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御寒智慧

民生   2024-12-29 15:50   安徽  
天寒地冻的时节,现代化的烤火设备纷纷登场,人们御寒不再是多大的难事。可古代的冬天较之现代的冬季寒冷得多,那时,人们既无空调,也无地暖,他们又是如何安然度过漫漫寒冬的呢?
据考证,先秦时期人们用火炉和火塘取暖。这是一种炊事与取暖相结合的设施,在数九寒天的日子里,人们在准备饭菜的同时,又驱走了身上的寒意,可谓一举两得。缺点是热了前胸,却易冷了后背,再则,晚上一旦入睡,火炉和火塘无人看管,取暖效果难免大打折扣。
而到了秦朝,取暖设备出现了壁炉火墙。炉膛为覆瓮形,可使热焰在膛内有充分回旋的余地,炉口前还有灰坑,炉的左侧则有一个存放木炭的炭槽。那时,智慧的古人就已知道,用木炭取暖比单纯烧木材要好,因木炭没有较大的火焰,燃烧的时间比较长,可以使室内温度保持长时间稳定。
到了汉代,皇宫贵族开始建立起暖室。汉代在长乐宫中就有个温室殿,专门供皇帝冬天居住和取暖,殿内通常建有各种防寒保温的特殊设备,极尽奢华。《西京杂记》中曾有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而普通百姓是远不能与之相比的,限于财力,他们只能靠烧炭取暖。
进入大唐盛世,人们的取暖设备变得丰富起来。出现了铜制的手炉和脚炉,大的可达数百斤,高一米多,三足、四足皆有,很华贵;小的则如西瓜般大小,随手可提。手炉一般呈椭圆形,里面放火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暖手。脚炉比手炉要大,可放在脚下暖足。此外,还有暖足瓶,俗称汤婆子,里面灌上热水,晚上放在被窝里,睡觉时十分熨帖。
清朝时,制作手炉和脚炉的材料更为多元,除铁制和铜制的以外,还出现了专供大户人家使用的青铜鎏金和掐丝珐琅的火炉,外观极为精美。此外,人们的取暖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朝廷通常在皇宫里建有专门用来暖身的火道,并在室内设有暖炕,其结构与如今北方农村还保留的炕床类似。而那时的普罗大众则以烧煤御寒为主,因清代北京的煤价比较便宜,百姓都能承受。清人汪启淑在《水曹清暇录》里曾记载:燕地苦寒,冬时比户皆卧热炕。西山之煤价不甚昂,颇获利济。
回溯古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抵御寒冬的奇思妙想,从中既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又能管中窥豹地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与古时相较,我们抵御寒冬的办法和手段更为科学和环保,只是要更加珍惜地球上的资源,守护绿色家园。


   


编辑丨梁晴晴   责编丨何雪菲   审核丨丁毓苗

来源丨安徽工人日报

声明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安徽工人日报
求实 写真 匡正 布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