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孩子跟谁睡,就跟谁亲,还会影响一辈子。
其实,这个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孩子与大人之间亲不亲,与谁亲,本质是看亲子关系状态。
亲子关系好,自然就亲密。
好的亲子关系,并不能通过某一件事或某一段时间就能实现。
好的亲子关系,需要日积月累地努力和维护。
那具体怎么做,可以让孩子与我们更亲密、亲子关系更好?
以下3点很重要,分享给大家。
学会倾听孩子
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也是建立亲子信任的关键。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父母往往忙于工作,容易忽视孩子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
但请记住,无论多忙,都要为孩子留出一段专属的“倾听时间”。
这段时间里,放下手机,关掉电视,用眼睛注视孩子,用耳朵倾听他们的声音,用心感受他们的情绪。
当孩子分享学校的趣事、朋友间的矛盾或是自己的小秘密时。
不要急于打断或给出建议,而是先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接纳。
有时候,孩子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倾听他们心声的人,而不是一个急于解决问题的专家。
倾听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如点头、微笑、拥抱。
来表达你的关注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爱护的。
这种无条件的倾听,能够让孩子逐渐打开心扉。
更加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加深彼此间的信任。
学会陪伴孩子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礼物。
这里的陪伴,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共处一室,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共鸣与互动。
周末时光,不妨放下家务,与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论是公园里的野餐还是郊外的一次徒步,都能成为增进亲子关系的绝佳机会。
在活动中,父母可以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世界,鼓励他们提出问题,一起寻找答案。
这样的过程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知识,也加深了亲子间的情感联系。
而且你们还可以共同参与一些家庭活动,如阅读、画画、烹饪等,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方法。
在这些活动中,父母可以展现自己的另一面,比如幽默风趣、耐心细致。
让孩子看到更加立体、真实的父母形象,从而增强对他们的信任感。
学会认同孩子
有一位妈妈求助说:孩子今年10岁了,不知道为什么孩子有事总是不肯告诉她。
当听完妈妈的描述后问她:你有没有经常否定过孩子?
妈妈一听,立马恍然大悟。
在此之前孩子没有考到100分,只考了99分。
她当时在指责孩子:“既然都已经考了99分了,为什么不能反思一下自己丢失这1分的原因呢?”
无论女儿考得好坏,她都很少去认可。
孩子之后开始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和妈妈交流了。
每次在和妈妈的沟通言语中更多的是对孩子的“质问、指责和否定”。
把孩子解释的话到了嘴边又吞了下去。
这种现象从心理学上叫“无关回应”:指的是得到的回应与自己的期待无法接轨。
孩子是非常希望得到肯定,父母的一句鼓励,一个赞赏都能让孩子更加勤奋。
当孩子说的话得到认可时,会感受到自己很有归属感;
当孩子想做的事得到允许时,会感受到自己很重要。
教育,不该让孩子陷入父母给予的期待里,而是要给孩子肯定和鼓励,让他知道我们正在“接纳他”。
因此,这阶段的孩子教育,建议父母这样做:
让他们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让他们从中收获自豪和快乐;
孩子完成目标后,要及时给予表扬甚至奖励;
多听少说,多鼓励少指责,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
你给孩子的认同感越多,孩子越信任你,也越愿意靠近你。
学会尊重孩子
当孩子步入青春期这个门槛,父母的教育一定不能少的词是“尊重”。
一旦父母做出“贬损”孩子的事,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反抗。
他们很有可能会对父母产生厌恶、反感、愤怒的情绪。
这个时候,往往是家庭矛盾的激发点。
原因来自于孩子再大,在父母眼里还是个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自己对孩子就仍然有权利。
而完全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自己的空间和尊重。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都是渴望着大家思想和感情上平等的交流,亲子关系也该如此。
如果因为父母的“高姿态”而处处用权威去压迫孩子,只会亲手将孩子推远。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的“自我意识”出现井喷的状态。
他注重隐私,希望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不愿意再向父母诉说心事,开始和父母的关系出现了疏离。
这样的“疏离”是孩子长大的标志。
这时候的孩子最渴望的是“自由”。
当然,这样的自由并不是为所欲为,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
而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使孩子获得成长必需的生活经验。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育儿先育己
关注爱同行家庭教育
每天陪你一起成长
走之前记得点个“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