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清道光二十四年生于清末常州府武进县龙溪(今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盛家湾村)。盛宣怀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创办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翌年又于上海创设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北洋大学为中国近代教育分级设学之始,也是中国第一所工科大学;南洋公学于光绪二十三年所设师范班,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师范学堂。两校后来均成为我国声名卓著的高等学府,留下发人深思的教育思想。
兴学强国
盛宣怀是中国第一代实业家,他先后主持过航运、矿务、铁路、金融、电信等实业,在长期从事洋务实业的实践中,深感培养人才、兴办并发展教育事业的急需和重要,他认为“中国欲图自强必储才,则筹设学堂实为急”。早在光绪二年,他在湖北办理矿务时,由于缺乏矿冶技术人才导致煤铁开采失利,因误用矿师贻误勘矿,后来,盛宣怀通过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聘到英国矿师郭师敦,在湖北黄石勘得一座大型露天铁矿,从中他总结出经验教训:“开矿不胜在筹资本,而难在得洋师”“矿务既属兴利之大端,而得人尤为办事之先务”。由此,他开始思考谋划培养中国实业人才。光绪十八年(1892),他在《轮船电报二事应如何剔弊方能持久论》上加眉批称:“鄙人志在设一商船学堂和矿务学堂。”他在给李鸿章信中表明了他急迫地希望培养中国人才的心情:“树人如树树,惟恐迟暮”“为一代得治人,胜于为百代立治法。”盛宣怀迫切希望培养中国自己的人才,借以发展中国的实业,恰如其子盛同颐在忆及盛宣怀办学经历时所说:“府君以为此后各种人才皆当取资于学堂,学堂迟设一年,则人才迟出一年,此非可缓图者。”
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为了救亡强国,光绪皇帝开始变法维新,下诏全国征求“自强”“求治”之策。一时间,朝野上下总结失败教训、筹划救国之策成头等急务。一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力主改革,抵侮御辱。1895年5月,康有为等人公车上书,主张改良政体。在教育上,他们主张变革科举,讲求实学,师夷制夷,“废科举,兴学校”。盛宣怀认为国家欲图自强,筹设学堂、培育人才是关键。他说:“窃世变日棘,庶政维新,自强万端,非人莫任,中外臣僚与夫海内识时务之俊杰,莫不以参用西制兴学树人为先务之急”“实业与人才相表里,非此不足以致富强。”盛宣怀深刻认识到西学教育对于实业强国的作用,积极推动新式大学开办,全面为国家社会培育人才。
1895年9月,盛宣怀将兴办新式大学的奏折上报光绪皇帝,在奏折中他提出:“伏查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兴学强国”成为朝野共识。光绪帝于当年10月2日批准了《津海关道盛宣怀创办西学学堂禀明立案由》,北洋大学堂于天津诞生,盛宣怀任督办,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现代大学,也是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创建后,盛宣怀秉承“事事研求”的宗旨,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形成“西学体用”的教育理念。
惟师道立则善人多
清代同治(1862—1875)初年,洋务运动兴起。洋务运动时期,国人自己创设的各类洋务学堂30余所,盛宣怀参与主办的有10多所。在私塾遍布、科举风行之当时,创办近现代学校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两个:一是师资来源,二是学生来源。洋务运动旨在学习西方的“长技”和“西文”,故新式学堂多数延请西人为教习。维新派等有识之士主张“重童蒙”必先“兴师范”,自立师范学校,培养小学堂教员。梁启超也于1896年撰文指出,“师范教育立,而群学之基悉定”,深感师范教育是群学的基础,并发出要迅速发展师范教育的呼吁:“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师范学堂为第一义。”首次提出要在中国开设师范学校。
光绪二十二年(1896),盛宣怀在《条陈自强大计折》中深刻总结自身及整个洋务教育的经验得失,吸收维新人士的先进教育思想,提出一份规制宏远的捐设新式学堂规划,筹议在全国各地捐建大学堂、小学堂若干所,以为全国规式,希冀推动全国兴办新式教育的进程。盛宣怀认为“头等学堂,以选延教习、挑取学生两大端最为紧要”,由于师资匮缺,他不惜重金聘请外籍教员任教,然而通过此种方式选聘的教员,“大抵通晓西文者,多懵于经史大义之根柢;致力中学者, 率迷于章句呫哔之迂途”,其结果是“教者既苦乏才,学者亦难精择”。因缺乏合格教师而影响办学效果的教训,让盛宣怀意识到必须通过兴办师范教育来解决师资问题,“盖不导其源,则流不可得而清也;不正其基,则构不可得而固也”“惟师道立则善人多,故西国学堂必探源于师范”。而所谓合格的教师,在盛宣怀看来,在学识上是须既有经史大义之根柢,又通晓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即中西学兼备。
1896年冬,盛宣怀呈请在上海设南洋公学,先设师范院。盛宣怀的呈请得到清政府的允准。由他督办的招商局、电报局盈余项下每年拨白银10万两,在上海兴办南洋公学。盛宣怀派人在上海徐家汇北部选择校址,着手购地建校。
从1897年3月2日开始,盛宣怀以太常寺少卿的个人名义,连续11天在《申报》上登载招生告示。招生告示曰:“现在开办师范学堂,定于二月初三日考选师范生三十名,年以二十上三十下为度,学以中学成才兼学西学西文为上,以中学成才略通西学不通西文、或略通西文不通西学为次,中学未成者,虽通西学西文不录。有志者速至二马路(今上海市九江路)本公馆报名,并领取师范格,勿误。道远后到俟积有一二十人再行示期续考。”告示最后许以“不取修缮、资送出洋、择优奖赏、优于出身”等优厚条件。这则招生告示里面包含了考试时间、招生人数、报考条件、报名地点、录取待遇等内容,且以盛宣怀个人名义作为招生主体,使这份招生告示富有特殊的时代意义。通告发出后,各省前来应试者数千人。
3月14日,盛宣怀亲自坐镇格致书院,对第一批初试录取者进行复试。从3月5日到4月25日,经过不拘一格的严格挑选,师范院最后录取学生40人,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师范生,其中很多是举人、廪生和贡生,均为当时青年才俊。
新式教育为当时社会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因此,南洋公学师范院招生告示及之后的招生考试引来社会广泛关注,反响颇大。1897年3月5日,《申报》上发表专论认为“中国之不振,因乎无人才;所以无人才,则因乎不能兴学;所以不能兴学,则因乎师之不得其教”,道出南洋公学首开师范院的缘由,并称赞了盛宣怀学习西方教育以培植人才的举措。
明体达用,勤学善诲
1897年4月8日,南洋公学师范院租赁上海徐家汇一家民房正式开学上课。
师范为教育之本,南洋公学师范生又是其后办学的生力军,关系着人才培育和社会发展,盛宣怀对师范院寄予很大希望,专门为师范院制定了“明体达用,勤学善诲”的培养目标。盛宣怀亲自担任公学的督办,聘请其常州同乡何嗣焜担任校长,时任南京汇文书院院长、美国传教士福开森博士担任公学的监院兼西文总教习,上海教育界名人张焕纶为中文总教习,同时任用翻译家伍光建、李维格,外籍教师薛来西、乐提摩等作为中西教习。资质如此雄厚的教职队伍,充分体现了盛宣怀对师范院的高度重视以及培养中西贯通新式人才的急切之心。
盛宣怀特别重视师范和小学在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他认为,“师范、小学,尤为学堂先务中之先务”。南洋公学在开办师范院的同时,仿效日本师范学校设附属小学校的做法,开设了外院,选取10—18岁学生120名,令师范生分班教之。希望师范生边学边教,学问和操行都有所长进。光绪二十四年(1898),又设中院(即二等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续设上院(即头等学堂)。诸院自低而高,逐级递升。盛宣怀创设的外、中、上三院相衔接的教育制度,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小、中、大三级制的雏型。
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师生合影
南洋公学师范学生录取的首要条件是“学以中学成才兼学西学”,学生中文程度都比较高,师范院不开设国语课,师范生任选“经史子集”自行研究,由中文总教习负责指导。师范院的课程有数学、格致、教育学、动植物学、生理学、地理学以及外语等,其中数学要学笔算数学、代数备旨、勾股六术等,格致以物理、化学为主。
南洋公学中院
师范院考核制度严格。被录取入学者,均执木版印制的白色试业据,并规定师范生试业两月后,再经过严格的全面考核,根据成绩分成“五层格”培养:第一层格,曰学有门径,材堪造就,质成敦实,趣绝卑陋,志慕远大,性近和平;第二层格,曰勤学诲劳,抚字耐烦碎,就范围,通商量,先公后私;第三层格,曰善诱掖,密稽察,有条理,解操纵,能应变;第四层格,曰无畛域计较,无争无忌,无骄矜,无吝啬,无客气,无火气;第五层格,曰性厚才精,学广识通,行正度大,心虚气静。由于兼有为人师表的角色,因此师范院学生受到的管理较之公学其他学生更为严格。
之后每3月考核一次,师范生符合第一层格者将白色试业据换成蓝据,第二层换成绿据,第三层换成黄据,第四层换成紫据,第五层换成红据。执红据者准予充当教习,这实际上是一种择优挑选师资的方法。师范院规定,师范生学习年限最少为一年,合格后方可充任上、中两院教习。据公学第二任校长张元济回忆,当时公学中西文教师共24人,其中由师范生兼任的有10人。兼职教员的师范生每天教书两小时,还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编译外院教科书。
公学给师范生的待遇十分优厚。师范生入学后,食宿杂费均由学校供给,每月还按层格发给津贴,一层格每月津贴银6两,进一层格加银1两,加到10两为止,对成绩优良者另外还有奖学金。师范生兼职教员者每月另给薪金银40两。
1903年师范班停办,前后总共7年,培养学生71人,其中包括吴稚晖、钮永建、白毓(雅雨)、章宗祥等。
1906年南洋公学校门
南洋公学师范院办学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初步具备了近代师范教育的形制,成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发端。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从无到有,意义深远。以南洋公学师范院创办为肇始,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湖北师范学堂、直隶师范学堂、通州民立师范学校、三江师范学堂等一批官办、民办近代化师范学堂相继开办。盛宣怀被誉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先驱与奠基人,确属当之无愧。
来源:常州史志,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作者:李兆娟
编辑:朱振鑫
发布:李建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