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75年·AI我家相册⑤丨一户征迁家庭的“梦圆”

政务   2024-10-05 16:00   浙江  


AI还原珍贵瞬间

这是一个晚春,奶奶还很年轻,孙子还很小,在老家二楼破旧的露台上,祖孙二人留下了他们“最具历史感”的一张合影。
奶奶背驼了、头发白了,当年的小孩已经独立生活,在美丽的新家门口,奶奶幸福地笑着,偎着孙子,留下又一张珍贵合影。
张林山和王根娣这对老夫妻有个特殊的“相册”——将照片压在桌面玻璃下。这是一张“多用途”桌子,吃饭、会客都在这里,小布被桌下层层叠放的老相片吸引,不禁感慨这家人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是我家嘉胜,老房子征收后,我们给了他一套房,新小区可漂亮可漂亮了!”王根娣指着照片说,这个孙子很孝顺。“今年中秋节,我们就是在他新房子里团圆的!”

城市向“新”生长,幸福向美而行。张林山是嘉兴市区最后一个“城中村”——齐心弄75户原住民之一,2019年该地块完成征收,2021年居民们陆续迁入有市区“最美拆迁房”之称的文昌花苑,他们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我们这样幸福走来

今年27岁的张嘉胜,是张林山和王根娣的第二个孙子,跟奶奶拍那张老照片时,张嘉胜大约4岁多点,他在齐心弄住了10多年。
“前不久台风来袭,我就又回想起小时候的情景了。”张嘉胜告诉小布,每年台风天,从弄堂里出来的那条路上,积水都会淹到脚脖子上,他都会去踩水玩。因为电气老化,还经常跳闸停电。弄堂里面也没什么设施,小孩子最大的娱乐就是挨家挨户串门。“虽然现在蛮怀念,但住那边时其实条件是蛮差的。”
张林山一家在老房子里住了30多年。张林山告诉小布,齐心弄其实是“上一代”的征迁房,上世纪80年代末,因城市建设需要,原南湖乡真如村4个组的村民迁建到齐心弄,一共75户,所有房子都建两层楼高。
“几十年前建的房,燃气都没通,我们一直用煤气瓶烧饭。”老人回忆里满是艰苦生活的细节,没有洗衣机,就自己用砖块搭个洗衣台,一到大雨天,就担心内涝。
征迁前的齐心弄,小布曾多次造访。低矮破旧的房屋,狭长昏暗的小巷,乱如蛛网的电线……到2019年1月,随着三塔里地块征收完成,齐心弄实际上已成为市区最后一个“城中村”。“村”外,是繁华的越秀南路,“村”内,时间仿佛被定住。
2019年7月,南湖区发布《齐心弄地块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决定》,时间齿轮开始“加速”。
“年轻人们早就想住新房子了,我们家是最早签约的一批。”张林山自豪地说,征收全过程,一家人始终和和气气。最终,老大拿了一笔征收补偿款,老二、老三分别拿了一套房,都用来给孩子当婚房。两位老人搬到了文昌里。虽然也是老小区,但燃气入户,边上就是越秀公园,生活条件改善很多。


76岁的王根娣带记者参观了文昌花苑。作为由专业房企全过程代建的安置房项目,文昌花苑建设品质很高,颜值和配套比肩高档商品房小区,建有4幢29层的高层建筑、3幢配套用房和地下二层停车库,小区内人车分流,儿童乐园、环形跑道,多彩广场,健身器材、音乐喷泉等应有尽有,面积上千平方米的中庭花园和各处绿化造景十分赏心悦目。

征迁后,齐心弄全体居民在都过上了梦想中的现代化生活。张嘉胜收房后很快就装修入住了,他家在8楼,当夜幕降临,推窗眺望,灯火辉煌的城市夜景让人心旷神怡,他对新家非常满意,周边大商场、大医院、大中小学近在咫尺。

齐心弄居民生活翻天覆地变迁的背后,是南湖区跨越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大背景。如今,走进任意一个南湖区居民小区,生活焕新的细节随处可见。聚焦群众需求,南湖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百姓生活品质。特别是2019年起全市品质提升以来,南湖区完成改造小区257个,改造面积约33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5万余户,一个个精品小区、一片片活力街区拼就百姓幸福生活新图景。

城市继续向“新”发展,未来更值得期待。去年7月,百花新村门头正式拆除,标志着这个全市最老小区拆除完毕,百花“未来社区”建设刷新进度,一个功能更完善、居住更舒适、环境更优美的“新百花”将走进人们生活。
聚力搭建城市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新平台,南湖区创新“新建+旧改”全域推进模式,打造共建共享品质生活的未来社区浙江范例,一批走在时代前沿的“未来社区”向居民招手,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创建38个未来社区试点,成功命名省级未来社区8个、市级“温暖嘉”未来社区10个,数量全市第一。

阅读推荐

穿越75年·AI我家相册④丨一张“鱼”味无穷的照片

穿越75年·AI我家相册③丨两张婚礼照里的变迁

来源|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 周明丽 

AI制作|周明丽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部分来源于读嘉图库

责编|覃小芸

审核|鲁赟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点“在看”,会慢慢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哦。如果您关注我们的权威信息,请将“南湖发布”加为星标,每次阅读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哦。

南湖发布
宣传南湖区,传播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