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潮汕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精粹,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等表现形式,被誉为“中华战舞”。表演时,英歌舞者皆作梁山好汉打扮,在锣鼓的伴奏下,双手执棒相互击打起舞,并不断变化队形,犹如军事战阵,他们步伐铿锵有力,呐喊声响彻四方,呈现出刚劲雄浑、粗犷奔放之气势,所到之处一片欢腾,豪情激荡。
2024年9月,榕城区公布了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榕城英歌”榜上有名。11月,我们“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采访组走近榕城英歌聚义英歌队和榕义兴英歌队两支队伍,感受榕城英歌的文化韵味和艺术魅力。
英歌,也称莺歌、秧歌,广泛流传于潮汕地区,尤以普宁最为盛行。不过,对于英歌舞的历史起源和发源时间,民间众说纷纭,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虽流传多种说法,但每一种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乾隆潮州知府周硕勋《潮州府志》卷十二“风俗”载:“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又有《澄海县志》记之:“当春农村,夫男于田插秧,妇子盍鼓,踏相慰,是为秧歌。”这些都是可追溯的关于英歌名称由来的较早文字记载。至今,英歌舞中尚保留有“布田”(即插秧)的动作,英歌队旗中仍有人标为“秧歌队”,因“秧”与“英”潮语音相近,民间辗转流传,便逐步演变为“英歌”。
英歌来源的又一种说法是从武术发展而来,明末清初潮汕沿海地区常有倭寇盗匪出没,农民深受其害,加之官府地主豪强欺压,百姓为捍卫自己的家园,练武习艺之风日盛,许多乡社多设拳间武馆,练拳舞棒。但武馆屡遭官府查禁并没收枪械,民众不得不变通手法将长棒截为短棒,结合南拳马步练艺,称为练舞以遮耳目。
在普宁,对于英歌舞的起源,也有一种说法是300多年前,外江戏(汉剧的流派)班常来普宁农村演出梁山泊英雄乔装巧扮攻打大名府救卢俊义的戏出,戏中有舞有唱,十分动人,农民喜而习之,广为练习传播,俗谓唱英歌。后来农民觉得又唱又跳十分辛苦,又发现威猛的舞蹈动作更能宣泄感情,因此,唱的部分便逐渐淘汰而失传,只保留舞蹈部分,即现在的英歌舞。
作为潮汕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英歌舞可谓是“年味”最浓的活动之一,其表演形式独特,通常由数十名至百余名表演者组成舞队,舞者身着色彩绚丽的传统服饰,脸上画着各式脸谱,手持双锤,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变换出各种队形和动作。舞者的步伐矫健有力,动作粗犷豪放,整个舞蹈场面热烈欢快,极具感染力。
目前,因各地民间艺人对英歌舞不同的创造传承,形成了不同的英歌舞风格流派,按照节奏板式划分,可分为快板英歌、中板英歌、慢板英歌三种不同流派。
快板英歌所用木槌短、细,击法灵活多变、动作套式较多,队形变化丰富,特色是快而不乱,动中求静,手到眼到,槌槌有力,快击快收,以快夺人。
中板英歌节奏比快板英歌节奏略慢,槌的击法比较丰富灵活,动作稳扎稳打,矫健有力,队形构图较丰富。打击乐器不配钹仔,但吹螺号。
慢板英歌所用木槌略长,以击槌三下或四下为一组动作,俗称“三槌”“四槌”,动作幅度大,过程长,静止长,内在力度鲜明,渗入拳术步法明显。队形变化较单一,特点是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具有浑重、豪迈之慨。因其打法单纯古朴,一般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英歌。
英歌舞表演小规模的有24人或36人,规模大的达107人,其表演独具魅力,气势磅礴,体现出力量与美感的有机结合,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蓬勃精神力量。
榕城作为揭阳县城,有着近900年历史,英歌舞也在城中和城郊地区流传,逢年过节,都有英歌队入城或在一些村中表演。
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蔡锦龙,多年的旧相册中珍藏有一张英歌表演的彩色相片,那是1983年正月初六跟3个跳英歌舞的同学到五云楼照相馆拍下留念的。谈起这张相片,他回忆说,当年,他在揭阳华侨中学读高二,上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支12人组成的英歌队,他们班几个男生参加了这支文艺表演队。经过培训,这支学生英歌队参加了揭阳县的文艺汇演和学校文艺表演,并多次走上街头巡演。这张相片就是在正月初六那天参加县里春节文艺巡演后,他们4个同学特意到照相馆拍照留念。
近两年,揭阳英歌持续火爆出圈、大放异彩,在线上线下都圈粉无数,来自揭阳的英歌队更是多次走出揭阳、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赢得广泛关注,成为揭阳一张璀璨的文化“名片”。
日前,榕城区公布了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榕城英歌”榜上有名,让大众的眼光聚焦到榕城英歌,也让不少喜欢英歌舞的群众十分振奋,大家都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不断传承这一传统优秀文艺。
据介绍,榕城英歌舞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具有独特的步法、身法、槌法和阵法,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榕城英歌舞所表演的角色为《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舞队分前后棚。前棚舞者每人手执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边走边舞,一步一呼,响鼓频擂,刚劲威武;后棚有表演武术的,有耍杂技的、有敲打锣鼓的、有伴唱的。队列变化有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棒法有麦穗花拜年、前四门、大阵前、背槌、扣跳等;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也有快板、中板、慢板三种不同风格特色的舞法,以锣鼓队鼓点节奏调节舞步的快慢,其中快速较活泼轻松,中速较为稳健,慢速则较雄壮恢宏。
榕城区梅云街道厚洋村聚义英歌队是揭阳市区首支英歌队,也是此次入选区级非遗项目榕城英歌两支英歌舞队伍之一,作为拥有逾百年历史的英歌队,虽中间经历过消失,但近年来重新组建而成的英歌队在新一代传承人林桂斌的努力下,不断焕发新机,重振厚洋英歌的雄风。
林桂斌告诉记者,厚洋聚义英歌队可以说是由他的曾祖父林芳美一手创办的,后传给他的爷爷、再到他的父亲,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传人了。一开始林桂斌曾祖父组建英歌队是为了抵御倭寇、抗击豪强恶霸、保卫家园,让乡亲们过上平静安稳的日子,便组织了一帮青壮年,请来潮阳舞英歌的师傅手把手地教,借唱英歌之名练习武艺。最终,林芳美经过勤学苦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英雄豪杰”,令盗贼不敢出没。
之后,生于1934年的林芳美之子林娘家,因从小喜欢英歌舞所渲染的战斗情景和磅礴气势,便跟着父亲一步一呼、边走边舞,经林芳美用心指点,不久就成为英歌队中的骨干,经常带队到邻近乡村表演。
林娘家的儿子林树镇生于1969年,当时文娱活动比较贫乏,劳动之余,他拿起家中保存的英歌木棒自娱自乐,父亲见他喜爱舞槌弄棒,就一招一式耐心教授,并传授了“飞沙走石”“金鸡独立”“横扫千军”“燕子翻身”等阵势,使他技艺精进不少,远近闻名。据《厚洋乡志》载:1995年,梅云镇筹备镇政府办公大楼落成庆典,厚洋乡组建了少年英歌队,到潮阳市贵屿镇仙彭村聘请6位师傅前来教授,林树镇也协助讲解套式、示范动作,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学习,英歌队员掌握了动作要领,于1996年春节期间在村祖祠前汇报演出,观众如云,博得一阵阵喝彩声。接着,英歌队又加紧排练,先后参加了梅云镇政府、榕城区政府办公大楼落成庆典,并参加区文艺汇演、代表榕城区参加市级文化演出,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此后,为让榕城英歌能得到更好的传承,林树镇于2006年组建“厚洋聚义英歌队”。
目前任厚洋聚义英歌队总教练的林桂斌生于1993年,从小热爱英歌文化,不怕累、能吃苦、悟性好,在父亲林树镇的指导点拨下,精确掌握英歌舞的每一个套路、动作技巧,生动形象演绎基本步法、身法,并积极参与英歌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于2017年接手厚洋聚义英歌队。为让聚义英歌队走得更远,林桂斌不断开拓创新,在加强队员英歌技艺训练的基础上,他对英歌脸谱和服饰等视觉元素进行大胆创新尝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让观众的视觉享受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好地衬托了表演效果,提升了榕城英歌的辨识度,使得厚洋聚义英歌队在一众优秀的英歌舞队伍中脱颖而出,登上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等国内外舞台,收获了各地观众的喜爱。
来自榕城区榕东街道梅兜村的榕义兴英歌队是此次入选区级非遗项目榕城英歌的另一支英歌队,目前主要由第五代传人魏海生和第六代传人魏楠经营。日前,记者来到榕义兴青年英歌传承基地时,看到英歌队的年轻队员正在为参加抖音非遗计划录制宣传视频而做准备。
榕义兴英歌队第五代传承人魏海生从小酷爱武术,12岁开始一边向父亲魏茂桂学习英歌舞,一边拜揭阳南枝拳老师傅曾木富为师,向他学习舞狮和武术。为了更好地传承英歌技艺,魏海生将儿子魏楠送到潮阳金浦镇梅花村,拜“潮阳英歌”传人郑辉胜学习潮阳英歌舞套路,并于2022年筹集资金,在梅兜村创建榕义兴英歌队,由儿子魏楠担任队长,面向社会公益义务培训英歌舞爱好者。
生于1997年的魏楠告诉记者,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喜欢英歌舞和武术,学成后成为榕义兴英歌队队长,同时还把师父郑辉胜邀请到英歌队中担任教练,积极传承榕城英歌文化。据魏楠介绍,目前榕义兴英歌队所传承的榕城英歌融合了揭阳英歌、揭阳传统南枝拳和潮阳英歌的优秀文化于一体,属中快板英歌,他和父亲还对揭阳传统英歌传承下来的“36槌式”套路作了大胆的创新,演变出7槌、11槌、36下槌的套路,为变化多端的英歌阵法奠定“中快板”的基调,这种大胆的创新使得传统英歌不仅保留了其经典风貌,更增添了现代的视觉冲击力。
魏楠介绍,榕义兴英歌不仅槌法多变,而且槌花滚动威猛快捷,姿势优美流畅,队形阵势以守化攻、高低起伏、转身踢脚、跃马挥刀、腾跳冲杀、正面对打、左右反打、背后逆打等套路层出不穷、变化多端。“刚柔并济、粗犷奔放、气势磅礴、古朴中见圆活是榕义兴英歌舞的表演形式,展现男性魅力,体现阳刚之气的‘力’和‘势’是榕义兴英歌的特色和亮点。”
目前,榕义兴英歌队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新一代英歌传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公益义务培训活动,队内现有260多名学员,均来自榕城各街镇的青少年学生,固定于每周五和周六晚上在榕义兴青年英歌传承基地训练。同时,榕义兴英歌队除积极参加揭阳本地的义务表演之外,还经常应邀到汕头、潮州、海丰等地,甚至远赴福建福州、厦门、南靖等地表演,让榕城英歌走出潮汕、走向全国,全力展示榕城英歌的特色和魅力,为擦亮揭阳“三张名片”做出一定的贡献。
来源:揭阳日报 记者:潘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