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到11月10日在上海举行。
本届进博会,有来自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齐聚。7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企业展,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都超过上届;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创历史新高,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在这里亮相;人文交流活动展示面积超过3.2万平方米,是历届之最。
内蒙古商务厅组织了50余家企业参加本届进博会,重点展示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非遗文创产品、反映我区重点产业链建设成效的器材模型、应用场景等。内蒙古馆面积837平方米,包括综合及互动展示空间、美食品鉴空间、内蒙古味道展示空间、商务洽谈空间、特色产品展示空间、产业展示空间、文旅展示空间、非遗展示空间等。作为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内蒙古馆将重点展示内蒙古的资源禀赋、产业特色、民俗风情等内容。重点宣介大美内蒙古、开放内蒙古、发展内蒙古,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也是文化旅游的“活地图”,更是对外开放的“彩虹桥”。
活动期间,内蒙古还将充分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投资促进平台作用,举办2024内蒙古投资环境推介会,对接高能级参展商资源,推动参展商变投资商,扩大“投资内蒙古”影响力,提升内蒙古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内蒙古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农牧厅、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还将进行内蒙古投资环境整体推介、内蒙古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集群专题推介、内蒙古农牧业产业集群专题推介;内蒙古旅游形象大使——萨日娜,还将在现场发出“来自内蒙古的冬季之邀”;中外企业还将分享投资内蒙古经验并进行合作项目签约。
七年来,进博会已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内蒙古台特约评论员、内蒙古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于光军认为,进博会给内蒙古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同时,内蒙古要积极行动起来做好相关工作,让这种机遇化为最终的成果。
于光军:自内蒙古实施投资拉动战略以来,对于参与各类博览会及商务活动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近年来,内蒙古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工作。以去年为例,内蒙古在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发展区域,以及一些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举办了众多推荐活动,并积极参与了多项国际商务活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带队,进行了实质性的推介和推广活动,并邀请外部投资者进行招商引资和商务洽谈。总体而言,近两年来,内蒙古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力度显著增强,任务布置更为细致,压力传导机制也更为有效。以进博会为例,通过参加展会不仅推广了内蒙古的商品和产品,还通过商务洽谈活动,与更广泛的投资者建立了联系。更为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将内蒙古的发展需求广泛宣传,实现有效的对接。
根据去年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调查,我们发现尽管这些活动整体上取得了成效,工作也做得相当细致,但仍有改进空间。例如,类似上海进博会这样的活动,不能局限于展会有限的时间,要想提供更多信息,达成更多合作,并构建长期的高质量发展信息通道和对外开放合作机制,这需要更多基础性工作的支持。
这些基础性工作包括建立一套长期稳定的工作机制,以常态化的形式,持续发布新的投资机会、产业转型方向以及具体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需求。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招商引资成果,服务好外部投资者,使他们成为推动内蒙古对内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
编辑:敖 琳
审核:常俊青
声明:奔腾融媒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奔腾融媒 新闻广播》官方微信
推荐阅读:
纵横点评 | 老厂区“变身”运动乐园 “旧改新”盘活城市空间
点亮“在看”,与您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