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政务   2024-10-10 17:46   湖北  

世界精神卫生日

World Mental Health Day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2024年10月10日是

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

旨在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性和可及性,

促进公众心理健康素养的整体提升,

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什么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拍摄、宣传促进精神发育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



  精神疾病的危害  

1、精神疾病会危害自己

精神疾病往往危害患者自己的身心健康,自伤自杀是精神疾病的一种行为方式。据临床调查,自杀的最高精神心理疾病是抑郁症,其自杀危险高于一般人的50倍;其次是精神分裂症,在死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占13%。

    

2、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会扰乱社会正常秩序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控制的,得了精神疾病,行动就不再受思想调控了。由于受到病态心理的影响和支配,患者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危害社会的行为,有的患者难以走出心理误区,偏执记恨于政府、社会;有的甚至采取过激行为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患者会攻击伤害他人

由于受病态心理的影响,或者受精神症状的支配,会出现危险的冲动行为,攻击他人,对被攻击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且被攻击者往往是患者周围熟悉的人,甚至亲人居多。

           

4、破坏家庭和美

精神疾病不仅因病情行为给家人造成身体乃至生命上的伤害,还会造成家庭经济状况及家人生活质量的下降、出现各种各样危及社会的行为,有的患者难以走出心理误区,精神负担加重等情况,对家中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精神疾病影响因素

婴幼儿篇

婴幼儿(0~3岁)由于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前儿童篇

学龄前儿童(4~6岁)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如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篇

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青年篇

中青年(19~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老年篇

中老年(55岁以上)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突发事件篇

各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等,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外,还会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严重的可引起精神障碍,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变化,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救助,是避免突发事件导致的精神卫生问题的可行方法。



如何判断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



首先,要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有心理方面的意识。一般出现心理问题均会伴有一些症状表现,如饮食、睡眠出现异常,注意力、记忆力、学习状态、社交等方面出现反常等,这些都可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需要家长和老师格外注意。

其次,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及情绪心理状态。如果孩子的行为明显不符合常态,或者与之前行为有严重的异常,这些都要引起注意,必要时向专业心理老师求助。

比如,孩子之前很开朗,近期却特别退缩胆小,经常噩梦连连;孩子开始变得做作业拖拉、容易粗心犯错,喜欢打断大人的话,不能安静或坐立不安等,这些都可能是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可以到医院进行评估。

最后,要懂得分辨孩子的问题是正常发展还是心理问题。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清楚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来分辨孩子的心理状态。

比如孩子进入青春期,情绪波动大易激动,而且开始反驳父母,什么都不跟父母说。如果家长清楚孩子青春期的发展特点,遇见此情况就不会过度紧张,误以为孩子出了问题。因为这些只是属于青春期正常叛逆表现而已。

发现问题,莫要慌乱和气馁,我们要摆正心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和治疗!





从五个方面观察孩子的变化




生理变化

发现孩子出现不想吃饭、暴饮暴食、吃完又吐,失眠早醒、内分泌紊乱等情况。

情绪变化

发现孩子由活泼开朗变得多愁善感。

行为变化

发现孩子行为与此前明显不同。

学业变化

发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听不进去。

人际关系变化

发现孩子没有朋友,或同学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时,要重点关注。

一般来讲,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两周以上,家长就要正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多了解孩子可以这样做


了解孩子心中的“自己”

可以让孩子画一张画代表自己,然后问孩子你觉得你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看看孩子说出的优点多,还是不足多。如果孩子说出自己的不足远远多于自己的优点,说明他对自己的自我认知更多是负面的、消极的。家长要在平时的沟通交流中,多鼓励孩子、认可孩子,多给孩子正面的反馈。

了解孩子心中的“家”

可以让孩子画一张画代表家庭,让孩子拿小动物代表家人。比如孩子拿狮子代表爸爸,你可以问,这是一头怎样的狮子呀?孩子如果说,“这是一头凶猛的狮子,它会吃其他动物”,我们就可以了解到爸爸在他的心里是一个很吓人的形象,让他感到很害怕。

了解孩子心中的“支持系统”

可以让孩子玩剪纸游戏“支持小队”,就是剪出手拉手的几个小人,问问孩子遇到困难时,谁能支持你、安慰你,就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有没有朋友,跟朋友间的关系怎么样。

了解孩子的“情绪”

可以用画情绪脸谱的游戏了解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画一下今天的情绪脸谱,这样家长就能知道孩子今天在学校的情绪状态,有什么开心的事,什么不开心或者生气的事情。孩子画完后,跟孩子聊一聊,帮助孩子表达情绪、认知情绪。

了解“亲子关系”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搭房子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感受下自己是否对孩子的需求足够敏感,能够支持和跟随孩子,自己是更多的指挥孩子还是更多的给孩子独立空间,自己给孩子设置的挑战是孩子能够完成的还是太难会挫败孩子,自己设定的规则是僵化的还是灵活的。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以下情况需要寻求帮助



  • 孩子行为明显不同于其他同龄孩子

  • 对家长或他人有攻击性

  • 不社交,没有朋友

  • 有亲情丧失、校园霸凌等创伤经历

  • 家长对于亲子关系感到有压力,需要支持和帮助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1. 强调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2. 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3. 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4. 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5. 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6. 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7. 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8. 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9. 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10.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武师附小心理讲堂

说说心里话



—END—



编辑  |  吴咏田

审核  |  黄怀志



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追求智慧的教育,成就智慧的教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