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24日,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质科学系师生怀揣着对红色历史的敬仰与对地质科学的热爱,以云南寻甸-昆明-澄江为线,开展“重走长征地质路”系列党建活动的云南站。此次活动是地球物质科学党支部“重走长征地质路”系列活动之一,该活动拟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寻找我军不畏千难万险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深入挖掘各地长征路上的地质文化与资源,将专业教育与党史学习融合起来,通过不断汲取红色力量,全面深化改革,为学校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走进楚雄龙江中学开展科普宣讲和支教活动
11月21日,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得爱、地球物质科学系教授马昌前、“地学之光”科普讲解队成员代表走进楚雄龙江中学,与学校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联合举办“把地球故事讲给你听”系列科普活动。马昌前教授首先以“改变世界的矿物岩石”为题,向师生科普了主要的岩石类型和形成过程,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揭开了地质学的神秘面纱,为中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盛宴。学院姜昕、李槟馨、罗明辉、李月如四位同学在科普小讲堂上为孩子们科普了古生物与矿物方面的知识以及池际尚院士为地质事业奉献终身的光辉事迹,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家国情怀,在科学家精神中汲取力量。
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合作交流会
11月22日下午,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得爱、副院长王伟携地球物质科学系教师代表,抵达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开展了一场“访企拓岗”座谈交流活动。在昆明中心党委书记张健、副主任吴亮、副总工程师杨金江等同志的陪同下,教师们参观了昆明中心展览馆、自然资源科普馆。随后的座谈会上,双方围绕科技合作、学生就业、产学研协同育人、学历提升、新一轮战略找矿突破行动以及新一轮国家地质填图计划合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共谋未来发展蓝图。
梅树村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考察
11月23日上午,在云南大学魏凡副研究员及中国前寒武系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陈金龙局长、余波副局长、杨剑辉副局长等的陪同下,学院师生走进了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梅树村昆阳磷矿采区,实地考察了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即“云南梅树村剖面”)。该剖面以其古生物化石的丰富性、保存完整度及研究深度著称。在这里,学院师生围绕磷块岩型磷矿成矿机理、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岩性特征、形成历史及化石种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
探索生命起源
当日下午,学院师生前往澄江市,先后参观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和帽天山澄江动物群化石首发地。澄江化石地以其独特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化石证据而闻名于世,是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对于理解地球生命的早期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澄江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内,师生们被5.2亿年前的澄江生物群化石所震撼,在细致的观察和激烈的讨论中,感受了寒武纪时期生命演化进程的奥秘。在澄江动物群化石首发地——帽天山,教师们考察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研究员首次发现澄江动物群化石的地质剖面。老师们纷纷惊叹于澄江动物群化石完好的保存状态,并深刻思考和探讨了如何将地质专业知识和大众科普教育深度融合起来。
寻甸柯渡红军长征纪念馆红色教育
11月24日上午,学院师生来到寻甸县柯渡镇,参观了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和丹桂村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这里曾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指挥中心,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在此对抢渡金沙江做了具体研究和战斗部署,最终红军主力从禄劝县皎平渡顺利渡过金沙江,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的决定性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这里,师生们重温了当年那段伟大而艰苦的岁月,被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英勇奋斗的精神深深感染,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云南站只是“重走长征地质路”系列党建活动的其中一站。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将继续组织师生前往更多具有红色历史与地质特色的地方,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为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文来源: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质科学系
编辑:李雨芩
审核:万泳村 郝力师 蒋钰鑫 滕笑丽
-邮箱:dxysu05@126.com-
-QQ:209351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