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鹤庆县新华村
千年未绝的小锤
敲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鹤庆银器锻制技艺
王灿华就是在这小锤声中成长起来的一位银铜器锻造艺人,他身残志不残,以一种不服输的姿态,通过自己的锻制技艺以及银铜器作品,赢得了社会的认可,靠自己的双手“锻造”出了充满阳光的幸福生活。
千年的小锤声叮叮当当,在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大部分人家都从事银器、铜器加工。今年37岁的王灿华出生于当地的银匠世家,虽然从小耳濡目染,但对银铜器加工技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曾经年少的他原本想走出村子去外闯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但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他不得不选择回归家乡,接过父亲手中的小锤。
王灿华
上大学的时候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规划着大学毕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想到大学毕业之后就不幸出了场车祸,当时整个人就处于崩溃的状态,对未来也失去了信心。
王灿华父亲 王彦生
大学毕业后他有自己的想法,想去经商,没想到后来出了车祸,当时他想不通,家里人一直做他的思想工作,想让他继续跟着我做手艺。
在父亲和家人不断地关心和开导下,王灿华慢慢走出低迷、重拾信心。由于恢复期间穿戴假肢不习惯,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外出活动,他便又像幼年时期那样坐回了父亲身边,开始潜心学习、钻研技艺。
王灿华
父亲一点点耐心教我,我也在不断尝试,慢慢地发现自己对这个还是挺感兴趣的,也激发出了我的潜能。
王灿华刻苦钻研、努力经营,一方面逐步扩大作坊规模,另一方面广泛招收徒弟,积极帮助和他一样的残疾人和想要创业的年轻人。他先后招收30余人为徒,传授技艺,努力将银铜器锻制技艺传承下去。2019年,“铭轩堂”被鹤庆县青年创业创新协会任命为“常务理事单位”。经过十多年的磨砺,2021年王灿华被认定为鹤庆县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王灿华父亲 王彦生
随着政策越来越好,他也带动了越来越多人,在他这里出师的有好几个,看到他现在的状态,我很欣慰。
员工 罗树余
以前出去打工,家里和娃娃就照顾不了,现在回来在这里学手艺已经有5年了,以后可以自己做,也不用往外跑了。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王灿华不断创新,在传统工艺品图案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银器加工技法,并设计制作了上千种器具样式。自从选择创新技法以后,因为产品质量上乘、设计独特,王灿华的产品非常受市场欢迎,不断销往上海、广州、苏州等地,平均年销售额近百万元,成为草海镇残疾人自主创业的典范。
王灿华客户
跟王灿华老师合作差不多10年时间了,他始终保持匠人匠心,把品质放在第一位,在我们客户里面他的好评率真的是100%,我们也会一直跟他合作下去。
在埋头钻研技法的同时,现在的王灿华又开始尝试跟合作商家学习直播带货,希望通过销售方式的创新,形成“线下体验+线上直播销售”,以此拓宽销售渠道,扩大规模,吸纳更多的年轻人和残疾人就业。王灿华说:“我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想通过这个手艺解决更多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想学手艺的只要来到这里我就会毫无保留地教大家。”
朴实的王灿华用感恩之心和责任担当,为有理想的年轻人和残疾人搭桥铺路,用心用情教授技艺,带动就业,十多年来教授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和残疾人学成出师。
王灿华
很多像我一样有身体残疾的人,通过来这边学习,现在有了自己的工坊,有了自己的事业,这是最让我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只要朝着阳光
便不会看见阴影
王灿华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还带动了当地年轻人和残疾人创业就业
帮助他人实现价值
传递着手工匠人的爱与温暖
来源:大理州残疾人联合会
编辑:李维丽 李斯
责编:字昕
终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