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 | 2024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毕业季”工艺美术类优秀毕业作品大赛铜奖作品(一)

学术   2024-11-01 08:01   北京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福州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厦门市文发办、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共同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红点设计(厦门)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4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毕业季’工艺美术类优秀毕业作品大赛”顺利举办,经过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的广泛动员与组织,来自全国80所院校8900余名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生参与了本次大赛。
大赛初评工作由各院校组织相关专家开展,围绕“创意工美”和“科技工美”两个主题,共遴选出783件(套)作品参加大赛评审,包含陶瓷艺术、金属艺术、玻璃艺术、纤维艺术、雕刻艺术、漆艺术、首饰艺术、文创设计、其他艺术等九大门类。

经过大赛评审委员会第一轮线上评议,从783件(套)作品中选出共280件(套)优秀入围作品,按照评审结果票数由多到少排列,取前140件(套)作品参与第二届全国高校工艺美术专业优秀作品线下展,【其中6件(套)作品由于损坏等原因无法送展,实际送展作品为134件(套)】送展作品将参与大赛终评。在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教育大会暨全国高校工艺美术专业优秀毕业作品展上,大赛评审委员进行第二轮线下终评,大赛终评共评选出了27名铜奖。获奖作品如下:


铜奖作品
陶瓷艺术
(创意工美)



《密林-Heaven on earth》
作者:张玉瑶-广州美术学院
作品材料:陶、瓷


指导教师:金生花


作品《密林(Heaven on earth)》系列以自然之美视作母体与灵感来源,从形式和内容上探索了自我与自然、陶艺作品与艺术疗愈之间的关系。以仙湖植物园为原型探讨我与自然的情感关系。将大自然无形的隐喻意象赋予有形的外在形态即陶瓷作品上,通过隐喻得以表达出潜意识无法用言语所表达的情感。
铜奖作品
陶瓷艺术
(创意工美)



《“企”盼》
作者:周玥含-四川美术学院
作品材料:陶瓷


指导教师:孟福伟


作品《“企”盼》表达着,现如今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加难以想象的是,南极的温度已经升至二十摄氏度,巨大的冰川破裂,食物链被打破,企鹅家族已经受到严重的威胁。作者运用陶瓷传统泥片成型的工艺技法,以自然、概括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企鹅生动、灵活的造型特点。用陶瓷高温烧制的工艺,暗喻全球变暖的高温预警。陶瓷材料环保的特性,进一步突出环保的主题。希望借此作品,让人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沉思自己在保护地球上应该承担的责任。

铜奖作品
陶瓷艺术
(创意工美)



《扑火》
作者:陈宓-中国美术学院
作品材料:陶瓷


指导教师:周武


《梁书·到溉传》云:“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本作品通过不同颜色釉料的叠加和漏花剪影的装饰,来传达“飞蛾扑火”的寓意。底胎采用瓷泥翻模制作,飞蛾的图案使用剪纸的方法来进行设计和漏印,作品采用1230℃氧化烧制。
铜奖作品
陶瓷艺术
(创意工美)



《器之空》
作者:闫巍中-中国美术学院
作品材料:陶瓷


指导教师:戴雨享


作品对以青铜鼓为载体的陶瓷艺术创作进行全面的设计分析,作品通过简化鼓身设计、创新鼓面处理及纹饰的提炼,从泥料选择、造型的尺度比例与审美、色泽对造型的烘托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其创作过程。此外,探讨了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和审美挑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铜奖作品
陶瓷艺术
(创意工美)
《归巢》
作者:李思璇-景德镇陶瓷大学
作品材料:陶瓷


指导教师:李超、 赵兰涛


《归巢》这套作品主要通过对鸟巢形象的抽象化概括作为灯具的主体造型,鸟群飞行轨迹为灯具的表面装饰,运用玲珑瓷结合灯具的透光效果来展现家是人们心中的暖灯带来长久的温暖。该设计作品以大自然中鸟类归巢的自然现象为创作来源,把雌鸟归巢哺育幼鸟与幼鸟成年后归巢反哺垂暮的鸟这一归巢行为作为家庭中亲情的具象化体现。鸟类归巢,是一种本能的行为,也是对家的眷恋和向往,不管在外有多困难在傍晚回到家之后就能得到一种松弛和自由感。家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归属感。
铜奖作品
陶瓷艺术
(创意工美)



《木下》
作者:吴子行-景德镇陶瓷大学
作品材料:陶瓷


指导教师:邹晓雯


“木下”系列陈设瓷作品是以树叶为设计来源,通过陶瓷的造型和装饰来传达保护环境的愿望,作品装饰采用釉上新彩工艺,用线条塑造装饰形象,将树叶的纹理、色彩和形状等特征与器形完美融合,使作品呈现出来自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和谐美。

铜奖作品
陶瓷艺术
(创意工美)



《包治百病》
作者:刘家怡-湖北美术学院
作品材料:陶瓷,纤维


指导教师:李勤


作品在陶艺创作中融入现代包元素,赋予陶艺作品更多的艺术感与时尚感。表现女性从小孩到少女再到成人所背的箱包过渡。通过在泥桨中添加纸纤维,使其更有韧性,充分搅匀后,平抹至石膏板上一层,静置1-2分钟后撕下用作泥片制作而成。

铜奖作品
漆艺术
(创意工美)
《马戏之家》
作者:王梓茹-四川美术学院
作品材料:大漆、蛋壳、欧泊、树脂


指导教师:陈静


《⻢戏之家》系列的⽴体漆器设计将⼿⼯世界中的漆器与玩偶、装饰摆件碰撞在⼀起,赋予⼀定的功能性,以⻢戏团⻛格为主,打造了⼀组充满趣味与怪诞凤的动物造型与⼩丑形象系列作品。近年来”玩具是低龄⼈玩的“这个定律被打破,各式各异的玩具令许多⼈着迷,其中玩偶在⼈们潜意识⾥是柔软的,⽑绒绒的,布艺玩偶居多,柔软的形象更易抓住⼈们的⼼;以漆艺专业创作介⼊,结合传统⼤漆⼯艺,漆作为传统的材料有⾃⼰的材料特性和⾊彩的独特美,趣味性造型与传统材料的碰撞,适当的纤维材料结合,打造了属于漆艺“玩偶”,保持⼤漆⼯艺精致外观的同时,增加触觉上的柔软感。围绕⻢戏团主题的丰富⾊彩与趣味、怪诞形象,极具装饰性,⼩丑形象作品同时具备钟表的功能,这⼀系列漆⽴体作品打造出了⼀个童话场景。
铜奖作品
漆艺术
(创意工美)



《红蕖》
作者:姜文莉-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作品材料:大漆、麻布、树脂


指导教师:常瑞红 、李晓梅


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柱础进行提炼概括作为漆器的形态设计基础,赋予它既可以装饰又可以作为容器的功能性。作品运用传统漆工艺进行创作,创作的过程要充分考虑传统与当代、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铜奖作品
漆艺术
(创意工美)




《芳·华》
作者:葛爽-鲁迅美术学院
作品材料:大漆、苎麻布、瓦灰、螺钿;蛋壳、金、银、玻璃、珍珠、琥珀


指导教师:郭小一


《芳·华》是作者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融入当代漆艺创作中的实践探索,以七种象征着新时代女性“她力量”的花卉为灵感来源,归纳概括花卉形态与漆盒设计相结合;漆色选择上脱离花卉本身的客观物象色彩,主观选择与其有着相似寓意的、富有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意蕴美的大漆颜色及髹饰手法进行髹饰,进一步阐释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对于当代漆艺创作中用色的指引性,从新的角度探索当代漆艺创作的色彩表现。笔者站在女性的视域下,以《芳·华》系列漆盒展现新时代女性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表达向内生长,向外绽放的女性力量。

铜奖作品
漆艺术
(创意工美)
《温暖迹印》
作者:彭琦-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
作品材料:大漆、树脂、螺钿


指导教师:李云燕


在繁忙的当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感受到压力与疲倦。有时,一个温馨的拥抱或一次舒适的睡眠便能带来极大的慰藉,这种行为所产生的满足感总能深刻地触动我们的内心,治愈我们疲惫的精神。漆色彩带给我的感觉也一直都是温润但富有力量的,我便想将他们结合,做出一个符合我内心漆的调性的作品,一个既能定格幸福的温度,又能缓解人们的焦虑的作品,作品所用材料及技术分别有:树脂底胎、大漆髤涂、螺钿镶嵌等,尝试以柔软枕头的静态形态来表达有温度的互动动态,枕头为正形,人与枕头互动的部分构成负形,两者之间的羁绊再用漆艺效果强调,最终构成了我的作品《温暖迹印》,希望观众可以从拥抱,睡眠这些动作为灵感制作的枕头造型中感受到温暖的关怀和深深的爱意,唤起内心对爱的共鸣,给有时疲惫紧绷的生活带来温暖放松的心情。

铜奖作品
漆艺术
(创意工美)
《切水果》
作者:张家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作品材料:大漆、麻布、铝箔粉


指导教师:常瑞红、李晓梅


《切水果》以热带水果中特点鲜明的火参果、牛油果、无花果为造型依据创作的漆立体造型,热带水果的自然美和形态多样性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大漆工艺则赋予造型独特的质感和视觉效果。通过大漆工艺,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水果形象,“切水果”漆立体造型设计将传统工艺与自然造物相结合,为传统大漆工艺注入新的活力,让作品具有艺术性的同时兼具趣味性、装饰性。
铜奖作品
漆艺术
(创意工美)
《鸽语青春》
作者:李娜-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品材料:大漆、蛋壳、箔


指导教师:杨波、索超


漆画作品《鸽语青春》以人物为题材,采用蓝紫灰色调展现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活力与青春。画面融合了大熊猫图案和和平鸽元素,作品立意上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状态的颂扬和对持续和平的渴望,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通过独特的漆艺术语言,利用镶嵌、磨显、堆塑等漆工艺,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不仅是对当前生活美好状态的颂扬,也是对持续和平的渴望和追求。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成立于1965年,是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社会团体。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以工艺美术学科研究、行业发展为主线,为国内外工艺美术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国家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为会员提供业务咨询、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