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过年好呀!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五,在老家,今天是破五,送穷(五穷媳妇)的日子,和迎财神有异曲同工之妙。祝大家新年发财!
今天的话题也是关于财富的,主要分享一位一线打工人的回乡见闻和思考。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回到老家的加长里短已经从“找对象没”“工作咋样”“……等浅显的话题演变成了深度观察和自行对比,而年复一年,这种对比的撕裂感也越来越明显。
今天初五,一大早,亲戚开着崭新的新能源车(小米SU7)来接我去吃饭,伴随着车子“发动机”的阵阵“声浪”(小米的设计确实很贴心),亲戚在侃侃而谈的介绍这车子的性能,这位在小城环保系统工作的晚辈,手机屏保是全家在自建别墅前野餐的照片。反观我这个在大城市环保企业打拼多年的"资深人士",此刻正为信用卡账单上的高端健身房年费发愁。
餐桌上听到的对话更显魔幻:"我们站里新招的实习生,家里给配了台水质检测无人机当毕业礼物""上周刚把闲置的老房子改造成环保志愿者驿站"。这些在小城环保圈司空见惯的场景,让拿着咖啡券续命改方案的我,突然对"职业价值"产生了怀疑。
大概对比了下发现,小城环保人全方位碾压。
1. 成本与收益对比
对比维度 | 大城市环保从业者 | 小城环保从业者 |
---|---|---|
居住成本 | 月供占收入50%的"老破小" | 价格低,公积金覆盖的带院职工房相对可得率高 |
时间分配 | 日均通勤1小时起步 | 电动车10分钟生活圈 |
职业发展 | 需要竞争大项目露脸机会,升职加薪 | 小项目做好即可有相对较好的回报 |
生活体验 | 网红餐厅打卡是唯一娱乐 | 自家菜园直供三餐食材 |
2. 隐形资源对比
资源类型 | 大城市 | 小城市 |
---|---|---|
人脉网络 | 需要刻意维护的弱连接,需要利益深度绑定 | 圈子小,天然存在的强关系链 |
政策响应速度 | 层层对接,落地周期长 | 即时对接"专班直通车" |
生活支持系统 | 付费购买服务 | 付费购买,单位/社区自发供给多元化 |
试错成本 | 单次失败可能导致巨大落差,试错成本高 | 允许多次以上转型机会且不会有太大落差 |
越对比,越觉得不如人家,有点点失落,或许是自己被长久以来的“精英标签”给桎梏了,而在老家,像亲戚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赶高铁路上,手机弹出亲戚发来的监测数据截图——他负责的流域水质已连续12个月达标。突然意识到:环保人的价值本不该被城市能级定义,那些在田间地头调试设备的专注身影,与在玻璃幕墙后工位前敲敲打打的都市白领,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
或许真正的职业觉醒,是意识到我们始终拥有选择生活形态的自由。就像生态系统需要多样性,环保行业既需要制定头部标准的头脑,也离不开深谙乡土规则的双手,是自己的选择和所处环境双向作用决定的,不存在孰高孰低,当大城市青年在"断亲潮"中孤独内卷时,小城环保人正用另一种叙事告诉我们:成功,可以是有时间等一朵花开,有底气守护一方水土,有能力让每个数据、每个报告、每方混凝土都带着人间烟火气的温度。真正的财富,或许是在这样一个折叠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自洽生态位。
编辑丨环保有个号
往
期
回
顾
重磅丨江苏省生态环境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审专家库名单(2025年版)公示
2024年最后一次更新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咨询建言回复汇总(2018.05.22-2024.12.19)
重磅更新丨江苏环保服务手册1.4.0更新上线,碳排放版块回归!
想要不错过各类讯息?
将【环保有个号】公众号设置为“星标⭐”吧!
方法超简单
快来看一下具体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