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错峰出游第一城,为什么在福建?

旅行   2024-10-31 18:05   北京  





十一月将至,寒潮席卷各地,金秋正式落幕。年关虽然还远,却开始给人一种指日可待的错觉。大江南北的人们,也都在这个微妙的关头,自觉地归于蛰伏、收敛与沉寂


然而,对于富有经验的旅行者而言,越是这样的淡季,越是错峰游览某些地方的难得机会:譬如,此刻的南方沿海诸市,温暖而和煦、明媚而悠闲,正是游览短居的黄金季节,而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目的地,就是厦门


厦门岛的西部与鼓浪屿、远处的漳州港同框。
摄影/娃娃脸大叔


厦门初冬的美妙,在于恰到好处的阳光,在于开遍街头巷尾的可爱三角梅,在于金灿灿的沙滩与温暖的海浪,在于大排档里琳琅的海鲜、猛火灶头与锅铲的撞击声……


当然,更重要的是,对于这样一座老牌“网红城市”而言,此时正是难得的“游客空窗期”——城市的齿轮进入到某种悠然的节奏之中,人们的步调更加从容,言语更加温柔。午后的海滩上,涛声淹没最后一缕纷杂,那份宁静与辽阔,舒适与便利,实在令人难忘。


在沙坡尾打卡的年轻人。
摄影/李志勇




厦门:完美岛屿


对于没去过厦门的人而言,关于厦门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厦门其实是一座岛。没错,这不是修辞,也不是说她“有”一座岛,而是她本身就是一座岛——厦门市的主城区思明区与湖里区,以及绝大部分的城市要件,就坐落在这座被称为“厦门岛”或者“鹭岛”的岛屿之上


晨雾中的厦门岛。
摄影/陈乔湘


一座在交通上天然受限的岛屿,发展成如今这样一座甚至常常被误认为是一省省会的超级大都市,并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在我看来,其背后的本质原因是:厦门岛几乎是一座完美的岛屿,无论面积、地形地貌还是与大陆的距离,一切要素都那么恰到好处,那么得天独厚。


厦门岛面积158平方公里,容纳着一百多万的常住人口。这个大小,既可以保证你即使处于岛屿的最中心,也能在半个小时内(不堵车的情况下)轻松触达海滨,又不至于小到让人觉得封闭、压抑或者无趣


厦门的海湾。
摄影/刘剑聪


厦门岛上大部分的土地都很平坦,其中还镶嵌着许多填围海湾而成的岛内湖泊这些平阔的地带足以容纳城市的生长与伸展;而与此同时,岛上也不乏低矮错落的山地,它们提供城市内部地理的区隔、生态的涵养以及座山观海、信步山林的浪漫……


厦门岛内,山海步道林海线与上李水库。
摄影/马志远

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厦门岛中的聚落层次紧凑而不失舒展,错落而不失有序:从西南部被早期开发者精心规划的城市核心区,到由传统渔村演变而成的海滨街区;从山海之间的“中国最美大学”,到与本岛若即若离的鼓浪屿;从散落在岛内各处、辐射一方活力的巨大商场,到紧密贴合着市民生活的,或依山、或傍海、或临湖的大小公园;从密集的产业园与写字楼,到堪称全国大城市中最方便的飞机场……这一座岛上“五脏”之俱全,在世界的海岛城市中都算得上首屈一指


厦门岛内,高崎机场与翔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摄影/娃娃脸大叔


而当你把视角放大,跳出这座岛屿本身,你会发现,厦门岛堪称是一座被大陆“宠溺”的岛屿:其西部与北部被大陆紧紧环抱着,就像一颗在母亲手中被小心捧起的明珠。这也使得,这里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并无孤悬海上之感,安全感十足


这种与大陆的亲密关系,也使得厦门岛上的交通十分便利。事实上,早在人们还没有能力修建跨海大桥的时代,厦门岛就已经通过一条长长的海堤和大陆相连,这也是为什么。厦门火车站正处于岛屿的中心,且看起来很有年代感……到如今,海堤早已因为生态原因被拆除,但无数桥梁、隧道早已将厦门与大陆紧密连结,就便利程度而言,厦门“岛屿属性”中的负面因素早已消弭殆尽


连接岛内与岛外的杏林大桥与海堤路。
摄影/娃娃脸大叔

而与此同时,一座岛屿,往往意味着一些天然的浪漫。譬如,在岛上,一年四季你都可以看到太阳从海上升起,再从海上落下。尽管厦门岛东西部的大海都并非“一望无际”,但这不妨碍你在五缘湾看红彤彤的太阳从海平线跳出来,在岛屿西部的沿海公园,看沉入海沧的太阳在退潮的滩涂上映出粼粼闪闪的日光大道


厦门岛上的日出与日落。
摄影/大宝

当然,岛屿最本质的优势,还是在于对海洋的亲近。在厦门岛的南部,分布着绵长而深广的沙滩,这其中,厦门大学一带的海滩朝西南,黄厝一带的海滩朝东南,这意味着无论日出日落,都有美好的天光撒在海滩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东南朝向、黄厝一线的海滩,那里大概是厦门岛唯一一片“一望无尽”的大海,经过近些年的治理,如今厦门的海水已经堪称清澈,同时,这里的沙滩十分广阔,坐定远眺,看远方的礁岛隐没在层层叠叠的海浪之中,颇有恍如隔世之感。


厦门海滨宽阔的沙滩。
摄影/卢文





厦门,不只有大海



严格而言,厦门并不算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但这绝不表示她底蕴轻浮。事实上,来到厦门,比起常规的观赏风光、游览名胜,深入到市井之中,去摸索这座岛屿的文化肌理,其实是一件更有趣的事情


沙坡尾“天南都会”老牌坊与双子塔。
摄影/娃娃脸大叔


观察地图你很容易发现,厦门正好处于闽南两个传统大城——泉州与漳州之间。厦门地区在古代的行政区划上长期属于泉州管辖;但就地理位置而言,这里又正好处于九龙江出海口、即狭长的“月港”尽头,这意味着,她长期以来都与漳州的关系十分密切。


厦门中山路上的骑楼。
摄影/佟麟


与两大闽南古老聚落的这种密切的地理文化关联,再加上近代以来厦门“一骑绝尘”式的飞速发展,使得这座岛屿,就像古老的闽南向海上吐出的一颗明珠,千年闽南大地沉淀的风气与能量,纷纷被凝结在她的身上


在闽南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拥有门头精美、飞檐奔逸的宫庙,厦门当然也不例外。这些宫庙中供奉着护佑一方的神明,人们会定期举办盛大的游神活动,这是闽南民俗中一个重大的特色。


厦门市湖里区清水宫。
摄影/李琼


而在厦门海沧,一项名为“送王船”的游神活动,堪称闽南诸多游神活动中,观赏性最强、场面最震撼的一个


送王船习俗广泛流行在海沧沿海诸渔村,一般情况下每个村每四年举行一次。在特定规定月份,村民通过掷筊(即用特定的占卜工具询问神明)确定送王船的具体日期,然后,他们会用杉木或纸制造一艘体型巨大、堪称壮观的王船。活动当天,要把王爷请上王船,载上柴、米、油、盐等等生活用品,有众人簇拥到海边焚烧。送王船仪式依序包括立杆升旗、安栈、安龙眼、立桅、进水、请帆、王船出栈、游境、安位、化吉等等……其仪式保存之完整,流程之考究,以至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海沧送王船,巡游队伍浩浩荡荡。
图/视觉中国

其实闽南很多沿海村落都有送王船的习俗,但海沧的送王船,首先贵在王船巨大、仪式繁复、场面热烈;另外,人们拖着巨大的王船走在宽阔的马路与林立高楼大厦之间,古老的习俗就这样毫无违和地生长在都市的背景之中,那是在其他地方绝对见不到的奇幻场景


壮观的送王船场景。
图/视觉中国


在厦门火车站附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叫臭迪歌厅秀。歌厅秀是一种闽南独特的夜场形式,客人一桌桌面向舞台落座,会被主持人挨个点名上台献歌。台下的人都是观众,也都是演员,为你鼓掌喝彩的,既有你的亲友,也有萍水相逢的路人。许多有些年纪的客人,以及驻场的歌手会在台上演出经典的闽南歌,闽南人含蓄,但闽南歌却在中国流行乐里自成一派,这些歌曲或洒脱,或哀怨,或深情,或豪放,在闽南歌的宇宙之中,你得以窥见当代闽南人心中的幽曲


臭迪歌厅秀的驻场歌手们。
图/Doris


当然,除了这些闽台地区共有的本土文化,厦门最特别的地方,无疑就是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事实上,作为厦门地区最早被精心开发的地方,鼓浪屿远远不只有日光岩和网红咖啡店。仅就岛上的建筑物而言,这里既有近代闽南富商留下的红砖大厝,也有欧洲人留下的各式洋楼……一百多年的精致历史和历代主人的浪漫心思,全部驻留在这座陡峭的小岛上,构成一座“万国建筑博物馆”,供你观瞻、流连。


鼓浪屿日光岩。

摄影/赵高翔


厦门的食物,常说的无非海蛎煎沙茶面姜母鸭。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好吃,但厦门实在有太多的美味,这些食物只是其中的一些代表,绝不是你在厦门唯一的选择譬如沙茶面不过是满街生烫类小吃店的其中一种形式,在岛内岛外每一个有些生活沉淀的社区,都盘扎着不少经营多年的生烫类小吃店,无论是白切鸡鸭,凉拌鸭胗鸭肠,或是猪腰大肠猪肝鱼片鱿鱼蚝仔蛏子种种好料往汤里一烫,料多料少丰俭由人,下面下粥下米粉随你心意,那是顿顿都吃不腻的平民美味。

👈向左滑动
厦门街边的小吃摊。
摄影/@布丁去了哪

其实,真正的厦门老饕,会专程跑到厦门地区最古老的聚落——同安区(在历史上长期为泉州同安县,统辖着厦门岛),那里保留着许多沉淀深厚的美味。大菜譬如同安封肉,那是一种十分考究的烹饪大块肥猪肉的方法,是闽菜中很有分量的一道菜。当然,我在同安最喜欢的却是他们的炸鸡腿。新鲜得鸡腿裹着薄薄的粉,火候炸得刚刚好,外皮酥,鸡肉多汁,且调味是浓重的姜味,毫无一丝一毫的工业感,配上一碗酸笋汤或者绿豆汤,岛内也有无数打着“同安炸鸡腿”旗号的店,但只有在同安,才能吃到那让人终身难忘的味道。


同安炸鸡腿和同安封肉。

上图摄影/@布丁去了哪 下图摄影/@圆圆的小岛之旅


最后,厦门的大排档其实也别具特色,尤其如今开海后的秋冬季节,要一锅石橄榄鸭汤,炒几个海鲜,烫一盘虾,海鲜甜,锅气旺,饮几杯烧酒,海风从街道的尽头轻轻拂过,一个令人沉醉的厦门傍晚就这样温柔铺展开来。


各种厦门小吃。

左上、左下摄影/@布丁去了哪 

右上、右下图摄影/@圆圆的小岛之旅


文 | 大蹦驴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首图制图 |任东

文章首图 | 赵高翔

封图 | 娃娃脸大叔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
·
·
·


·
·

地道风物
行走的风物百科,看见中国每寸土地的不一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