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不分先后
【四川美术学院】
院长
庞茂琨
1963年生于重庆
1977年至1988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并获油画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画院院长,重庆美术馆执行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作品欣赏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
《战乱中的墨子》 庞茂琨、刘晓曦、王朝刚、郑力、王海明 油画 245cm×420cm
工作室中的《战乱中的墨子》
《战乱中的墨子》素描稿
在工作室中
在工作室中
>>教学
与年轻人共同学习进步
在很多人看来,作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需要承担大量的管理工作。作为一位艺术家同样需要大量的创作时间,很多人好奇庞茂琨是如何能协调这两者的关系,又如何创作出这么多作品的。庞茂琨坦言,这两者确有矛盾,但亦能相互促进。在教学中,他能不断与年轻人交流,因为年轻人的创作想法是不一样的,可以为他提供新鲜的想法。另一方面,庞茂琨把治学精神传授给他们,在创作中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张他们形成自己的想法。
工作室
>>创作
非正常色营造生活大舞台
在2013年的新作中,庞茂琨的创作题材明显发生了改变,从过去马戏团、剧场式的场景转移到更为日常化、生活化的场景,倾向于对自然的客观描述,风格也更为随性。“每个阶段都是我的一次冲动的想法,然后我将想法付诸行动,每段时间我都会有不同的尝试。”庞茂琨说。
对于转变,庞茂琨表示,这是源于几年前他观看生活中照片时偶然发现的一种荒诞性和戏剧性。在新作中,庞茂琨选取了旅行、婚礼、购物等日常生活场景,但是在人物肤色处理上却选择了红、绿、蓝这些“非正常”的颜色,营造出一种异常、失真的感觉,使艺术和现实保持了微妙的距离。庞茂琨说:“颜色是我的一个主题,一个完整的、日常的东西稍作调整就能产生距离感、陌生感和荒诞感,强调色彩产生的错位感更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尽管新作在题材、手法上发生了改变,庞茂琨就像一位导演和化妆师,巧妙构思他的作品,将生活情境戏剧化,画面人物演员化。“我心中的舞台一直存在,现实本身够荒诞的了,呈现现实本身即是呈现时代大舞台。”庞茂琨说。
语言的改变不追随大多数
庞茂琨的阶段风格很明显,在寻求转变的漫长过程中,他也面对着各种褒贬。对此,庞茂琨更愿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在以前的作品中,为了让观众关注他编排的场景,他有意地削弱了笔触和其他技巧性强的地方,这让很多认可他技巧的观众感到失望,但是他清楚这就是自己想要的效果,便坚持画下去了;一些别人认为出彩的地方,他却淡淡地说只是随性而画,没有太多刻意的塑造。
庞茂琨深深明白作品的价值不仅仅由当下的评价而定,还要接受时间的考验,往往过了很长的时间,人们又会回过头来接受曾经的作品。
庞茂琨作品
沸腾的岁月
2013年作
180*280cm
镜花缘之一
2013年作
1600*120cm
镜花缘之二
2013年作
160*120cm
老鹰茶的滋味
2013年作
180*280cm
末日假想
2013年作
180*280cm
墨尔本幻游记
2013年作
180*280cm
沙滩椅上的脑空白
2013年作
180×280cm
听海者
2013年作
200*160cm
幸福多米诺
2013年作
160*280cm
含花的女孩之二
2013年作
190*100cm
画家妻子肖像之二
2013年作
60*75cm
花季未了之一
2012年作
91*116cm
花季未了之二
2012年作
56*101.5cm
花季未了之三
2012年作
100*80cm
花季未了之四
2012年作
91*116cm
花季未了之五
2012年作
100*80cm
花季未了之六
2012年作
100*80cm
花季未了之七
2012年作
122*80cm
光耀No.1
2012年作
180*260cm
光耀No.2
2012年作
160*200cm
光耀No.3
2012年作
160*200cm
光耀No.4
2012年作
160*200cm
光耀No.5
2012年作
160*200cm
光耀No.6
2012年作
180*260cm
沉溺之一
Indulgence
2011年作
110*150cm
沉溺之二
Indulgence
2011年作
110*150cm
沉溺之三
Indulgence
2011年作
110*150cm
沉溺之四
Indulgence
2011年作
110*150cm
沉溺之五
Indulgence
2011年作
绽放之一Blossom I
2010年作
150*150cm
绽放之二Blossom II
2010年作
160*200cm
邂逅之一Encounters I
2010年作
180*260cm
邂逅之二Encounters II
2010年作
呢喃之一Twitter I
2010年作
130*90cm
呢喃之二Twitter II
2010年作
130*90cm
蜕变之一Transformation
2010年作
160*200cm
蜕变之二Transformation
2010年作
160*200cm
蜕变之三Transformation
2010年作
160*200cm
蜕变之四Transformation
2010年作
160*200cm
蜕变之五Transformation
2010年作
180*160cm
逗留之一Lingering I
2010年作
160*200cm
逗留之二Lingering II
2010年作
160*200cm
巧合之四Coincidence IV
2010年作
160*200cm
巧合之五Coincidence V
2010年作
160*200cm
巧合之六Coincidence VI
2010年作
160*200cm
巧合之七Coincidence V
2010年作
160*200cm
巧合之九Coincidence Ix
2010年作
160*200cm
巧合之一Coincidence I
2009年作
160*200cm
巧合之二Coincidence II
2009年作
160*200cm
巧合之三Coincidence II
2009年作
160*200cm
含花的女孩
2003年作
185.5*100cm
画家妻子肖像
1998年作
60*75cm
庞茂琨艺术创作概述
庞茂琨是中国当代艺术中为数不多地深谙西方古典绘画语言的艺术家,对于古典艺术审美气质的追寻与再现让庞茂琨的绘画充满精神意味,静穆且优雅的画风为中国当代艺术中独特的个人风格。然而,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局限在对手绘技术的迷恋,而是不断坚持着探索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代文化情境的表达与呈现,将个人的艺术创作熔铸在当下社会现实之中,可以说庞茂琨的绘画又是充满“现实主义”意味的。庞茂琨作品中的现实主义是不动声色且充满主体意识的,他常常以一种与现实间离的视角来观照生活现实的周遭,因此,他作品中的人物既是独立存在的,亦是被画家感知了的,理念化和情绪化的客体;庞茂琨的绘画不等同于简单的图像表达,而是承载有丰富的内涵和隐喻,不是孤立而简单的指涉,而是具体的有包容性和综合性的体悟。如果将庞茂琨的作品做一个串联与梳理,通过艺术家的个人视角便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个知识分子在经历了中国当代文化、社会三十多年变迁之后作为个体为观众所呈现的认知与态度:
早期彝族系列作品——这一阶段的作品创作于1980年代,在这个阶段是庞茂琨学习并工作于四川美术学院。“包容、自由、开放”的四川美术学院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引动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的主要策源地和孵化地,以罗中立、张晓刚、何多苓、高小华、程丛林、叶永青、庞茂琨、俸正杰、韦嘉等为代表的毕业于该学院的艺术家至今都在以各自独特的艺术视角引领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庞茂琨以彝族为主题的异域乡土绘画便创作于1980年代中期,1983年一张《苹果熟了》将古典艺术的典雅精神注入中国绘画语言之中,这既与80年代早期兴起于川美兴起的乡土绘画中所给予从集体普世的人文情怀拉开了距离,同时也表现出艺术家对于80年代中国对于西方现当代文化艺术迷恋的现实的反思与警醒,规避了代表象征前卫与先锋的当代艺术形式,开启了他另外一种切入现实的方式。
1990年代都市个人生活体验的再现——在1997年之前,庞茂琨一直将视角放置在与自己相关的生活现实中,以记录性的方式展现了生活不经意的瞬间,没有态度,甚至没有情绪,而这样的个体表现也恰恰自觉地吻合了1990年代的现实:中国在经历了80年代的对西方当代文化的集体狂热之后开始了对自身文化建构的反思与迷茫,这一时期文化和艺术亦更多地成现出无厘头与感性的个体经验表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偶然的弦音》、《室内歇闲》、《彩虹悄然当空》、《一个铺满金黄的夏天》等。1997年之后,庞茂琨开始放弃了对具象的描绘,进入到更加强调主观情感的《触摸》、《梦魇》系列,同时在绘画技法与媒材上面也做了新的尝试。在这样的视觉观照之下,重要的已经不是对象本体,而是由画面中的人物所映像出来的深层精神意味,而由此传达的是更加微观、细腻的心理感受——面对中国日新月异的都市化进程,个体在生活经验不断被打破又重塑的不安与焦虑,对于新生未来的希冀与不安等等内省体验的真实写照。
2000之后视觉语言新的探索与尝试——面对新千年之后的中国当下社会景观,现实的戏剧性、荒诞性、丰富性已然远远超乎个体的想象,现实的鲜活让艺术家手绘黯然失色,如何保持手绘语言的力量与价值,庞茂琨开始了更多的尝试与转换。2002年前后,他开始讲对象放置在抽离了现实的虚拟想象之中,艺术家根据主观表达的需要,臆造了与主题相关的人物和画面情节,如《浮华年代》、《虚拟时光》系列;2009年,庞茂琨将现实中日常的各态人生移植在我的画面舞台之上,终止了人们原本习以为常的、既定了的思考方式,进而对画面中的内容、人物、情节进行重新的编码,以一种“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异常化来诠释当下现实,代表作品有《巧合》系列、《光耀》系列等;2013年至今,庞茂琨开始直接进入日常场景本身,在今天读图时代下,呈现出艺术家对于日常图像的解构与主观化的图像重建主要代表作品“游观”系列、《过客》系列、《镜花缘》系列、“自拍”系列。
庞茂琨作品
庞茂琨作品
庞茂琨作品
素描作品
【天津美术学院】
院长
邓国源
(b.1957, 天津)
邓国源,1957年出生于天津,198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六届油画研修班。天津美术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美国南德克塔大学荣誉教授,德国哈雷美院客座教授。
工作室中的邓国源
工作室中的邓国源
工作室中的邓国源
工作室中的邓国源
工作室中的邓国源
邓国源的工作室
工作室中的邓国源
工作室中的邓国源
工作室中的邓国源
部分作品
在花园Ⅴ.NO1 时间:2011年作尺寸:360*280cm所属系列:2011年水墨作品
在花园Ⅳ.NO1 时间:2011年作尺寸:60*60cm所属系列:2011年水墨作品
在花园Ⅳ.NO2 时间:2011年作尺寸:60*60cm所属系列:2011年水墨作品
在花园Ⅳ.NO3 时间:2011年作尺寸:60*60cm所属系列:2011年水墨作品
在花园Ⅳ.NO4 时间:2011年作尺寸:60*60cm所属系列:2011年水墨作品
(邓国源广州展开幕式,二十位儿童在《在花园》前,用当地粤语演唱民歌“在花园”。莫非是天意,就有这么一首与邓国源作品同名的当地民歌叫做《在花园》。邓国源如此设计开场,可能他希望借此接通天地。盛开的“天”和当下的“地”,并以此奉献出他心内的花)
《在花园》\邓国源
(《在花园》的内部)
【鲁迅美术学院】
院长
李象群,男,满族,1961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1978—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1982—1987年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1987—199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0—2000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至今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2014—2016年任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
现任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
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
我的出发点在于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我会像尊重自已一样去尊重每一个创作对象,这也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
《堆云•堆雪》
以半身裸坐的慈禧雕塑命名的《堆云•堆雪》。借慈禧人性化的普通女人身的自然形象,传达出“云散雪化”后,慈禧“云遮天,雪铺地”之外的威慑,也随之散尽全无,留下的只有“女人”和“历史”……
“堆云 堆雪”这件作品我构思了大概1年的时间,是从2006开始做的,从构思到完成差不多用了3年的时间。“堆云 堆雪”名字是来源于北海后边小花园,有一幢叫‘叠翠楼’院子里有一块假山石名字叫“堆云 堆雪”。“堆云 堆雪”作为假山石也是可以存在和消失的。其实堆云堆雪也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有的时候是存在的,有的时候是消失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它们可存在的一个道理和可存在的一个条件,而一旦条件消失它们也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要考虑事情所处的环境跟特定的历史时期,改变观察问题的角度。
“堆云 堆雪”是我创作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我把时间、空间和思想的三要素融合在一件作品里了,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堆云 堆雪" 创作的灵感由来...
中国近百年的文化苦旅,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懂得文化自尊、自信和自强的重大意义。只有通过人类的不断的自我审视与完善,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和文化不断的强大。“自我的审视与完善”,是我一直追求的精神境界,也是我的艺术追求。尊重客观事实,而不是一味的拿来主义,人云亦云。
“堆云 堆雪”的创作初衷也是来源于此。我以我自己的创作方式去打破了“历史”!
创作《我们走在大路上》
我在创作这幅作品时,主要考虑三个主体的概念:元素、符号、价值。这里的毛泽东,应是一个从符号中释然而出的人,有着作为人同样的平等和尊严。这是一个人,他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他的名字叫毛泽东。这名字本身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符号,这符号赋予一个人伟大的光辉。
我的《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来是美国女记者斯诺的书名,我在上世纪70年代读到这本书。雕塑《红星照耀中国》也是我对自己的那个年代的纪念。
在塑毛泽东肖像时,有一个问题始终在困扰着我,历史和领袖人物究竟属于真实的过去,还是今日的“迷思”?我认为,给伟人、名人雕像首先要走进他的心灵,在大量阅读了中外毛泽东传记的同时,我去陕北、钻窑洞,寻访毛泽东的足迹,就在我坐在毛泽东办公桌前,有那么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就是他。我决心选择一个崭新的切入点,做一次新的尝试,我不从社会或政治的角度出发,而是强调从个人的体性、气质出发,强调个人的真相,特别是从心理的角度所展现毛泽东的特殊心理状态,于是我选择了毛泽东的沉思而忧郁的表情,着力表现具有其性格特征的瞬间。
作品欣赏
作为中国当代雕塑的领军人物之一,李象群将“新人文主义”理念融入到作品中使其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所表现的肖像人物带给人震撼与感动,雕塑在他的手中成为历史的记载与延续,显示出艺术家思想的强大力量。其雕塑代表作品有《堆云•堆雪》 、《红星照耀中国》 、《阳光下的毛泽东》 、《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历史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国际奥委会等收藏。曾获第三、四届全国体育美展特等奖、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作品展优秀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英国肖像雕塑年度展费瑞克里最佳作品奖、攀格林新人奖等。艺术创作的同时,李象群在3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出了大批的艺术人才。为中国雕塑力量的延续做出了贡献。
创作《堆云·堆雪》
创作《堆云·堆雪》
创作《堆云·堆雪》
创作《堆云·堆雪》
与毛泽东家属毛远新在作品《诗人毛泽东》前合影
与林彪家属林豆豆在组雕《太行山》之林彪像前合影
与邓小平家属在创作现场交流
2004年,受四川广安委托创作雕塑《邓小平》,与邓小平家属在工作现场
2010.5为索罗斯塑像
2010.5为索罗斯塑像
创作《莫唯》胸像
为巴金翻制手模
更多作品欣赏
【中国美术学院】
院长
许江,1955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1989年赴德国汉堡美术学院研修。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专门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也有很多人就问,十年画葵怎么画得下去?实际上我是在格葵、访葵、种葵、问葵、画葵,画小葵、画大葵、画老葵、画成片的一望无际的葵园、画早春的葵、盛夏的葵、晚秋的葵、冬雪的葵,都是在格葵。但我发现,格葵格到最后,真正的葵在心里。
但是无论我如何的访葵、种葵、追葵,每一次画葵的时候,我的心里,都会回到这片葵园。
葵,是一种花,一种果;葵,是一条路,一份情。
葵园写生
葵园写生
葵园写生
葵园写生
许江作品
我画葵,画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向阳花开”的历史情怀,所以名叫“东方葵”。艺术展在国博办了45天,在这期间,我常常到一楼中厅去看在那里展出的革命历史题材画。这些历史画是共和国历史的丰碑,创作者都是我们熟悉而敬仰的老一辈艺术家。
我曾经说过,葵不是风景,而是大地。大地和风景非常不一样:大地是我们的生命所在,是我们的根性的现场,不可以离开、不可以迁徙;风景是我们看完之后可以离开的,可以被移值的。
就像我笔下的葵园,在这一片苍茫的大地上,记录着我们这一代人的草根和博大、沧桑和坚强的生命意象。我觉得,这属于我们的生命意象与情怀,才是真正的油画语言本土再造内在的东西。
工作室中的许江
工作室中的许江
工作室中的许江
许江工作室
雕塑作品
他如今的绘画,把不同角度眺望的图像组合起来,时间、心境所切割的那些事物,从多个角度逼近事物的核心,却似乎又倏尔远在天际。同时,他在各种身份转换中也建构起了同性的话语空间,甚至即身一如,具有着通感式的身份回归,如同眼、耳、舌、鼻、身、意各个官能的领域本来就可以的彼此打通或交通,不分界限。
共生会否可能系列 2011年
盘根系列 2008年
葵灯系列 2013年
汉葵系列
穿过葵园,豁然开朗。这样就把整个展览串联起来了,把雕塑和绘画串联起来了,给大家提供一种不同凡响的心灵感受,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些绘画。另外,这些葵和莲,莲是“怜”,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葵是“愧”,也是和人内心有关的。所以这两种东西都在人们精神世界里,是和心思相联的,都带有一种伤愁。
莲葵之舟系列
水彩作品:
当文艺青年习惯于将葵以太阳花的昵称作为小清新的代表意象时,许江却赋予其黄钟大吕的气质和追索生命的境界。在这位曾一度痴迷于“废墟”的画家笔下,东方之葵没了灿烂的颜色,但却都有挺直的腰杆,成为一代人痛苦亦坚守的“盛墟”。
油画作品:
独自倾心系列
葵园十二景 西风瘦 2005年
葵园十二景 水云间 2005年
葵园十二景 花田错
许江笔下,葵成为一代人的化身,从中看到了它们生命的坚持。“30多年的奋斗、沧桑和坎坷,我们这代人青春已逝,但心未老”。葵心自许的许江,想要用笔下的葵园借喻一代人的心灵瞻望,或者比兴一个绘画者和一个历史见证者的精神守望。
葵塔 2007年
葵花雨 2011年
世纪之弈系列:
许江在绘画上攒积起来的成果主要是关于城市和大地的风景。城市的景物是文化符号,大地的生命是自然符号,二者的义涵本分属两种类型,在许多画家那里情各有钟,但在许江的视野中却都同属于一个存在的世界。他喜欢研究城市,把城市当作文化的肌体,尤其喜欢追寻城市的历史,把一本本城市的传记读成历史的篇章,把城市的表像视为历史的片段,因此,城市在他的笔下成为画不完的对象,大者到与天际相接的城市轮廓与建筑躯影,小者到城市的巷陌、房屋的细节乃至道路的斑记。从绘画风格看,他的城市主题的作品都是史诗般雄浑和悲剧般凝重的混合体,他似乎无法为城市的现状勾画清晰的图景,反之,却像深陷在城市的梦境中感受正在消逝的存在。所以,他把自己笔下的城市风景称为“历史的风景”或“逝去与即将逝去的景”。
葵阵 2006年
大北京 钟鼓楼 2001年
画布上,葵的色彩和形态是超现实的,但许江的感情却不是。
童年少年的记忆,对许江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江出生自一个教育家庭,父母亲都是中学教员,生活的地方是位于小山上的中学,中学出来就是田野,铁路从山脚下穿过。可以想象,许江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啻今天画家苦心寻觅的采风圣地。
从满大街的大字报和黑板报中汲取美术因子的少年许江,接触到的是那个年代特有的激情,包括美术创作激情。可以说,一个火热的年代成全了许江的艺术天赋,也鼓舞和造就了整整一代人。诚然,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那一代中国人,是见证时代和社会迅速发展变迁的一代,也是将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都发挥至极限的一代。
许江说,他们这一代人生活经历都比较复杂。这种“复杂”不是今天意义上的混乱,特定历史时期给予的磨难和磨砺使这一代人具有其他人不曾有过的思考。
关于皮鞋与皮鞋的演习之一 1994年
关于皮鞋与皮鞋的演习之三 1994年
单手弈、对手弈系列
翻手覆手弈系列
与石膏群像弈棋之二·绿局
与伏尔泰弈棋之一·壁垒
与伏尔泰弈棋之三·十字
生生不息之三·四象
生生不息之二·两仪
【中央美术学院】
院长
范迪安,1955年9月出生于福建,曾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从事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当代艺术批评与展览策划、艺术博物馆学研究。
范迪安作品
凡尔赛夕照-50X60cm-范迪安-2014年
范迪安-冬日太行-油画-80X110CM-2013年
范迪安-黄河-乾坤湾-2013年-100X160CM
范迪安-黄崖关下100X85cm-2013年
范迪安-京郊冬雪-80X65cm-2014年
范迪安-闽西早春-100X80cm-2014年
范迪安-逆光-60X70CM-2013
范迪安-清明100X80cm-2014年
范迪安-惟余莽莽-油画-110X160CM-2013
范迪安-夏至60X70CM-2013
范迪安-阳春-100X80CM-2014年
红土绿源162X124CM-2014
晚春的郊野-范迪安-60X70CM-2013
【湖北美术学院】
院长
徐勇民作品
徐勇民作品
徐勇民作品
徐勇民作品
徐勇民作品
徐勇民·马球系列雕塑(红·银·蓝-单·双共6种)
《九歌•琳琅》
《读•史记•楚世家之九》
《12月25日·武汉》
《露涤清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