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画面石:融入河湟文化的独特元素

文摘   2024-11-11 17:01   青海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 3000 米以上 ,自古就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 而众多的构造地貌、风成地貌、重力地貌、黄土地貌的变化和不同岩石质地差异,孕育了千姿百态的青海奇石 ; 青海奇石,目前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的  主要石种有黄河水冲石(简  称黄河石)、湟水河水冲石(简称湟水石)、昆仑风砺石(简称风砺石)、丹麻采彩石(简称丹麻石)、陨石、 黄土姜石(简称姜石)、矿物晶体石等。

湟水河位于青海省东部 ,发源于海晏县包呼图山 ,东南流经西宁市 、海东市、穿河湟谷地到甘肃省兰州市西面的达 家川入黄河 , 不但在青海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 而且还蕴藏着大量的奇石 ; 湟水两岸广阔冲积谷地中, 农田下埋藏有大量的河卵石 ,在农耕、工程建设中也可能挖 掘出观赏石来 ;近年来 ,在河道改造建设中 , 多年沉睡的河 卵石被挖出,大量精美观赏石被发现 ,但随着河道改造的结束 , 现在河边基本无石可觅 , 觅石已成为记忆。

湟水河奇石集天地之灵气 , 吸日月之精华 , 形随万物 , 妙趣天成,神韵无穷 ,它一石一景 、一石一物 、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有山川、四 时景色、飞禽走兽、人物 风光、花草树木、隽秀文 字,个个活灵活现,块块 惟妙惟肖,仿佛是一部浩 瀚的天书,记载着自然史 界的沧桑变故。

湟水河画面石,此石多为彩卵石,奇在画面,多为石英岩, 硬度一般在6——7 度左右 , 石体底色大都为白色 、乳白 、  乳黄等 ,对比色大多为大红 、血红 、铁锈红、粉红等 , 画面  色泽对比度大 ,艳丽多姿 ; 一方好的湟水画面石,画面错落  有致 , 大都有那种“ 立怀迷度奇世界 ,似梦似动都是真 ” 的  出神入化意境。

湟水河画面石从  内容上分有人物石 、 动物石 、植物石 、 文字石、抽象图案石等,底色多数为 白色 , 亦 有青白色 、浅黄色,纹理 、色斑以红色 、黄色 、棕色为主 , 有纯色、多色之分,石形多呈扁圆形 , 是理想的“ 画面 ”。

每一块河湟画面石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 它们的纹理和图 案 ,仿佛是一部部无声的史书 ,记录着河湟民俗文化的发展 历程 ;从古老的传统节日庆典到 日 常的生产生活场景 ,从民 间传说故事到宗教信仰的表达 ,河湟画面石以其独特的艺术 形式 ,展现了河湟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

历史文化的载体

河湟画面石是当地丰富传说和故事的天然呈现载体 ,笔 者有一方河湟画面石 , 此方石高约25 厘米 、长约30 厘米 、 宽 10 厘米 , 重约 10 公斤 , 是一方人物石 , 画面中一位古人 仿佛仰天长叹 , 笔者最开始给此石起名为诗人“杜甫 ” , 画 面中“杜甫 ”仰天长叹 , 忧国忧民 ; 后来 , 一对夫妇朋友来石馆参观,朋友的妻子看 到此方石说:“这块石头 不错,画面中的人骑着一头牛。”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这也是奇石最美妙 最奇特最吸引人的地方所在,笔者仔细一瞧,果 然如朋友妻子所讲,画面 中的人物倒骑在一头牛身上 , 悠悠自得取名为“老子西出函谷关 ”。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先秦文 献(《庄子》《荀子》《韩非子》《 吕氏春秋》《礼记》《国策》等)中皆用其名老聃 , 因而人称老子 ,曾做过周王室管理 藏书的史官 ,在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 ,就离开故土 ,准备 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 ,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很敬佩老子 , 听说 他来到函谷关 , 非常高兴 , 可是当尹喜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 游 , 又觉得很可惜 ,就想设法留住老子 , 于是 , 尹喜就对老 子说:“ 先生想出关也可以 ,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 。”老子 听后 ,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 , 几天后 ,老子交给尹喜一篇五 千字左右的著作 , 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 ;据说 ,这篇著作 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为了将文化很好地与奇石结合起来 ,休闲之余 , 笔者给 “老子西出函谷关 ”这方画面石赋小诗一首《紫气东来》: “ 归隐西去走函关 , 尹喜问道求老聃 。五千奇文道德经 , 万 里化胡天下传 。”

笔者从这方河湟画面石的命名过程中悟出 ,玩石 、赏石 一定要给石头赋予文化的内涵 ,这样才有兴致 ,也不枉大自 然赐予我们的石头 ;但奇石是一种很难用文字概括和描述的 文化形式 , 而奇石文化的主体非常广泛 ,上至社会名流 , 下 到普通百姓 ,只要是能够崇尚天然情趣和品味人文意境的自 然人都可能成为玩奇石的爱好者。

文化传承的纽带

在笔者的石馆里 ,有一个雕工精美的木质底座上托放着 一块出自湟水河的白色底子的石头 ,上面天然形成了一个棕 褐色的人物形象 , 头部躯干分明 , 四肢比例协调 , 神态栩栩 如生 , 正静静地端坐着进入禅定 ,笔者将这方河湟画面石取名为“达摩面壁 ”。

达摩面壁是佛教史上的著名传说,达摩是南天竺( 印度) 人 , 为印度禅宗第27 代祖师般若多罗的嫡传弟子 , 他遵师   父嘱托 ,东行来到中国传教 ,先在南朝的梁武帝时期到达金   陵(今南京) ;但与梁武帝交谈后 , 因两人对佛法的理解不   同 ,达摩认为梁武帝所行的“造寺布施供养 ”等行为并非真   正的功德 , 因此得罪了皇帝 ,被驱逐出境 ;之后达摩渡江北 上 ,来到了魏都洛阳到达洛阳后 ,来到嵩山少林寺 ,他在寺后 面 山 坡 上 的 3/4 处发现 一 个 天 然 石 洞 ,此洞高约 3 米,深约 6.6 米 ,方方的洞 门朝阳敞开, 冬暖夏凉 , 空气清爽 , 洞前还有一块小草坪 ,周围浓荫蔽 日 , 于是 ,达摩 决定在此修行坐禅 ;他整日面对石壁 , 盘膝静坐 , 不说法, 不持律 , 默然终 日面壁 ,双眼闭 目 , 五心朝天 ,在“ 明心见 性 ”上下工夫 ,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 ” ,入定后 , 洞内静 若无人 , 飞鸟竟要在达摩的肩膀上筑起巢穴来 ;达摩就这样 日复 一 日 ,年复一年地进行了长达九年的面壁修行 。 当他离 开石洞的时候 , 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上 , 竟留下了他面壁姿 态的形象 , 衣褶皱纹隐约可见 , 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 ” ,把这个天然石洞称 为“达摩面壁洞 ” ;达摩通过九年的面壁修行 , 悟出了一套 能够让中原人接受的佛法 ,也形成了华夏佛教禅宗的中心理 念“ 直指人心 , 见性成佛 , 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 ” ,这为中 国禅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达摩也因此被尊称为“ 东土第一 代祖师 ”“达摩祖师 ”。

河湟画面石就像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让我们在 现代社会的喧嚣中 ,依然能够触摸到那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的脉搏。

笔者有一方“ 龙腾盛世 ”河湟画面石 ,这方奇石石形完 整 , 大小适宜 , 画面动感十足特别是腾龙的几个特征明显,张开的大嘴气吞山  河 , 眼睛突兀犀利  如炬 , 盘 曲 的身姿  有力拨山气盖世之  张力 , 还有神龙见  首不见尾的神秘 ,充分体现 了 华夏民  族的图腾: “ 龙 ”的正大气象 ,符合当今中国盛世年华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河湟画面石上常常存在被人们视作吉祥物、 图腾一般的 图案 ,在河湟的民俗活动当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笔者有一方“ 清明 ”河湟画面石 ,这方奇石呈现出一幅令人动容的景象 , 一孝子跪在一座坟前 ,坟墓后面生长着一 棵柏树 ,这幅画面仿佛与清明的民俗文化交织在一起 ,诉说 着岁月深处的故事 ; 清明 ,是缅怀先人的时节 ,人们纷纷踏上归途 , 来到先人的墓前 ,就如同画面石上的那个人一般, 虔诚地跪下磕头 , 寄 托着无尽的思念与敬 意 ; 那座坟墓 , 不仅仅是一抔黄土 , 更是 连接生者与逝者的情 感纽带 , 它承载着家 族的记忆 , 传承着先 辈的精神 ; 而坟墓后的柏树 , 犹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 , 见证着岁月的流转 , 为逝 者遮风挡雨 ,也为后人带来心灵的慰藉 , 它象征着生命的延 续与坚韧 , 如同家族的血脉一般 ,在时光中不断传承 ;这方 河湟画面石上的图案 ,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清明民俗文 化的厚重与深沉 , 它提醒着我们 , 无论时光如何变迁 , 我们 都应铭记先辈的付出 ,传承家族的美德 ,珍惜当下的生活 。 在这个特殊的时节里 ,让我们怀揣着对先人的感恩之情 ,继 续前行 ,让清明的民俗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河湟画面石见证和体现了历史长河中亲人间的牵挂 ,是清明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诉说着生命延续与先辈精神的不朽传奇。

笔者还有一方独具韵味的“仁者寿 ”湟水河文字石 ,其规格为25×20×15cm,细细端详此石,洁白如雪的石体形状  似一桃子,在这洁白之中,一个姜黄色的“寿 ”字赫然醒 目, 这个“寿 ”字 , 颇具书法的韵味与灵动 , 一撇一捺 , 皆蕴含  着无尽的韵味与力量 ,仿佛是一位书法大家挥毫泼墨 , 一气呵成。

寿桃 , 自古以来便承载着人们对长寿、吉祥与幸福的美 好祈愿 , 它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永恒 , 寓意着岁月的安宁与 祥和 ; 而这方奇石 , 以其形似寿桃的外形和醒目而富有韵味的“寿 ” 字 , 仿佛将这 份 美 好 的寓 意 凝 聚 其 中 , 成为了大自然赐予 笔者的一份珍贵礼物 。 在笔者众多的奇石收藏 里 , 它宛如一颗璀璨的 明星 , 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成为了笔者最为钟爱的一方奇石 ;每一次凝视它 ,都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暖怀抱 , 能触摸到岁月的深沉脉搏, 能领略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文字石不仅仅是一块石头 ,更 是一份情感的寄托 , 一份心灵的慰藉 , 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与追求。

经济发展的推动

河湟地区拥有丰富的奇石资源 , 如黄河石、湟水石等, 这为奇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随着人们对奇石的认识和喜爱不断提高, 奇石收藏、交易 、展览等活动 日益频繁 ,奇石产业逐渐兴起。

据青海省观赏石协会会长毕崇毅介绍:“青海湟水河奇石资源开发始于上世纪九十年 代 , 随着青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收藏爱好者和经营户队伍日益壮大 ;目前,海东市平安 区已形成了奇石市场 、集散地、石馆、庭院四结合的收藏销售体系,收藏销售户已达百户 , 其中不少人不仅搞收藏,而且把奇石作为一种创收的商品推向了市场。

近几年来,湟水画面石流向宁夏 、甘肃 、陕西 、天津、  山东等地 ,其中一部分精品流向海外 ,一块湟水画面石可以达到几千元 、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受到了 国内收藏家的  赏识和青睐 ; 同时 ,湟水河画面石在省内外诸多展评中频频  获奖,仅海东市平安区的收藏家在全国各地各种博览会中获  得金 、银、铜奖的作品就达 200 多项,成就非凡,影响甚广。

奇石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 ,还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 ,奇石作为河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 ,在平安驿 · 河湟文化体验地河湟 文苑场馆中展示了部分河湟奇石 ,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 赏 ; 奇石展览成为旅游的重要内容 ,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为河湟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古人云:“黄金有价玉无价 ”。奇石的珍贵在于神奇,在于自然形成 ,在于独一无二 ,在于性质稳定 ,在于地久天长 ,一件奇石珍品 ,它的稀有性、稳定性、自然性、独特性,是举世无双的 ; 因此 ,奇石珍品具有人为艺术品难以比拟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

湟水河浩浩荡荡带来的氤氲水气、古韵灵气 , 擎起河湟历史 , 激活了属于河湟的文化脉络 。东流不尽的湟水河畔,有品不完的河湟画面石,这些璀璨瑰宝,历经风霜绵延赓续,是见证和记录,是我们弦歌不辍的根,是河湟文化自信的源。

作者简介

王学超,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河湟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青海河湟文学学会副会长,《现代作家文学》文学顾问。

监制|李玮
审核|张臻卓
初审张程程
编辑|张程程
图、文来源|河湟视野



海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推介海东文艺名家、作品,宣传海东文艺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