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分析吕岱渡江的原因时曾提到:
吕岱敏锐地感知天下将要大乱,于是举家南下,去往江东避乱,这一躲就是好几年(广陵海陵人也,为郡县吏,避乱南渡。)
因为当时写的有些随意,后来想想还是有些不够严谨。
黄巾之乱主要在冀州、豫州,离广陵郡还远得很。
咱们之前还写过一个人物,臧洪,详见这篇:袁绍和曹操,谁的板凳深度更厚?这三人如果联手,官渡之战的结局将彻底改变!
臧洪20多岁时被选为孝廉。拜为郎官入宫宿卫,体貌魁梧的臧洪因在灵帝身边表现优异,外放出任县长,之后担任反董联军誓师大会的宣誓人,后被袁绍招揽,担任位高权重的青州刺史
这么一位大人物在黄巾起义爆发后,就辞官了,去哪了呢?
回到老家广陵郡,后被太守张超看中,聘为功曹。
这也足以证明当时的广陵还是相当安全的,那吕岱为何还要渡江呢?
毕竟在古代,拖家携口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其成本和风险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除非你面对另一个更为严重的事情!
而让吕岱感到恐惧的极有可能就是笮融祸乱广陵事件!
初平元年(190年),臧洪和广陵太守张超北上参加反董联动。
之后的广陵郡守就是徐州刺史陶谦举荐的名士赵昱(别驾从事赵昱,知名士也,而以忠直见疏,出为广陵太守)
赵昱为人高絜廉正,抱礼而立,清己疾恶,潜志好学,按说广陵郡又迎来了一位父母官,本是百姓的幸事。
只可惜,初平四年(193年),曹操与陶谦爆发大战,徐州北部被打的一片狼藉。
陶谦的心腹丹杨人笮融见势不妙,居然抛弃陶谦南逃。
笮融南逃对陶谦影响甚大,笮融时任下邳国国相。下邳处于泗水和沂水交汇之处,无论是北边的彭城还是南边的广陵,向州治所在的郯城运输粮食时都需要经过下邳。
笮融的职责就是督运广陵郡、下邳郡、彭城郡三地粮草转向郯城,支援前线的陶谦。
陶谦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位老乡居然将三郡粮食全部中饱私囊,占为己用(同郡人笮融,聚众数百,往依于谦,谦使督广陵、下邳、彭城运粮)
更过分的是,笮融还带着一万多人和三千匹马,沿泗水南逃到广陵郡境内(及曹操击谦,徐方不安。融乃将男女万口、马三千匹走广陵)
当时中原骑兵十分稀缺,三千匹马被卷导致陶谦的重要战力就此报销,这也是陶谦大败的原因之一。
笮融的“精彩表演”还在继续。
进入广陵城后,赵昱不明所以,对笮融盛情招待。一心黑到底的笮融却乘机在酒宴上杀了赵昱,劫掠了广陵城,然后渡江跑到丹阳去投奔薛礼,驻军于秣陵城南(广陵太守赵昱待以宾礼。融利广陵资货,遂乘酒酣杀昱,放兵大掠)
注意这个词:放兵大掠
既然老领导也背叛了,同事也杀了,笮融还会对广陵百姓心存仁义嘛?
当然要杀杀杀、抢抢抢了。
吕岱这时南奔江东,解释就很合理了。
有时候根据一些蛛丝马迹进行分析,的确颇有乐趣,但前提是对史料的掌握要深、覆盖面要广,这点咱们还要继续提高,后面才能给大家提供更有价值、准确的历史分析,毕竟咱们的读者水平太高,经常被指正错误也挺汗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