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敬爱的哥哥林乐峰
文摘
其他
2024-06-16 09:40
美国
哥哥生于1934年,正是战火纷飞,兵慌马乱之际,又年年水灾,民不聊生。挨过冻,受过饿,逃过反(躲避日本鬼子、国民党军队的烧杀抢掠),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他必然奋斗的一生。一生的路是坎坷的,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和品格。哥哥的情况,他女儿,我的侄女林戈碧作过很好的介绍,我把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复述一些。以表对哥哥的怀念和敬意。 哥哥青少年代是村里儿童团团长,十四、五岁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我因工作调阅了同乡一位副县长的档案,1949年底的入团志愿书上的入团介绍人,是林乐峰。学生时代,一直是学生干部,品学兼优。上中专淮安农校,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党员少之又少,中等学校学生能入党的更是凤毛麟角。农校毕业,保送南京农学院(家贫未去),工作分到省农林厅办公室,此时,新疆八一农学院来江苏招生,学费全免,每月发给零用钱,条件是,毕业后,必须服务新疆。八一农学院毕业后,分到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后又到自治区党委、某县委 ,和田地委,直至调回内地,与家团聚。他一生追求与国家、党、社会、人民同步前行,与时俱进。 年少时 ,为减轻父母负担,经常帮父母干些与自己年纪,气力不相符的劳动。如家贫,养不起耕牛,参与人拉犁耕地,人拉耧播种。与父亲在河边搭棚,昼夜守候在鱼网边,捞鱼摸虾。初中毕业,理应考高中,考大学,仍因家贫,他顾及弟妹上学还要一点钱,只报考学费少的淮安农校,青岛海军学校也选中了他,因长兄刚牺牲不久 ,二儿子又要从军,父母难以接受,军校未去成。淮安农校毕业,保送南京农学院,还是家贫未去。于是选择了新疆八一农学院,一是想增加知识储备,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二是能从学校给他的零用钱能省下一点,供弟妹上学。八一农学院毕业不久 ,他下公社调研,写的调研报告,在新疆农业科学发表,将20元钱(那时,钱不少)稿费,全部寄给父亲,缓解家庭经济困境。文革中,物资匮乏,我随部队到地方军管,买不到手表,很不方便。有人说,你哥在新疆边境工作,那里有苏联手表进来,可买。写信问了,哥说没有的事,他要把他的手表给我,兄弟情深义长,我很感动,我拒绝了。 哥毕业于新疆八一农学院农业经济系,毕业不久,年仅二十五岁,下到基层调研,完成了“星火公社曙光区的多种经济”的长篇报告,文章开头,写到,“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发展多种经济,越来越显得重要”。 一,大部分社员已经认识到发展多种经济的好处;二,因地制宜,确定项目,是搞好多种经济的先条件;三,合理调配劳动力是搞好多种经济的关键;…… 这是他五十年代末提出的观点,我们国家大多数到八十年代,才大力提倡乡村发展多种经济,可见他的观点,是多么具有前瞻性。如若我们国家那时就提倡乡村搞多种经济,发展到现在会是何样光景。 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乡村多种经济蓬勃发展,哥哥专注螃蟹养殖,著有多部养殖螃蟹的科普书作 ,出版社为他的书籍一版再版,中央电视台多次邀约采访他,谈科学养螃蟹知识,在南京农业大学开课,讲授养殖技术。平时,养殖户遇到问题,有的是电话答复,有的请他现场指导 ,他都不辞劳苦,到处奔波,前往解决问题。为了螃蟹养殖户得到好的收益,确保养殖户拿到优质蟹苗,他亲自到长江入海口帮助选择蟹苗。他还曾雇用飞机,把在大连、天津选择的蟹苗,亲自随机押运护理至南京,确保蟹苗的高成活率,分发到养殖户手中。他服务过的螃蟹养殖户,北到内蒙,西到新疆,南到广东,都有他的足迹。
2024年4月23日下午,哥哥永远离开了我们 ,我们失去至亲的亲人,螃蟹养殖户失去了好老师,好朋友,愿哥哥在天堂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