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是对女性身体的一次“大考”,妊娠期糖尿病是重大考验之一。近日,《健康面对面》栏目邀请瑞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一病区医疗组组长、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师于慧,一起聊聊“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运动管理”。今天我们通过文字回顾一下当天的主要内容。
1.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孕期疾病,孕妇在孕期发生的血糖升高的一种现象。妊娠期做糖耐量对很多宝妈而言是一道坎儿,什么时候做糖耐量实验合适,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糖耐一般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通常是在妊娠后的24至28周进行,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所以该时间段并不绝对,建议孕妇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进行糖耐量测试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试验前三天正常进食,每次饮食碳水化合物含量不低于250至300克,过分节食可能造成人为的糖耐量减低;
(2)试验前停用一切影响血糖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磺胺类药物、水杨酸钠等3至7天,以免影响糖耐量试验结果;
(3)试验前空腹8至10小时,如果口渴,可饮用少量清水;如需要服药,可用少量清水送服;
(4)试验前及实验过程中要求受试者不做剧烈运动,保持心情平静,避免精神刺激,情绪激动可使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糖升高;
(5)试验过程中不得进食,口渴时可以饮少量清水(起到润喉作用即可)。
很多孕妇会有这样的疑问,孕期糖耐超了一点点,也算是妊娠期糖尿病吗?这里需要普及一下,不管超过多少,只要是达到或者超了标准,就可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患者控糖非常重要。孕期由于胎盘会分泌一些激素,可能会导致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从而使血糖升高。如果不控制饮食,过高的血糖会对孕妇自身和胎儿都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对孕妇而言,可能增加孕期感染的风险,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还可能导致产后糖尿病的发生概率增加。对胎儿来说,可能造成胎儿过度生长发育,形成巨大儿,增加难产、产伤的风险,也可能引起胎儿生长受限,以及增加胎儿畸形、新生儿低血糖等问题的发生概率。控制饮食主要是在保证孕妇和胎儿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每日的饮食。这里可以遵循以下原则:吃干不吃稀,尽量不吃泡水的食物,比如粥、糊及汤面;液体单独喝(先喝液体,15分钟后再吃淀粉,吃完淀粉类食物2个小时内勿大量饮用液体);混合搭配为主(三大餐要搭配淀粉、蛋白质和蔬菜等);定时加餐(如淮山、玉米、饺子、馄饨搭配水果、坚果、奶制品等,避免发生低血糖);吃粗不吃细(如吃米饭,不吃精加工的米粉);吃杂不吃白(如饭里加杂粮,也可选择全麦面包),此外,还需要配合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等,有助于控制血糖。4.有些“糖妈妈”即使遵循医嘱,血糖还是降不下来,怎么办?一般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经过饮食和运动管理,90%以上的“糖妈妈”可以达标,如果妊娠期血糖达不到标准时,要及时加用胰岛素进一步控制血糖,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病情、孕期进展及血糖值加以调整,力求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对于“糖妈妈”而言,不仅要密切监测血糖,还要定期监测血压、尿蛋白、肾功能、眼底检查等指标,还有血脂甲功感染等指标,同时也要加强对胎儿的监测,32周后应每周产检一次,注意胎儿成熟度胎儿状况及胎盘功能的监测,有异常及时住院。如果出现心慌、饥饿、头痛易怒、出汗发抖,焦躁等低血糖症状,可以喝半杯果汁或普通汽水,或1杯脱脂牛奶,或5至6颗硬糖,尤其应用胰岛素的“糖妈妈”,要随身携带糖块或者小饼干。5.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会影响分娩时间、分娩方式吗?
对于分娩时间,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经饮食和运动管理后,血糖控制良好者,推荐40至41周终止妊娠;妊娠期糖尿病经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者,推荐39周至39周+6天终止妊娠;有特殊情况者,要个体化处理。妊娠期糖尿病并不是做剖宫产手术的指征。对于分娩方式,需根据母婴情况决定分娩方式。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且超声检查估计胎儿体重大于等于4000克者,或者既往有不良孕产史,可放宽剖宫产指征。随着分娩的结束,大多数“糖妈妈”的血糖可以恢复正常,但也有少数例外,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发生二型糖尿病的风险是健康妇女的3至5倍,因此,产后初次随访时间是产后的4至12周,初次随访血糖正常,建议此后每年进行一次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监测,每3年监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时发现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及早干预。来源:市妇幼保健院(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