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推文,來自於台灣攝影愛好者Wilhelm Chang先生所拍攝的台博館鐵道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他鏡頭下的歷史建築。(圖/文:Wilhelm Chang)
其實我小時候對北門一帶的印象就是交通喧囂、建物老舊疏於維護,以及高架道路帶來的陰暗感。這個印象也一直延續到我高中時在台北車站補習、大學準備留學托福時。直到前幾年北門高架橋拆除,周邊建物陸續完成維護、更新,才大為改觀。而北門周遍最讓我感到意外、甚至驚喜的,就是這座歐式風格的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現在的台博館鐵道部園區,當年是日治時期的總督府鐵道部,也是現在台鐵局的前身,總理鐵路的建設、保養、運輸等業務。一開始是為了興建台灣的縱貫鐵路,與統一管理鐵路業務與事權而成立。整個園區雖然不算大,但展覽豐富且具巧思,對鐵道或台灣歷史有興趣的人,可以在這裡花上大半天。
鐵道部室內展廳大致上可分作常設展與特展兩部分。常設展是跟台灣鐵道相關史料的展區。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其中一間展區有莒光號的模擬器,走進這半截莒光號的『車廂』,除了可以看到車子內裝外,模擬器會讓車廂以莒光號前進的節奏晃動,輔以喇吧播放的音效與窗外的『移動』的光影,會讓人有似乎真的置身在一輛行進中莒光號的感覺。而莒光號車廂模擬室旁邊,甚至還有一座一比一比例仿製的木造車站。
而二樓展示間最受歡迎的大概是動態模型展覽廳。這裡首先呈現的是1970-1980間台北車站周邊的景物,可以看到扇形車庫、舊台北車站與台北後站等現今已不存在的建築,也可以看到當時北門周邊的景象。據說許多資深台北人在這看到中華商場時,總是勾起許多回憶。而在特定時刻,火車模型就會以動態行進的方式展示。這些火車模型相當精細,甚至可以看到車廂內的乘客。而每個時段展示的區域,車種也不同,是經過精心規劃的展覽。
而在展廳最底部,則有1910年台北工場周邊景物的場景。可以看到當時大稻埕台北車站(現址為今中興醫院一帶)、清代機器局四進衙門(今北門站一號出口附近)與台北工場車輛修理場(後台鐵大禮堂)等建物當年的樣貌。這裡的火車模型也會進行動態展示。而廳舍外的其他建物也很直得一探,我把詳細的介紹放在圖片敘述中。
台灣鐵道有百餘年歷史,而台博館鐵道部園區本身,除了是清國洋務運動的發生地,也是日本殖民建設台灣的現場,更是台灣鐵道史的起點。一座博物館,橫跨近代台灣清、日、戰後三個關鍵時期的見證,是重要的台灣歷史記憶,非常推薦一訪。
整個鐵道部廳舍最華麗的地方 -會議廳(又稱橢圓廳)。若是以拍照為目的,這裡與主梯大概是最殺記憶體的地方。
戰時指揮中心內採用美軍的方格座標(MGRS)的台海地圖。
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鐵道部所在位置原為西元1884年、時任台灣巡撫的劉銘傳所建的機器局廠區。西元1895年日本接手台灣後,此處便由日本軍方接收,作為軍工廠使用,五年後又移交給鐵道部,改為火車保養、修理的台北工場。1918年因為鐵道業務大增,台北工場向東擴張,廠區的南邊則拆除舊有建物,興建今日我們看見的鐵道部主建築,稱為廳舍。形成了北工場、南廳舍的形式。廳舍大致呈現L型的結構,為英國都鐸式建築,共分成兩階段興建,1918年完工的是中央的主樓與北側的廳舍。然後隨著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世界景氣大受影響,也連帶影響到鐵道部第二期的南面廳舍興建經費。因此相較於北側廳舍,南側廳舍比較簡約,例如沒有北側廳舍的翼樓。
與鐵道部比鄰的承恩門。後方的台北郵局現在已經完成車寄的修復。北門周圍的台北古街區輪廓又更加完整了。
一樓歐式的主梯與兩側通往各展間的長廊。
一樓歐式的大廳與主梯。
由二樓看向主梯。
會議廳的凸窗。
二樓會議室連接主梯的空間。很喜歡廳舍內這樣的線型燈具,為古典建築帶來現代感之外,也意外地合拍。
部長辦公室。
會議廳有繁複的泥塑裝飾,這些裝飾也融入了很多台灣元素,例如柱頭裡的鳳梨。
會議廳
一樓的莒光號展示間。這是把一台真正的莒光號裁切後拿來展示的,除了有聲光的的模擬外,整個展間也會模擬火車行駛時的晃動,非常真實。其它許多細節也做得非常到位,例如冷氣真的會從車廂內的冷氣出風口吹出來。
一樓的莒光號展示間。這是把一台真正的莒光號裁切後拿來展示的,除了有聲光的的模擬外,整個展間也會模擬火車行駛時的晃動,非常真實。其它許多細節也做得非常到位,例如冷氣真的會從車廂內的冷氣出風口吹出來。
廳舍金庫內的保險箱。
修復鐵道部時,留下的許多文物都會展示在這裡。最後方的鳥屋尤其引起我的注意。(題外話,這裡看起來也好像電影天能裡,儲放逆向物質的地方。)
鐵道部廳舍背面。這裡便可以看出南北廳舍的差異。
最明顯的,就是北側廳舍的一樓為走廊,且帶有翼樓(不在畫面內)。南側廳舍則沒有這些結構。
電源室最大的特徵莫過於它扭曲的外型。此處本是作為機械發電的場所,可為部內的電話、電報等弱電設備供電。在其三次增建過程中,因為當時區隔工場與廳舍的圍牆走向,而蓋成了扭曲的形式。除此之外,電源室的外牆還有支撐結構用的扶壁,與屋頂散熱用的太子樓。現在則是展演廳與飲食販賣部。
食堂本來與鄰近的南側廳舍是兩棟分開的建築,後來也許出於業務與通行需要,在兩者間增建了『經理部會計係辦公室』,藉此聯通。也因次在經理部會計係辦公室的牆壁內部,還可以看到原本在南側廳舍外部的雨淋板。提到雨淋板,食堂建築本身也頗有看頭,他的外牆分別是英式與德式的雨淋板組成,相當特別。比較可惜的是,原本與食堂連接的廚房沒有保留下來,但還是在食堂的牆面上,看到過去的送餐口,藉此想像一下過去的情景。現在的食堂一樓為商店,二樓是推廣教育空間。
八角樓與廳舍一樣是由森山松之助設計,樣式為歷史主義風格,過去是......廁所。但也許因為如此,被設置在整個園區的中心,並有風雨走廊連接。八角樓中央是一個中空的八角柱,其每面都有小便斗。八角柱最上方則有通風口,藉以通風排除異味,可見其設計上的巧思,也可以推敲出過去的職員皆為男性。戰後則因為開始有女性職員,而增加了隔間區隔,但現今已經拆除。
八角樓內部。中央八角柱即是過去小便斗的所在。
1943年,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情勢需要,就在鐵道部園區的西北角修建了防空洞,給鐵道部的高級員工躲避空襲。整個防空洞分為兩層,上層為了躲避彈襲建造成類似斗笠的圓錐狀。下層則深入地下。二戰後則再因為國共內戰的情勢,外部增建防護壁。目前防空洞沒有開放參觀,很是可惜。但根據導覽員解說,內部壁面有全台的鐵道的車站、橋樑、河川和隧道的詳細配置圖,可供戰時指揮之用。
此處為過去鐵道部長官座車的停放處,此車庫的一大特點就是它是以清代機器局遺留下來的廢棄鐵軌作為結構材料興建,相當特別。
前面在廳舍介紹段落中有提到,當年因為縱貫鐵路開通,鐵道業務大增,台北工場向東擴張。當時共興建了三棟建物,分別是「車輛修理工場」、「遷車台」、「塗工場」。然而隨著工廠遷移與情勢變遷,這些建物後來陸續變更用途、改建或是拆除,後來只剩下當時的車輛修理工場在戰後被當成台鐵員工大禮堂使用。後來因應市民大道拓寬,原本有六道拱門容納六輛火車進行維修的車輛修理工場,被部分拆除到只剩下四道拱門。後來因捷運松山線會通過台北工場下方,為了保護古蹟將台北工場抬升並暫時移到三十公尺外。捷運施工完成後,才又搬回原址。圖為台北工場當時外觀。
此外,松山線施工在整地時,也發現更多清代機器局的遺構,如四進衙門的地基與清代的石板路。為此捷運停工一年多進行研究與開挖,並且更改原本北門站的出口。目前在園區內可以看到一些過去機器局遺留的殘壁與部分石板路。圖為清代石板路。中央的矩形區塊,是過去蓋在石板路之上的廁所的化糞池。
此外,松山線施工在整地時,也發現更多清代機器局的遺構,如四進衙門的地基與清代的石板路。為此捷運停工一年多進行研究與開挖,並且更改原本北門站的出口。目前在園區內可以看到一些過去機器局遺留的殘壁與部分石板路。圖為清代石板路。中央的矩形區塊,是過去蓋在石板路之上的廁所的化糞池。
在工務室後方還有三棟類似的木造單層房舍,導覽時僅有提到這幾棟建築的編號,沒有提到名稱或過去的用途,目前是分別作為機房、廁所與行政室使用。園區內工務室後方一景。
從廳舍望向八角樓。整格廳舍多是這類的配重窗,是過去的建築巧思。
鐵道部遠景。圖中新光三越的位置,過去是鐵道旅館的所在之處。這座台灣最豪華的歐風飯店,在二戰中的美軍轟炸下,幾被夷為平地。
鐵道部戰時指揮中心的結構有內外兩層,以及地上地下各一層。
台海地圖板的後方,則是通往地下結構的入口。
鐵道部戰時指揮中心內層的兩道防爆鐵門。可以看出內層壁體驚人的厚度。
通往下層空間的樓梯。其側面還保有一探過去此空間使用的小線索。
地圖對面則有塊沿著牆壁設立的木板,以便作為辦公桌使用。
地圖最後的使用時間推測是在1970年代,因此圖上還有現已不存的路線,例如已經轉為捷運的淡水線。
上方的指揮官專用牌,說明了這裡是保留給指揮官「方便」的地方。
圖上有包括車站、橋樑、河川、隧道等重要資訊。
此次參訪主辦方有安排了沈浸式劇場的小橋段。需回答與鐵道部園區相關的問題才能進入下層空間。
地圖特寫。
環繞曲型壁面、1970年代的全臺鐵路路線圖。
投稿方法:
把作品照片和说明打包后
发送到58292068@qq.com
并附上不少于300字说明文件
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5MB
择优录用,佛系更新,愿者投稿
群申请方法:
在公众号后台发送你的作品后
经过审核,后台会发送邀请入群
对自己作品有自信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