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与旧的碰撞
熙南里所在的评事街一带,历史上曾是南京最繁华的地区之一。这里坐落着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私人民宅——甘熙故居,也是全国首家民俗非遗双博馆。青砖小瓦的院内,金陵巧匠云集,婚俗民俗生动详尽,恭敬勤学的甘家家训也备受人们称赞。
相传甘氏为金陵望族,历代甘家人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贡献,他们的家训“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甘熙故居不仅是一个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一个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历史文化+建筑打造”“江南文化+场景体验”“创新科技+网红IP”,在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中,熙南里陆续推出了笪桥灯市、六潮雅集、汉服节、读书节、咖啡节等特色文旅消费项目,创新打造《南京喜事》沉浸式演出、《甘宅雅韵》精品博物馆夜游项目,成为城市新晋热门打卡点。
如今,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聚集了一批老字号、大师工作室、文化小店,现入驻企业一百五十余家,女性从业者近五百人。今年1月18日,熙南里街区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熙南里街区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街区妇联成立以来,坚持以党建带妇建,团结市场化力量推动区域化妇联建设,扩大街区新型婚育文化阵地,全方位赋能新兴领域女性主理人,打造熙南里新型婚育文化试点。
让爱“联”起来
熙南里街区妇联成立后,不断挖掘区域内女性商户主理人资源,丰富和延伸工作触角的同时,探索、打造全新工作思路和品牌,在三余书社、乾元旗袍、镜见兴律师博物馆、甘熙故居分别建设妇女微家阵地和南京市儿童友好建设试点单位,强化成员单位在婚姻家庭和亲子方面的功能,形成行业、商户间的互通联动。同时,团结“三新”领域女性力量,通过妇女微家阵地、妇联组织和执委工作室,商户与南京特殊教育示范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结对共建,打造女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培育女性创业就业,通过红色阅读、慈善义卖等系列活动,加强对女性思想政治引领。
“在区、街道妇联的指导下,我们在镜见兴律师事务所建立了妇女微家,负责人戚婷婷是省妇儿基金会‘我助妇儿康’项目讲师,同时也是宁姐工作坊的公益律师。微家定期开展公益法律援助服务和普法宣传已有二十余场次,并与评事街社区共建少儿法学院,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贡献力量。街区妇联副主席谢露露是省妇儿基金会女人帮公益基金理事长,长期活跃在关爱妇女儿童一线。执委刘月蓉是国家一级茶艺技师,曾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也是省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师、省巾帼建功标兵。在街区,女性的力量正被不断发掘联结起来。”熙南里街区妇联主席周轶介绍道。
乾元旗袍的负责人周祥华是南京市非遗项目“金陵旗袍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几年前应邀去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观看服装与设计专业毕业秀,她深受触动,萌生招聘听障人士的想法。今年年初,熙南里街区妇联成立乾元旗袍妇女微家。5月,乾元旗袍正式挂牌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实习基地,已有两位听障学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工作。“妇女微家成立后,我们个体经营户有了组织,有了‘娘家’,后续我们也会不断发挥妇女微家的阵地作用,根据店铺的经营状况,继续招聘听障女性,为她们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周祥华说,“希望能对这两位听障人士进行长期培养,将她们树立为‘标杆’,将来能够独当一面。”
此外,为精准赋能女性,街区妇联不定期举办“问需于商、问计于商”座谈会和女性创业就业发展座谈沙龙,并在街区开设婚姻家庭咨询流动调解室,组织女性心理健康压力培训和家庭赋能精准关爱行动,助力打造和谐幸福家庭。
营造爱的“氛围感”
在爱心红绿灯前表白,在玫瑰花墙下求婚,在民俗博物馆、长乐未央传统婚礼文化课堂感受传统婚俗和汉婚礼服礼仪,在乾元置一身华美衣袍……熙南里街区内与婚恋一条龙服务相关的商户有二十多家。
熙南里街区妇联结合区域内婚恋文化色彩浓厚、网红打卡地密集的特点,以“爱在熙南里 情定朝天宫”为主IP,打造婚俗巡游、交友大会、传统非遗等系列活动,为青年交友搭建平台,倡导优秀传统文化和新型婚育文化。街区商户契合婚育主题,依托星光露天电影院展播爱情、家庭主题电影,在3月8日、5月20日等节点推出吃、穿、娱、游、购、赏等全链条爱情系列产品,打造熙南里新时代爱情、婚姻文化示范街区。
今年8月,“七夕小确幸·约在熙南里”——南京市秦淮区“点亮星夜”文明实践晚间活动七夕主题游园会在熙南里浪漫开启。青年男女携手漫游在旖旎的夜色中,感受着南京这座城市独有的浪漫。以家风家教传承为主题的沙龙活动在三余书社开展,听歌曲、讲故事、学模范、诵经典、读家书等丰富多样的内容,让在场十五组亲子家庭感受传统佳节的深厚文化内涵。“爱的鼓励、爱的表达”互动环节更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改善亲子关系。
来源:江苏女性
编辑:翟羽佳
审核:吴杰、王楠
发布:刘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