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父老家

文摘   2024-11-04 17:00   青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老父老家

作者:张明


正值建国75周年之际,侄儿在南京成婚。我和家兄张卫到南京操办婚庆之后,回了一趟泰兴的老家。老家位于长江之滨的江苏省泰兴市分界镇(原长生乡)张厂村。


小时候曾跟随老父回过老家,现在还依稀记得老家泥泞的小路、低矮的瓦房,还依稀记得堂表兄弟几个追逐嬉戏,甚至跟小猪一起睡觉玩耍的情景。


好多年没有回老家了。通村的泥土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过去的平房变成了整齐的楼房,厨房里烧饭的老锅灶改成了液化气灶,常用的水缸换成了自来水管,传统的粪缸改成了旱湿分离的卫生间。国庆长假期间,在外工作的乡亲们,从四面八方,开着轿车回家。各家门口都停着一辆车,甚至两三辆车。静静的村庄、宽宽的路道、绿绿的庭园、悠悠的白云,构成了一幅中国式现代化新农村的图画。


老家是老父魂牵梦萦的归属之地,这里有过爷爷奶奶的欢声笑语,有过老父童年的美好记忆。


老父张有德,1940年腊月出生在老家这片土地上。听爷爷奶奶说,老父从小勤奋好学,无论到哪里,他总是带上一本书,一有空闲就钻心看书,哪怕是烧锅,也是一边烧火一边看书。正月初一拜年后,老父从不玩耍,坐在房里埋头看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1960年,老父从黄桥中学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是新中国成立后全村的第一名大学生。


1964年,大学毕业后,老父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毅然决然地奔赴祖国边陲高原青海任教,被分配到青海师范学院(现青海师范大学)。老父经常回忆说,当年他从江苏泰兴到青海西宁,乘汽车、坐渡轮、转火车,辗转数个省市,整整颠簸了6天6夜。老父到青海师范学院报到时,学校告知他,师院的英语专业还没有组建,教师关系可留在师院,暂时到西宁市第十四中学教授英语。老父从学院的介绍得知,青海省和西宁市大中学校英语教师十分匮乏,高中也十分需要英语教师。老父二话不说,顾不得旅途劳累,立即赶到指定的中学报到,担负起为青海加强英语基础教育的任务。老父说,在高校也好,到高中也好,责任都是教学,教师把学教好,这是第一职责。

(日常工作)


老父在西宁市十四中学专教英语,并担任了25年的班主任。在老父的努力下,该校的英语成绩进步很快,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这,是他一生倾注教育事业的最大动力、最大乐趣。后来,又先后担任了西宁三中、昆仑中学、西宁四中副校长,期间依然任教高中英语。退休后,发挥余热,任教青海广播电视大学(青海开放大学),从不计较报酬。老父任教四十余载,乐此不疲。

(时任西宁三中副校长)


上个世纪下半叶,青海英语人才缺乏,省市来了外宾,时常邀请老父担任翻译。每逢接到翻译任务,老父总是认真准备,详尽熟悉主方客方资料,确保翻译准确无误。老父说,外交无小事,翻译须精准。老父每次总是圆满完成任务,深得领导及外宾好评。改革开放后,青海旅游事业不断发展,一些主要景点和高原特产的英文介绍急需完成,文旅部门把这一任务交给了老父。老父欣然接受,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等主要景点和青稞酒、牛肉干、藏羊地毯等青海特产的英文翻译任务。如今,青海一些主要景点石碑上镌刻的英文介绍,均出自老父当初的译文。老父曾是全国外语协会会员、青海省外语协会理事,曾数次参加全国高考英语试卷命题及青海省高考英语阅卷监审工作。在青海老父是英文教育先行者之一,《中国教师大全》亦有一条记载。

(接待澳大利亚外宾   右三)

(日常工作)


老父名有德,在西宁教育界,确是“有德教师”。老父身为高级教师,后被任命为英语教研组组长、副校长,可他从不追求职务待遇。学校几次分配他大套房子,他总是让给家庭人口较多的教师,自己一家人几十年一直住着60多平米的老式中套房子。老父年老生病时,江苏老家几个堂表兄弟来西宁看望他。客厅里连一张吃饭的圆桌都安置不下,一家人只能守在茶几上共聚共饮。老父幽默地说:斗室能装名家书,茶几可写大文章。老父是高级教师,工资很高,但是老父常年资助贫困学生(我所知道的有20余人),最终积蓄也不足2万元。


他经常对青海的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建议呈送给领导,倡导在经济欠发达的青海,应把基础教育打造成学界的“青藏高原”。


老父每两三年都要回老家一次,退休之前总是利用春节期间的寒假,从不在学期中间用“省外探亲假”。他说:教师以教学为本,教学期间就要安心教书。退休之后,时间宽裕,老父或是春节回家团聚,或是清明回乡祭祖。


老父最后一次回老家是他76岁那一年。一生园丁的老父回到家乡,首先到村小学,询问全村教育情况,得知村里每年都有学生考取985高校后,心里由衷地高兴;然后走亲串友,了解各家子女学习情况,得知有的大学毕业已参加工作,有的正在大学就读,心里又是一阵高兴。老父说,不管哪一代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都要学知识,学好知识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基础。那一年离开老家返回青海时,他一步一回头,久久舍不得离开生他养他的衣胞之地。也许老父心里清楚,这一次与老家分别,就很难再说下次了。

(在西宁人民公园)


老父西进青藏高原,一干就是一辈子。他秉承立德施教,坚持立德修身,注重立德树人,把毕生年华献给了祖国大西北的教育事业,用八十多年的生命践行了他的名字——有德。2020年春暖花开的三月,80岁的老父长眠于天堂之域,叶落他的第二故乡青海省西宁市。


带着老父的意愿和再也不能回家的遗憾,我们兄弟俩又一次回到了老家,回到了故乡。


老家的乡情、乡愁是难忘的。在故乡几天,我们对已故的祖辈和亲属一一敬香祭拜,寄托老父的遗志和我们这些在外游子的哀思。老父经常告诉我们,上高中时缴不起学费,是爷爷和他的兄弟毫不犹豫的把自家屋上的瓦片揭下来卖了,凑了路费学费让老父继续上学。那卖出去的一片片瓦片,更加坚定了他上学的决心、激发了他拼搏的斗志。


老家的乡食乡味是诱人的。一到老家,三叔三婶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家乡菜肴,红烧肉、烧鱼块、烧豆腐、炒银杏等美食,尤其是“肉汁香荷竽”鲜美可口,我一口气吃了20多个,以至于三婶怕我撑坏了肚子。四叔四婶精心制作了家乡特色“扒猪头”,晶莹剔透、肥而不腻、进口即化。我不管“吃猪肉增三高”的说法,吃了一块又一块。美不美,家乡水;香不香,老家菜!家乡的花生已经收割完了,叔叔婶婶让我带点回青海。可是最爱家乡花生米的老父已经逝世4年多了。我含泪说:“不带了”。


追随老父当年老家的足迹,我们来到了长江之滨明星重镇——黄桥镇。1940年秋季,“黄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苏北和华中地区抗战的新局面。80多年前的一曲“黄桥烧饼黄又黄哎,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哎,军队要靠老百姓帮……”的《黄桥烧饼歌》,至今仍然回荡在苏北大地黄桥老区的上空。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老父考入江苏省重点中学——黄桥中学,当时因家境贫寒,缴不起寄宿费,只能寄托在黄桥一家房东家里。家里无粮可带,他就靠白水煮山芋充饥。不少同学因贫辍学,老父却坚持了下来,直到考上大学。几十年来,黄桥中学为新中国建设和新时代发展培养输送了成百上千名优秀学子,老父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黄桥中学由原址整体搬迁,一座省级四星级现代化高级中学拔地而起,师资雄厚、设施俱全,成为长江之滨的一颗“教育明珠”。老父过去每次回家,必到黄桥中学一看。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如果老父在天之灵,看到他的母校黄桥中学的新貌,必定喜出望外。


哥哥张卫对黄桥独有情感,这里是他的出生地。1968年8月,老父带着怀孕的母亲回家探亲,原计划8月下旬探假结束,9月1日之前回到青海西宁,老父准备开学,母亲准备分娩。谁知8月下旬母亲肚子疼了起来,情急之下,三叔用自行车将母亲送到黄桥人民医院,8日31日,母亲提前分娩,生下哥哥张卫。至今,哥哥张卫在黄桥人民医院的“出生证”还珍存在家里。哥哥出生后,老父一人赶回青海,母亲在老家休养一个多月后,才抱着刚出生的哥哥回到了西宁。哥哥出生在黄桥,老父特别高兴。他说,我在黄桥考入大学,又在黄桥生下儿子,黄桥是我的福地。


踱步在老家村落,行走在黄桥老街,踏寻着老父的足印,心中想念着老父,脑海里思绪绵绵:苏北大地的故乡是老父的老家,西北边陲的青海也是老父的老家,伟大的祖国更是老父的老家。在我们的心中,始终魂牵梦萦思念着老父的老家。


望着老家门口的银杏树稀稀拉拉掉落地上的银杏,我仿佛明白了落叶归根的真正内涵。在泰兴老家,祝老家泰兴、老父安息。


                                               2024年10月10日夜













监制|李玮

审核|张臻卓

编辑|张程程

来源|作者投稿


海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推介海东文艺名家、作品,宣传海东文艺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