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2024年 | 11月12日 | 星期二
本文刊登于八仙宫《玄门道语》杂志2024年第3期(总第53期),作者为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生。
西周时期的凤鸟崇拜探究
摘要:在中国早期历史中,鸟崇拜信仰占据了重要的文化地位。鸟的形象演化到西周,周人对传统的凤鸟形象进行了再造,融入了周人自身的思想观念。本文以宝鸡地区的出土文物为考察中心,探究西周时期的凤鸟崇拜信仰。通过对宝鸡地区的出土文物研究,可以发现,西周的凤鸟崇拜不仅继承了殷商时期的玄鸟崇拜,也吸取了巴蜀地区的神鸟崇拜,是文化交融的产物。
关键词:西周;凤鸟崇拜;宝鸡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动物崇拜是早期文明的重要符号之一。在动物崇拜中,又以鸟崇拜的影响范围较为广泛。在已知的文明范围中,以仰韶文化、东夷文化、巴蜀文化、红山文化为典型的考古遗址中,鸟崇拜的表现随处可见。宝鸡周原是周文化的发源地,早在《诗经》中就记载了周人来到周原的诗句,《诗经•大雅•棉》载“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从《诗经》的记载当中可以看到,周人祖先古公亶父率领周人来到周原,并在此地营建宫室,大力发展生产。虽然后来周人将都城迁走,但仍然无法动摇周原在周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文章将以宝鸡地区的出土文物为中心,考察周人对于凤鸟崇拜的独特情怀。
一、宝鸡地区所见的西周凤鸟崇拜
近些年来,宝鸡地区考古事业不断发展,以石鼓山、竹园沟、纸坊头为典型代表的西周时期考古成果不断丰富大众对西周历史的认识。而对西周历史的认识来源于考古所发掘的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所记载的铭文,以及不同时期青铜器的造型以及上面的纹饰。文章对于西周时期凤鸟崇拜的考察,有一部分来源于这些青铜器上的凤鸟纹饰。
凤鸟纹的形象在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常常可以看到,并且在商代青铜器上还未曾发现。根据现有的资料,凤鸟纹的纹饰主要有三种:Ⅰ型为长花翎冠、花翎体和花翎尾凤,Ⅱ型多为多齿花冠、花翎曲尾凤,Ⅲ型为逶迤长花冠及逶迤华丽长尾凤。[高西省:《凤鸟共鸣:西周青铜器上的凤纹、鸟纹与神鸟纹》,美成在久,2021(01):第6-19。]
宝鸡地区多年来出土多种凤鸟纹饰的青铜器,集中在宝鸡的竹园沟、纸坊头、石鼓山、戴家湾、陇县等地。出土于宝鸡斗鸡台戴家湾的凤纹方鼎,陇县纸沟村的凤纹方座簋,是Ⅰ型凤鸟纹青铜器的代表。石鼓山出土的球腹圆簋、单父丁卣、户卣是Ⅱ型凤鸟纹的代表。扶风庄白出土的冬簋、丰卣、丰尊是Ⅲ型凤鸟纹的代表。
在上述的三种凤鸟纹中,根据青铜器的出土情况来看,Ⅰ型、Ⅱ型凤鸟纹的使用多在西周的早期,也就是武王、成王、康王时期,而在西周早期偏晚未见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与Ⅱ型凤鸟纹相类似的鸟纹在商代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发现,分别是河南新乡褚邱出土的祖辛卣,湖南黄材出土的戈卣,以及河南安阳郭家庄出土的卣。它们的腹部纹样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大鸟纹,鸟型和西周花齿冠鸟型完全相同,但没有华丽的鸟冠和羽尾。因此,笔者推测,西周时期的Ⅱ型凤鸟纹是对殷商时期大鸟纹的继承与改造。与Ⅰ型凤鸟纹相比,Ⅱ型更为华丽,也更符合对鸟的立体形象的塑造。Ⅲ型凤鸟纹习惯称为“大鸟纹”,是前两类凤鸟纹的发展与延伸。这类凤鸟纹的形象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未见,西周中期比较流行。笔者在比对了同时期的四川三星堆以及金沙遗址中的太阳神鸟的形象,发现Ⅲ型的逶迤长花冠及逶迤华丽长尾与太阳神鸟的形象相似。在宝鸡的青铜器考古中,茹家庄墓葬、竹园沟墓葬等的发掘为世人展现了一个现有史书没有记载却真实存在的一个西周诸侯国—弓魚国。通过对弓魚国青铜器的考察,发现弓魚国青铜器上的纹饰具有典型的三星堆风格,比如卷云涡纹、夔龙纹饰。故而推测弓魚国是跟随武王伐纣而被分封到宝鸡地区,其所带来的巴蜀文化与当地的周文化向融合,这可能也是Ⅲ型凤鸟纹到西周中期才盛行的原因之一。
西周时期的凤鸟崇拜不仅体现在其对青铜器纹饰的刻画上,也体现在对当地风光的影响上。在周文化核心区域,也就是当今岐山县境内,以凤为名的地名的有十多处:凤雏、凤鸣镇、凤鸣沟、凤山楼、凤凰村、凤鸣岗、朝阳村、凤心、凤刘、凤家庄、龙凤坪等。且直到今天,岐山境内到处流传着“凤鸣岐山”的神话故事。这无不彰显了西周时期的凤鸟崇拜文化对于地方的影响,结合当地对于周文化的记忆,可以对西周的凤鸟崇拜有更深刻的认识。
西周的凤鸟崇拜对于后来在宝鸡地区的秦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宝鸡市东南有“凤女台”,简称“凤台”,相传是秦人祭祀秦穆公的女儿弄玉所筑的高台,台上建有凤女祠。从周人的凤鸣神话到秦人的吹箫引凤传奇,均发生在同一个地域文化中,很难不让人去推测这两者之间是有传承关系的。
除上述的考古、民俗方面对凤鸟的记忆,在流传的史书典籍当中亦有对宝鸡凤鸟的记载。在《国语•周语》中载:“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许慎《说文解字》释鸑鷟“凤属,神鸟也。”韦昭注:“三君云:鸑鷟,凤之别名也。《诗》云:‘凤皇鸣矣,于彼高岗。’其在岐山之脊乎?”这是与宝鸡地区“凤鸣岐山”神话关系最为密切的史书记载。另刘向《列仙传•萧史》载:“(萧史)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弄玉所处时期为秦穆公时期,其也居住在宝鸡地区,足以见西周的凤鸟文化对于宝鸡地区的影响深远。
二、西周凤鸟崇拜的背景
西周的凤鸟崇拜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鸟崇拜是中国早期文化符号之一,早在距今约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诸多文化遗址中就有崇鸟风俗。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距今4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末期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均出现了较为简单的凤鸟形象。大约距今3000左右,在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过渡时期,湖北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出现了典型的、迄今所知最接近目前大家公认的凤鸟形象。偏中东部地区的凤鸟形象何以会出现在偏西部地区?根据学界相关学者的考证,关于“商人东来”说较为普遍,商人在西进的过程中,吸取沿途的文化文明也是极有可能的。而周作为商的一个方国,其文化必然是受殷文化的影响。在殷文化中,论政治职能,凤鸟崇拜不及玄鸟崇拜;论青铜纹饰,凤鸟纹不及鸱鸮纹。如果以青铜纹饰来探讨商文明,商文化中的凤鸟崇拜元素微弱到可以忽略。但西周的凤鸟崇拜不可能是凭空产生,无论是商人的玄鸟崇拜,还是鸱鸮崇拜,作为一个被商人统治过的方国,周人都无法直接继承。因而周人选取了商文化中有,但影响较为微弱的凤鸟作为自身的文化象征。这样不仅可以摆脱其与商人的关系,也使自身保留了一定的商文化因素,对统治安抚商代遗民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次,周人的凤鸟崇拜也是现实的社会需要。周人通过征伐取代殷商王朝之后,除了政治、军事上对于商朝遗民的统治,更重要的是要让商朝遗民形成文化认同。玄鸟对于商人来讲是上帝的使者,其所代表的是上帝的意志。但周作为商的方国又无法继承商人的玄鸟崇拜,因而周人选取了商人另外一种上帝的使者—“风鸟”。在商代甲骨文以及卜辞的记载中,“凤”与“风”向来作为一个字使用,卜辞载:
1.贞:羽(翌)癸卯,帝其令风(凤)。(《合集》195)
2.于帝史(使)风(凤),二犬。(《合集》935)
3.帝未卜:帝风(凤)。(《合集》227)
上述表述总体上并未超出帝凤、帝使凤、帝令凤的范畴。而此处的帝,又通常被理解为上天的意志,由天帝所使,凤鸟的地位似乎也可见一斑。虽不及与商人有血缘关系的玄鸟,却也是上帝的使者。故此周人选择了凤鸟,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选择。周代商人对于凤鸟崇拜的接受度如何?在宝鸡扶风庄白窖藏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根据考证属于商代遗民微氏家族所在,在庄白地区发掘出一座墓葬,墓葬出土的冬簋是典型的Ⅲ型凤鸟纹。这说明商人可能对于周人的凤鸟崇拜已经接受良好。
三、西周凤鸟崇拜的意义
(一)祥瑞象征
商周时期都有凤即风神的传说。这在甲骨卜辞里面多有记载,郭沫若指出“卜辞以凤为风”。《说文》载:凤,神鸟也。因而“帝史风”也就理解为上帝的使者凤鸟。周王室的祖先从事农业生产,善于播种、种植,他们对鸟类的形象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在他们眼中,作为风神的凤鸟是上帝的使者,是上帝派往人间的预报时令季节变化的神鸟。张光直“萨满通灵说”认为“青铜彝器是巫觋沟通天地所用配备的一部分,而其上所像的动物纹也有助于这个目的”[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凤鸟纹与其他动物纹饰一样,作为青铜礼器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祭祀中被赋予某种神性,能够沟通天地,传达神的旨意。
《国语•周语》载:“周之兴也, 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三君云:鸑鷟,凤之别名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动》引《尚书传》曰:“周将兴之时,有大赤鸟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者。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周公曰‘茂哉,茂哉!天之见此以劝之也,恐恃之’”。《艺文类聚•祥瑞部》载:“《琴操》曰:周成王时,天下大治,凤皇来舞于庭,成王乃援琴而歌曰:凤皇翔兮于紫庭,余何德兮以感灵”。由此可见,周代都将凤鸟视为祥瑞之兆。西周青铜器上许多凤鸟纹的凤首微倾或平直向前,喙微微张开或完全打开,似乎正在仰天鸣叫,表现出凤昂首鸣叫的特点。
作为上帝的使者,凤鸟是太平、吉祥的象征,凤鸟所现之地,亦是天命所归之地,这种信仰成为周人的精神象征和凝聚周族精神力量的重要纽带。
(二)政治意义
在国家形态建立初期,动物崇拜往往与王权统治联系在一起。在殷商时期,商人将玄鸟与祖先神相结合,把自身的王权与神秘的神权通过血缘关系联系起来,显示出商人独特的玄鸟崇拜。文王、武王克商,以凤鸟所代表的天命取代了商人玄鸟所代表的天意,赋予了西周政权合法的意义。周族统治阶级主张“天人同构”和“家国同构”,制定了宗法等级制度,人与人之间出现了身份上的高低贵贱,等级秩序建立起来。西周凤鸟纹的重要构成表现形式是“对称性”,这是礼乐秩序下周人所看重的传统装饰构成形势之一。无论是主体鸟纹还是辅助鸟纹,都采取对称的方式分布,呈现出井然有序的状态。
再者,武王克商之后,周王室的统治并不是很牢固,潜伏着严重的危机。当时商代的遗民被分封到诸侯,但是其并不是真心臣服周王室。武王早逝,成王少年继位,也引起了周王室内部贵族的不满,这些周王室贵族联合商代遗民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三监之乱”,周公平叛后,这些诸侯势力重新洗牌。周公新分封了周王室可靠的贵族,去管理这些先代遗民。以古唐国为代表,周公将成王之弟叔虞分封到唐地,镇守北方门户,教化当地先代遗民。叔虞将周王室的凤鸟信仰带到此地,与当地的文化、人群相结合,怀柔异族。周王室的怀柔异族的政治渗透,不仅体现在唐、晋之国,《逸周书•王会解》记载成王成周之会,四方献珍禽异兽:“西申以凤鸟……氐羌以鸾鸟……方炀以皇鸟……方人以孔鸟。”凤、鸾、皇都是凤鸟之属,“四方献凤皇”说明周王室通过凤鸟信仰怀柔异族策略的成功,使得诸侯归顺来朝。
(三)宗教意义
周代的凤鸟信仰在宗教意义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凤鸟在中国传统宗教信仰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具有神圣和祥瑞的意义。在商周时期,人们普遍认为凤鸟是神灵的载体,能够传达神明的旨意,保佑人们平安吉祥。
凤鸟纹常常出现在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中,作为神圣象征的装饰。人们相信凤鸟的存在能够连接人与神明之间的联系,传递祈祷和祝福。在商周时期的宗教仪式中,凤鸟纹被广泛运用在神龛、祭坛和祭器上,以彰显神圣的意义和神秘的力量。
凤鸟在商周时期的宗教文化中具有象征复兴和重生的含义。人们相信凤凰是不朽生命的象征,能够重生于火中,并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凤鸟纹常常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轮回和永恒。
商周时期凤鸟信仰在宗教意义上具有深远的内涵,代表着人们对神灵的崇敬和信仰,承载着保佑平安祥和的神圣使命。凤鸟纹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商周时期的宗教文化,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神灵力量的向往和追求。
西安八仙宫弘道部整理辑录
编辑 | 潇予 审核 | 缓之
统筹 | 秦川飞鸾集
西安八仙宫官方网站:www.baxiangong.cn
西安八仙宫官方微博:@西安万寿八仙宫
《玄门道语》期刊投稿:xuanmend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