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苑·教研】“借文字展开想象 启文学艺术之旅”——AI赋能阅读教学大单元视域下学习任务设计研讨活动

教育   2024-11-07 17:07   江苏  

为进一步推动“三新四行动”教学实践,围绕“新课程、新教材、新课堂”教学研究任务,立足新课标教学理念,借助AI信息技术手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落实“大单元教学”任务,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徐州市云苑路小学近期开展了以“借文字展开想象 启文学艺术之旅”为主题教学研讨活动,活动持续两周汇报展示,六年级语文团队群策群力,研读课标、解读教材、结合各班学情年级组共同推进,云苑路小学语文教研团队全程参与研讨活动。

杨舒主任致主持词,她指出本次教研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任务群,探究大单元整合,将用三节课例呈现单元整体架构,学习新课堂,打造高质量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王平老师对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进行教材解读,并梳理本单元设计思路:围绕人文主题“艺术之美”及单元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把本单元整合成三个任务七个活动。第一个任务是“寻访家乡的艺术”:活动一“采风自由行”,同学们通过实地探访博物馆园博园、学唱柳琴戏、走近马庄香包制作民间艺人、网络游览等多种方式,近距离感受家乡千姿百态的艺术之美;活动二“亮一张家乡艺术名片”的展示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同学们通过绘画、写研究报告、制作电子名片、做名片二维码等等,在交流互动中初步感知艺术的丰富多彩,感受艺术让生活更美好!第二个任务为“采撷艺术之美”,引导学生走进课本,走进艺术百花园,采撷艺术之美。活动一“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将《伯牙鼓琴》和《月光曲》进行关联阅读,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深入感受曲中人,曲中意,体会天籁之音即“心灵之音”;活动二“聊聊书画家那些事”将《书戴嵩画牛》和《聊聊书法》进行整合,说说书画家的故事;活动三“做个京剧小票友”,学习《京剧趣谈》以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大量有新鲜感的词句,迁移运用本单元中“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方法,想象表演的情景,发现京剧的奥秘。任务三是“我的拿手好戏”,这是对“艺术之旅”的延续与具化。学生寻访了家乡的艺术,认识了艺术家创作的艺术,最后再来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可谓水到渠成。

单婷老师执教《伯牙鼓琴》一课。六年级教研团队多次进行了磨课教研:起初,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充分,但学生对“知音”的理解浮于文字表层,缺乏深入体会和情感升华。在展示课中,单老师借助2008年奥运会古琴独奏场景视频及伯牙数字人AI技术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文化底蕴渲染。接着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体会艺术之美。通过交流对“志”的理解,升华情感,感受知音文化。

第二节课由贾彬老师执教《书戴嵩画牛》。贾老师在磨课中遇到了朗读瓶颈,在教材的解读方面也有些偏颇。在张校的指导下,贾老师调整了朗读指导的方法,借助支架引导学生深入朗读。展示课上,贾老师通过了解“题跋”引出课题,想象并读好杜处士的“尤所爱”和牧童的“拊掌大笑”;而后理解杜处士的“笑而然之”,感受人物品质;最后通过讲故事,聊苏轼的书法,感受书画同源的艺术之美。

郑煜老师执教《京剧趣谈》一课。郑老师将园地词句段运用前置,积累京剧相关词语,课堂分享作为导入。接着借助AI展示京剧唱段,并通过朗读与表演的形式了解马鞭。运用表格,了解亮相这一艺术形式的特点——“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最后借助评价标准朗读,将朗读具象化,在朗读中体会京剧的趣味,感受艺术之美。

以评促教,教学相长。观课后,云苑路小学语文教研团队在魏群校长、张艳萍校长以及陈晨主任、杨舒主任的带领下结合课例进行了沉浸式的主题教研反思。三位老师就自己的课例设计思路及教后反思与收获展开讨论。

同组老师也就整个观课磨课的过程进行回顾分享,朱梦其老师首先肯定了组内老师的团结一致及上课老师的个人努力,促就这三节精品课的展示,从磨课到展示课,上课老师取得了肉眼可见的进步。同组厉姝鑫老师说道,单老师用音乐营造出古韵意境,让学生身心放松地进入到文本的学习,水到渠成的导入为后面学习课文做了良好的铺垫;贾老师《书戴嵩画牛》是继开篇课文《伯牙鼓琴》之后的一则古文,伯牙鼓琴是知音之旅,想象是通过读语言文字听音乐来展开,而本文是学问之旅,主要通过读古文、理解意思、抓关键词等展开想象,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进一步训练,因此讲这个故事要在学生充分想象补白的基础上才能讲生动。刘静老师认为单老师课堂上带动性强,值得同组老师学习,贾老师课堂上微笑细致指导孩子,郑老师在课堂最后呈现出来的学生表演环节,是整个年级组连同美术、音乐组老师共同努力的成果。课堂中每个孩子都勇于发言,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都是一种非常真诚的、自主、真实的交流。

五年级组王秀云老师提到,郑老师借助四个学习活动展开教学,方法明确,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及学生的多种感官,感受京剧。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课堂上学生回答京剧的推广形式多样,紧密联系生活,真正做到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想要传承文化的愿望。

四年级组郭允鸾提到三位老师共同的特点,都非常关注学生的朗读,评价有针对性,指出可以进步的地方,扎实做好了语文的基础学习。单老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琴韵;贾老师引导学生想象牧童的神态动作,又读又演;郑老师用上道具,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回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课前搜集资料做准备,课堂上敢说愿说,不怯场。

三年级组老师也围绕本节课分享自己的观课感想,孙文楚指出郑老师的课堂富有激情,极大的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拉近了学生与京剧的距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京剧的趣味。一年级老师王莹睿提出,郑教师的教学特色就犹如一幅细腻丰富的京剧演出,为我们展现了一场传统教师教学和新时代AI技术相结合的教学示范。他的课堂,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京剧表演,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相信孩子们在享受学习的同时,也会像单元目标一样,深深爱上了中国这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科室主任丁成兴老师肯定了六年级老师将单元教学以项目化的形式呈现,同时也指出建议,课堂上可以围绕一条主线,将教学活动串起来,这样会更加清晰有条理。

张艳萍校长肯定六年级组老师的团结,及上课老师的个人努力,给同学科组老师打样。上课老师做好大单元教学,组内老师也同样脚踏实地做好单元教学,让学生有真收获,抓好平时课堂教学的每一天。

魏群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指导和总结,期待更多优秀团体的展现。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让精神文化得以提升,打好人生的底色,让他们阳光积极有底蕴,长成最好的公民。基础的就是最重要的,脚踏实地上好每个40分钟的课,让跨学科主动学习成为班级课堂的自觉。

杨舒主任最后进行总结,同时也代表六年级组针对大单元进行解读。首先深度解读教材,挖掘教材深入思考教材内部的关联,找到课堂本身的立足点——“知音文化”,是中国古代延续至今文化血液里流淌的基因。其次是文化传承的知音,是跨越古今时空延续至今的知音。一课一得,一课一感,鼓励老师们以课堂所得为基础,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开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方向。

 

素材来源:朱梦其

审核:张艳萍、杨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