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之星”系列教师专访│汪骏:用责任铺路 以关怀筑梦

文摘   2025-01-12 19:10   浙江  

教师简介

/////////////////////////////

汪骏,副教授,智能制造专业负责人,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等,研究内容聚焦于基于图论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变化检测研究、多源异质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研究等。在国际知名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等。指导大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9项,指导毕业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4篇。现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机应用学会委员。

择教育之路,做四有之师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应当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汪老师开门见山地分享了他眼中的好老师标准。他强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启迪者和成长的引领者,而幽默风趣的课堂风格与课后良师益友般的关怀,则是将教学艺术提升到更高境界的关键。

“选择成为一名教师,意味着我愿意承担起重要的教育使命。”谈及从教的初衷,汪老师用真挚的话语道出自己的热忱。他认为,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角色,更是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者。他说道:“我希望能够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帮助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社会成员。每一次看到学生们取得进步,每一份来自学生的信任与感激,都让我深深体会到这份职业的价值和满足感。”被问及如何与衢州学院结缘,他坦言,衢州是一座以“有礼”著称的城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衢州学院“引进与培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和温暖的人文环境,是他选择这里的重要原因。此外,家庭的支持与陪伴也为他扎根衢州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坚守教育心,收获师生情

/////////////////////////////

“最让我感动的,是学生毕业时发来的告别信息。”汪老师说起这一幕时眼里满是欣慰。他回忆道:“他们每一条微信都充满了真挚的祝福与不舍,这些话语不仅仅是简单的道别,更是师生情谊的积淀。”这种深厚的感情,是汪老师在教育路上最宝贵的收获。与此同时,谈到作为班主任时最开心的事情,汪老师说道:“看到21机电专升本(1)班和(2)班的学生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我觉得所有的辛勤付出都得到了回报。”在这些闪光的时刻,他看到了学生通过努力取得的成就,也感受到自己教育工作的意义所在。

以父之名爱,以师之名引

/////////////////////////////

作为新晋奶爸,汪老师对教育和责任有了新的理解。他表示:“成为父亲给我带来了喜悦,也带来了一份责任。为人之父促使个体不断成长和学习,不仅是关于如何更好地养育子女的知识,还包括对自己过去经历的理解和个人性格的发展,作为父亲需经常思考自己希望传递给下一代的价值观,并以此为镜,审视自己的行为。”这份角色的转变也进一步激励他成为一个更好的教育者。他说道:“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正能量,展现诚实、勤奋和责任感,以此激励孩子和学生追求卓越。”汪老师用双重身份诠释着教育的深意,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他都希望成为他们心目中积极进取、正直可靠的榜样,用爱和责任点亮他们的成长之路。

教师寄语:保持好奇,直面挑战

/////////////////////////////

在访谈的最后,汪老师送给学生一句寄语:“在求知的路上,每一步都是成长的足迹。愿同学们保持好奇心,勇敢面对挑战,用知识照亮前行的道路,以智慧和毅力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汪老师用坚定的信念践行着教育使命,用真诚的关怀感染着每一位学生。通过这次访谈,我们看到了一名好老师的模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在汪老师的教育世界里,每一个学生都值得被悉心培养,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肯定。他的坚守与热忱,将继续在衢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理论加油站】


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图片来源:汪骏
文字来源:范梦琳
执行编辑:郑文涛
责任编辑:许泽宇

一审:范梦琳 徐昀歆

二审:柴长建

三审:向翠林

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最新动态和资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