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师傅的悉心指导,带领我完成从学生到工程师的角色转换,希望我也能够早日蜕变成为像我师傅那样的技术骨干,继续将这份匠心传承下去。”近日,刚刚独立上岗的刘炜欣高兴地说。
为充分发挥技术骨干的“传帮带”示范引领作用,强化人才储备,从今年8月份,石家庄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会出台了“传技能,帮思想,带作风”的培养计划,由公司技术骨干对新人进行“一对一,陪伴式”的传帮带工作,助力新员工快速成长,熟练职业技能。该公司把“师带徒、传帮带”模式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为企业长远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师带徒、传帮带”模式中的“师”,是指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他们是新员工的师傅,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对新员工来说,师傅的作用不言而喻。既可以帮助他们规划职业生涯,确定前进方向,也可以在技能上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快速成长。现实中,很多单位都推出了类似活动,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激励机制——不论做得好不好,反正结果一个样:师傅教得好没奖励,徒弟学得差也没惩罚。如此,自然难以让人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和创新动力。
“传帮带”要出成效,必须建立激励机制。企业应跟踪“传帮带”工作的全过程,既要帮助师傅和徒弟及时解决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又要严格考核“教”和“学”的实际效果,并分别给予奖励和惩罚。一方面,可以将学徒的考核结果与定职定级挂钩。另一方面,对优秀师傅给予额外奖励,而对徒弟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师傅,在一定期限内取消带徒资格。还可以根据工作实绩、专家意见和职工投票,对所有参与“师带徒、传帮带”人员严格考核,评选出一批业务技术精、传带作用好、群众威信高的“名师”,和勤奋好学、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高徒”,分别给予奖励。像新闻中助理专家工程师朱少杰和刘炜欣师徒,“携手共进,攻克行业难题,二人自主开发出的制造工艺预计每年为公司带来800万以上的经济效益”——这样的“名师高徒”,就必须大力表彰和奖励。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缺少考核和激励机制,“传帮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沦为形式主义。激励机制可以让“师傅教得更积极、徒弟学得更有劲”,让“师带徒、传帮带”真正取得“传技能,帮思想,带作风”的效果,帮助更多新员工早日成才。
来源丨皖工网
声明丨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