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7日,建31赴天津开展学期中实践活动。上午,部分同学前往梁启超纪念馆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参观,了解前辈事迹,激发爱国热情。
梁启超纪念馆
纪念馆由梁启超的故居和“饮冰室”书斋两部分组成,坐落在天津河北区民族路。
梁启超的故居建于1914年,1915年梁启超全家迁入此楼长期居住。故居分为书房、起居室、家族纪念室等十二个展室,展现了梁启超当年的居住环境。展室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勤学苦读的神童”、“戊戌变法的主将”、“君主立宪的鼓吹者”、“反袁护国的组织者”、“享誉中华的学术巨擘”和“寓居津门的饮冰室主人”。陈列着梁启超的书信、书籍、历史文献以及活动照片等。
梁启超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堪称典范,他既尊重子女对生活、专业的选择,又注意引导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因材施教。梁启超九个子女均学有所成,且品德高尚,可谓是满门俊秀。
“饮冰室”书斋建于1924年,建筑面积约949平方米,是梁启超晚年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地方。书斋内恢复了当年的场景,包括梁启超的卧室、餐厅等。一楼大厅右侧为梁启超的书房,他在这里策划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著名的讨袁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饮冰室建筑外观
流传后世的《饮冰室合集》,反映出清末为救国奔走的志士们焦灼而力求自致冷静的心态。“饮冰”一词见于《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梁启超自谓“内热”,以饮冰自解。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这句话是梁启超对自己虽身处困境,却依旧坚守志向的形容。梁启超是跟随老师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参与戊戌变法的意气风发的青年人;是写出流传至今、激励数代国人的《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林徽因的岳父、梁思成的父亲;是清华大学国学四大导师之一;是“中华民族”概念的首创者……他的精神财富惠泽后世,他的精神动力鼓舞后人。
周恩来曾在日记中写道:“又拿起梁任公的文集来看,念道:‘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如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几句诗,我的眼泪快下来。忽想到梁任公作这首诗的时候,不过二十七八岁,我如今已痴长十九岁,一事无成,真是有愧前辈了。”
周邓纪念馆
随后同学们第二站来到周邓纪念馆。
在天津地铁三号线“周邓纪念馆站”刚下车,同学们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家国情怀,这是天津地铁“家国情怀·党风楷模”主题车站,也是天津地铁首个革命文化主题车站。展览共分为天津情缘、人民公仆、模范夫妻、励志格言四个篇章,通过周恩来、邓颖超两位伟人的感人故事和珍贵照片,集中展现了两位伟人的家国情怀和楷模风范。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位于风景优美的天津水上公园风景区,是一座园林式的纪念馆。纪念馆的主体建筑高三层,采用“工”字型布局,屋顶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风格,外檐装饰简洁淡雅,给人以朴素的美感。馆外的纪念广场、巨型花岗岩雕像《高山仰止》、不染亭、纪念林和草坪花卉等与主建筑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宁静的环境。
馆内陈列展览生动地再现了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位伟人的一生,展现了他们为祖国和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他们的人格魅力。
结合上一学年固本计划阅读书目《周恩来传》,同学们对伟人事迹和精神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追求真理不懈探索、为民族解放建立功勋、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部分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供稿 | 建31班
编辑 |王依柔
审核|建院学生会主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