工制成各种图案,掐、焊、贴在胎体上,再施珐琅釉料,经过烧制、磨光、镀金等多道工序最后制作出成品。


掐丝珐琅画掐丝珐琅的一种创新形式,它将掐丝珐琅技艺转移到平面画板上,无需烧制、磨光和镀金,制作起来方便且不失美观





体验制作时,先由老师带领熟悉掐丝珐琅工艺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体验者与老师同步制作。


把剪掐之后的金属丝按照图案线条粘于画板上,再将老师调好的珐琅釉彩填入丝间缝隙进行上色,最后经过烧焙、打磨,掐丝珐琅画就制作好了。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新疆美术馆-1层)

💰免费 需预约参与活动

📍陶喜文创(搏梦工厂二楼216室)

💰89 元


提起瓷器,有一个名字和他紧密相连,那就是“景德镇”。


在全国首批 24 座历史文化名城名录中,仅有“景德镇”凭借特产,名列其中。




考古发掘表明,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宋、元两代迅速发展,至明、清时在珠山设御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2006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被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并喜欢上陶瓷技艺,各类不同规模的陶瓷技艺体验场所也逐渐增多,我在乌鲁木齐也体验到了。




在体验陶瓷制作技艺时,老师会基础知识实践技巧两部分为体验者讲解,在讲解过后带领体验者共同完成制作。


经过手工拉胚和修形后,便能得到一个自己满意形状的陶瓷作品半成品,此时可在老师协助下完成釉下彩绘、上釉和烧制过程。





📍乌鲁木齐市文化馆4楼

💰89 元


糖塑,主要是利用食糖可塑的特性将其制作成形,糖塑制品既可欣赏娱玩,又可直接食用。




糖塑多以俗称“糖稀”的麦芽饴糖和玉米糖为原料,综合采用捏、堆、贴、剪、吹、搓、拽、按等制作手段和绘、染、刻、划、点、戳等装饰手法完成作品的塑造。


2008 年糖塑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糖塑遍布南北各地,糖塑的主题也与各地民俗生活息息相关。




由于糖塑需要手口并用多重步骤同时进行,一般在体验时,老师将团好的半固态糖稀球捏好进气口,由体验者控制吹气,老师协助塑形,捏出糖塑的大小多数取决于体验者吹的大小。


如此体验,难度降低,既兼顾了最终成品的完整性和美观性,又让体验者收获了成就感。





📍乌鲁木齐市文化馆4楼

💰149 元-199 元


宝石嵌画,顾名思义,是一种镶嵌画。以油画为基础,同时结合人文、自然景观与抽象元素,再用具有天然色彩的宝石粘贴制作而成。


选用本地材料针对本地人文风光进行创作是新疆宝石嵌画的两大特点。新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海蓝、碧玺、黄晶、橄榄石、红蓝宝石、孔雀石、翡翠、玛瑙等,这些宝石加工过后的边角料常被用来当作宝石嵌画原料。




龟兹壁画、阿勒泰风光等也被选用为宝石嵌画的主题。2018 年宝石嵌画被列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宝石嵌画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通常需要经过打碎、打磨、抛光等多个工序后,通过镶嵌、粘贴、叠粘、堆砌等手法制成。



体验时,老师多选用线条较为简明、制作难度较低的画板进行授课,年龄较小的小朋友也可以掌握。


使用老师提前备好的画板、宝石原料和专业胶水,在老师带领下完成不同色块的拼接、镶嵌,最后进行装裱,一幅自己创作的宝石嵌画就可以带回家了。





📍丝绸之路陶瓷科技艺术馆

💰需预约参与活动


泥塑俗称“彩塑”,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泥塑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县,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凤翔泥塑 2006 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疆泥彩塑作品把泥塑与新疆文化相结合,用泥塑展现出十二木卡姆、新疆传统民俗等形象。还在创作材料上进行了创新,例如软陶泥树脂材料等。




制作时,老师会为体验者准备好不同大小、颜色的软陶泥。相比土陶泥,软陶泥的色彩更丰富、质地更硬、可以重复塑形,很适合新手。


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搓、捏、按压等动作,完成每个部分的制作与拼接,最后放入烤箱烤制 20-30 分钟,软陶泥塑作品就完成了。





📍丝绸之路陶瓷科技艺术馆

💰需预约参与活动


釉上彩是陶瓷装饰的一种工艺,它是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创作,然后二次入窑进行固色。




广州广彩瓷烧制技艺是釉上彩绘的代表,约始于清代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有三彩、五彩、珐琅彩等不同的种类,还仿照西洋画法制成独特风格的彩绘瓷器。


2008 年广州广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中转站,和瓷器的缘分也从过去,走到了今天。




在丝绸之路陶瓷科技艺术馆体验釉上彩技艺,可以直接使用馆里的颜料工具与上过釉的瓷盘,老师会先让体验者在瓷盘上自行创作、感受笔触的不同。


边听老师讲解关于釉上彩的基础知识,了解釉上彩与其他工艺的区别以及它的特点,了解越多,下笔时就越能感受创作者作画时的心境。在光滑的釉面上画出根根分明、细致入微的画作,靠的是日积月累的真功夫。





📍新疆民族服饰美学馆(大巴扎 B 区阿凡提主题馆二楼)

💰158 元-178 元


艾德莱斯绸是新疆喀什与和田地区特色的传统手工丝绸。其中,和田地区洛浦县吉亚乡和布亚乡是艾德莱斯绸的重要发源地。



先染后织是它的一大特色。


制成丝后的“艾德莱斯”需要先经过工匠设计图案,按照图案的要求,在经纱上扎结,进行分层染色,染色完成后,对图案进行排布、捆扎和整理,最后才能上机织绸。




2008 年新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体验的艾德莱斯绸制作技艺,对原先操作繁杂且体积庞大的织机进行了改良,织机的大小、宽度都等比例缩小,踏板数也相应减少。





在制作前,老师会先带领体验者观看展览墙面,了解艾德莱斯绸的发展历史、制作步骤、不同地区的艾德莱斯绸纹样特点等,再为体验者讲解艾德莱斯绸织机的工作原理,随后,就可以自己上手织绸了。


制作时需要手脚并用,手拿梭子在丝线间左右交替,脚踩踏板更换不同层面,虽是重复性工作,但极考验耐心与细心。




📍勿急不急非遗手作馆

💰35 元


女书习俗是湖南省江永县的传统习俗,在 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永女书是现在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性别文字——妇女专用文字,它采取家传、亲朋相教的方式世代相传。


女书文字呈长菱形,笔画纤细均匀,似蚊似蚁,民间叫它作长脚蚊字或蚂蚁字,柔和线条中带有一丝坚韧之美。




体验女书技艺时多为自学临摹,对照类似于“字典”的示范书籍,了解过女书的历史和书写特点后,就可以在示范字体库里找到现代汉字对应的女书写法,进行创作。


书写女书文字对下笔力度的掌握要求较高,下笔时需遵循先弱后强再弱的规律,写出的文字才会形如柳叶,两头尖俏,中间圆润。




📍勿急不急非遗手作馆

💰168 元


滚灯是浙江省的地方传统舞蹈,其中,余杭滚灯最为出名,流传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是节庆和灯会期间表演的具有强烈竞技特点的民间舞蹈。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诗作《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曾对滚灯作如下描绘:“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简单来说,就是在纸灯内部放置蜡烛,无论高空抛起或在地面滚动放置的蜡烛不动不灭


2006 年余杭滚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滚灯制作,是滚灯舞最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滚灯制作需要先选材和备料,还要对竹条进行打磨,体验滚灯制作技艺时,基础材料已备好,只需要跟着老师的步骤上手制作。


先用线把滚灯中间的烛台固定,预留好位置,再将打磨好的竹条拼接固定,敲打成型后,在外部糊纸,滚灯成型,最后在烛台处放入蜡烛,还可以在糊好的滚灯外面画上喜欢的图案与纹样,这样,一个完整的滚灯才算做好。




📍新疆民族服饰美学馆(大巴扎B区阿凡提主题馆二楼)

💰108 元


湖笔被称为“笔中之冠”,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首,无数文人墨客为其着迷,白居易曾用“千万毛中捡一毫”来形容它的精妙。


湖笔的发源地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善琏制笔业约始于晋代。2006 年湖笔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笔纯由手工制作,制作一支完整的湖笔,一般需要择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一百二十多道工序组成


制作湖笔前,老师先对湖笔的来源、历史、延伸故事等进行讲解,再分别展示组成湖笔的每个部分,对整体制作流程了解过后,体验者就可以开始制作湖笔了。




把已经进行完水盆、结头工序后的笔头,放入备好的笔杆内,这一步骤也叫“连笔头”,再进行择笔,也就是剔除无锋颖的毛,再将笔头浸湿进行抹笔、挑削,最后笔尖朝下,垂直晾干,湖笔就制作完成了。


//


体验完这些非遗项目,我好像对非遗有了全新的认识,其实非遗离我们并不远。


当视觉、听觉和触觉同时碰到几百甚至上千年的产物,让人不自觉地惊叹于这些非遗技艺的珍贵。


古尔邦节将至,打算去哪玩?不远游的话,不如在城市里近距离感受非遗体验的魅力。



作者半半
图片半半、爱乌及乌、各非遗体验活动方提供
参考资料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网




你想体验哪种非遗技艺?‍‍‍‍‍‍‍‍‍‍‍‍‍‍‍‍‍‍‍‍‍‍‍‍‍‍‍‍‍‍‍‍‍‍‍‍‍‍‍‍‍‍




爱乌及乌
有趣的城市生活指南:城市文化、吃喝玩乐、旅行路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