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以上的女性,竟有一半会患这个病,而大多数人不知道,赶紧学习预防!

文摘   2025-01-14 17:01   上海  

闫医生门诊中很多处于更年期的姐妹因为各种症状前来就诊,有老年性阴道炎,有潮热出汗,有性交痛,而当闫医生建议她们做骨密度检测,看看是否有骨质疏松时,很多人都表示不解,觉得骨质疏松应该是60岁以上老年人的事,自己这个年纪怎么会骨质疏松?

其实,女性从40岁开始变进入骨量流失期,而绝经前后,正是女性的骨量大量流失的时期,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更是高达30%以上。本文就来讲一下骨量的变化及日常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人体骨量一生的变化



人体的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大体可以分为以下6个时期。


1

骨量增长期。从出生到20岁有两个快速的骨量增长期,即7~8岁的男女儿童和13~14岁的女孩及15~16岁的男孩。该期男性与女性的年增长率分别为2.2%和1.9%,这也是最终男性骨密度峰值高于女性的原因。

2

骨量缓慢增长期。20~30岁,年增长率为0.5%~1%。

3

骨量峰值相对稳定期。30~40岁,该期维持5~10年。

4

骨量丢失期。女性从40~49岁,男性从40~64岁,骨量呈轻微丢失。女性年丢失率为0.4%~0.6%,男性为0.3%~0.5%。

5

骨量快速丢失期。主要见于绝经后1~10年,年丢失率为1.5%~2.5%,该期约维持5~10年。这一时期主要是女性,男性不存在骨量快速丢失期。

6

骨量缓慢丢失期。65岁以后,女性骨量丢失率降低到绝经前水平。


对于骨量的变化,通过下面这个数值对比图,可以一目了然。



可以看到,在绝经之前,女性和男性的骨密度相差不大,而在绝经前后,女性的骨量忽然大量地流失,这也是导致这一时期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比例明显高于高性的原因。



每位女性都会遭遇吗?



看了上面的骨量变化,一定有不少姐妹问,是不是到了围绝经期,每个女性都会遭遇骨质疏松?


虽然这一时期的女性骨量大量流失,但也并不是所有女性都会患上骨质疏松。


据统计,45岁以上的女性,有30%~51%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而75岁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90%以上。



可见,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女性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因为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因而非常容易被忽略,很可能出现了严重后果以后才被发现。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一旦骨折,生命健康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骨折之后很难恢复。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先来说一下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

食用含钙量丰富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虾皮、排骨、豆腐、牛奶等。


2

运动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也大有益处,“适度运动”的量指每周中等强度运动不低于150分钟,同时,建议这个时期的女性一定要增加抗阻力训练,即力量训练,减少肌肉的流失。力量训练可以隔天安排一次。



3

多晒太阳。增加光照、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有利于活性维生素D3的转换和生成,可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4

戒烟限酒。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此外,很多人痴迷咖啡,但也要注意饮用量,每天2~3杯即可,咖啡因摄入过多会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


5

合理补充植物雌激素。医学研究显示,合理补充植物雌激素可以有效改善更年期症状,延缓衰老,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如何自测骨质疏松风险?



做好日常的预防,也不能说100%不会发生骨质疏松,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当然是去医院检查,建议这个阶段的女性在做体检时,把骨密度检测加入进去,当然也可以根据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进行初步判断。


[体重(kg)-年龄(周岁)]×0.2

用体重减去年龄,然后乘以0.2,得出一个数字。得出的数字如果在-1以上,就是低风险;如果在-1~-4是中风险;如果在-4以下,则是高风险。


这个公式是亚洲人自测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公式,简称OSTA指数,是不是很简单?如果通过计算发现自己属于中高风险,那就尽早去医院做骨密度测定,在医生的帮助下及时治疗。


往期精选:

1.“口~”的发生率超85%,你知道一次口交能影响多少天吗?

2.青春期到绝经期阴道的巨大变化,每位看完的女性都沉默了......

3.月经期间的护理做好这4点就够了,经后2点注意更需要额外关注!

4.《柳叶刀》重磅发布,三分之一男人感染HPV,女人怎么办?

5.“啪啪啪”后的正确清洁方法,细节不对,全部白费!

畅说遇闫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闫忠鑫医生,为您分享贴心、靠谱、接地气的妇科小知识,感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