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比如青岛的平度大泽山镇,全球70%的假睫毛产自这里;比如济宁梁山县拳铺镇琉璃井村,这里是全国最大的二手设备市场;还有盛产汉服的“宇宙中心”曹县;靠“小鱼竿”闯出国际大市场的威海……
这些散落在不同城市区域间的产业带,激活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更是山东经济韧性发展的有力保障。
2025年,我和内容伙伴黄晓军,将一同聚焦山东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观察和发现。
去挖掘山东经济发展的韧性支撑,去洞察特色产业带运行的模式进化,去寻找产业链“链主”,以及其引导整个产业带发展的方法论。
——山东青庐创始人马翠
小孩撒娇要吃山楂棒棒糖、年轻人聚餐爱喝山楂饮料、中年人保温杯里泡着山楂干……山楂,已然成为刻进中国人DNA的大众食品。但你可能不知道,全中国的山楂制品中,七成都来自于山东潍坊青州一个小镇——王坟镇。青州市王坟镇是山东一个山区乡镇,境内有大小山峰200多座、大小河流12条,森林覆盖率达62%,地面林草覆盖率92%。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镇,有超过130家果品加工企业在狭窄的山间河谷中顽强生长。他们生产着山楂原浆、山楂片、山楂条、山楂糖果等近100个品种的山楂制品,年产量达到20万吨,产值超过25亿元。根据当地官方媒体《潍坊发布》的报道,这组数据,放在全国来看,占到山楂制品市场70%以上的份额。哪怕是全球市场,王坟镇也把持着超过30%的份额。左至右:主笔黄晓军、国丰食品总经理王义泽、青庐创始人马翠
撰稿:黄晓军
访谈:黄晓军 马翠
全国最大山楂集散地
山东S228省道,从东营黄河口曲折南下到达潍坊临朐。进入王坟镇后,道路被高耸的群山逼至河谷,随弥河支流石(沟)河顺流而下。这也是王坟镇最繁忙的交通大动脉。
每年10月后,横跨石河的涝洼界桥上,挂载着各地车牌的货车堵成长龙。他们在这里收购一批批山楂鲜果,运往全国。王坟镇盛产的青州敞口山楂,已经有500多年栽培历史。其钙和铁的含量居各种水果之首,且维C含量是苹果的17倍、梨的30倍,被视为大山楂中品质最好的品种。正是如此,大量外地商人连年齐聚王坟镇,采购敞口山楂制作山楂干、药材等。本地老人就打趣到,自己在王坟种了40多年山楂,从来都是供不应求。实际上,王坟镇山楂鲜果一年产量仅有7.2万吨,完全满足不了本地加工企业的产能。所以你也会看到一个尤为魔幻的场景——更多的外地山楂鲜果,会一车车运进王坟镇。他们来自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甚至东北等地。全国买全国卖,王坟镇也成为国内最大的山楂鲜果交易集散地。但很长一段时间里,王坟镇在山楂行业的地位仅有业内人知道。被大众消费者所关注,还要等到2007年之后。当年,《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施行,要求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产地、生产者名称和地址。同期,一些以山楂球、山楂卷为代表的创新山楂制品出现,传统商超和杂货店中的山楂零食成为古早新消费代表。而当人们细看背后的生产者标注时,就会惊讶地发现“王坟镇”、“王坟镇”,还是“王坟镇”。目前,王坟镇已经出现了诸如金潮来、国丰、苏大、仰天、金洋等10多个山楂制品知名品牌。他们将山楂制品带向了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盒马、大润发、家家悦、联华超市等全国知名的大型商超。而诸如好想你、三只松鼠、怡达等休闲食品公司的山楂制品,也曾委托王坟镇的加工企业代工生产。每年,王坟镇将生产20万吨多达100种的山楂制品走向全国,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山楂加工基地。不止如此。有朋友去韩国旅游,在延南洞附近逛街时买到山楂制品,结果发现生产者地址同样在“王坟镇”。据悉,该镇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山楂出口,特别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客商尤为喜欢。早在1992年,王坟镇就出现了中日合资的食品公司。![]()
3万王坟人
整体来看,王坟镇的山楂制品,占到全国7成,全球3成。这背后,其实是镇上1.4万户村民集体参与到山楂产业的结果。按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显示,王坟镇常住人口3.4万,15-64岁人口2.1万。在山区乡镇空心化的当下,这个数字可谓“遥遥领先”。为什么王坟镇的村民,特别不少是青壮劳动力愿意留在家乡?那位打趣供不应求的大爷,60多岁,家里的6亩地种了700多棵山楂树。敞口山楂、大金星、金如玉,多种品类一年收成能达到1万斤。大爷介绍,自己的子女就在镇上的国丰食品上班。这家公司是当地山楂制品代表企业,从研发、生产到包装的全流程,用工超过了300人。这些人几乎全是王坟镇村民,普通工人一个月能拿到4000-6000元,部分技术类工人月薪甚至超过了1万元,比肩北上广深。国丰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可谓见证了王坟镇山楂产业发展最快速的阶段。据公司总经理王义泽介绍,本地生产企业刚开始就是小作坊模式。村民依仗原材料优势,自己在家粗加工,生产一些街边批发市场的山楂小吃。而近些年,为满足不同市场需求,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镇上几个龙头公司开始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和更新生产设备。就国丰而言,其早在2014年就成功研发出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山楂制品,成为了国内首家无添加山楂生产商。到今天,国丰拥有2座3000平方米的车间、1座2000平方米的储藏库,以及6条山楂制品生产流水线。其推出的酸奶山楂球、酵素山楂、爆浆山楂、卡通山楂等新品种,早已成为山楂零食中的明星产品。据悉,每年王坟镇村民在国丰食品拿到的工资达到1000万左右。需要强调的是,当前王坟镇像国丰一样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家,其余大小规模企业近130家。他们在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流水线、大宗商品贸易、物流仓储等多个板块,吸纳了本地1万多名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群众增收5亿多元。很遗憾,官方并没有公布王坟镇近10年来的实际人均收入水平。但S228道路两旁的村民自建小楼,以及停在路边的私家车,也已佐证一切。![]()
“青州王坟模式”
据博研智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2023年,国内市场仅山楂休闲食品板块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9.2%,预计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扩大至150亿元。根据青州投资合作促进中心出示的资料来看,当前王坟镇工业用地紧张,仅有的两块平坦地势中,黑虎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还占用的大片面积。这意味着,王坟镇现有130多家加工企业要想拿下快速增长的山楂市场,扩建增产的路子存在一定的阻碍。目前,王坟镇党委牵头,整合40多个企业党支部和辖区100个村党支部成立了“红心赋能 红果致富”山楂产业党建联盟,希望推动企业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向协同作战、融合发展转变。期间,由产业党建联盟牵头,整合龙头企业优势资源成立集团公司,拟规划调整210亩地,打造“王坟镇山楂大健康产业园”。未来,联盟新公司接收和分配订单,统一进行销售结算。这个过程,其实是倒逼王坟镇企业提档升级的过程。产业联盟会制定联盟准入标准和行业指导标准,遇到不达标企业则要求分批次就地技改,推动企业实施技术提升改造。对内强化技术转型,对外形成合力参与市场竞争,山楂产业正在跑出一个“青州王坟模式”。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加入青庐,和庐友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