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第二块纳米碳王,实在是因为当年那块(编号83)印象太深,属于刷新认知的一块板:被几块红双喜特制接连震撼之后,正以为市场版的东西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没必要花时间在上面,纳米碳王横空出世,证明了市场版也有好东西。以至于多年后重启烧板之路,马上就想到纳米碳王值得再入一块。
虽然两块板的使用时隔多年,但由于对第一块印象之深,仍然可以直接对比前后两块,结论是:个体差异不大。纳米碳王,名字听着霸气,外观通体黝黑,给人十分刚猛的感觉,但实际上手感属于偏柔和的。
首先是持球感明显,摩擦加转时,底板反馈有一种“扯动”感,尤其是在放高球的时候,感觉比一般的板子放的转多了,用它放高球得了好多分。下旋的加转搓,效果也很好,搓个半高贼转,能骗到很多人。再就是由于制造旋转能力强,发球可以用很轻松的动作发出比较强的旋转,又骗一波。东骗西骗,用这板的胜率就上来了。
一般旋转好的板子,拉球弧线也比较好。弧圈球的弧线就是由旋转形成的,这是基本原理。但这板子不是,它弧线很低平,比一般的板都要低平。我不知道设计底板时怎么做到这样——旋转性能很好的同时弧线又低。这个特点对我比较友好,因为我拉球的点比较低,经常把该拉前冲的球拉成加转,用这板,拉加转出来的效果是一个减速版的前冲弧线,能够适当保持进攻的压迫性。同时,用这板拉半出台成功率又挺高,手上感觉有数。我分析,大概是因为前面说的扯动持球感,给人以向前发力的信心,我认为拉半出台敢于向前发力是成功的关键。
跟上一块有点不同的地方在于,当年那块感觉不是很通透,用这一块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打多了纤维板,觉得非常通透啊。控球的感觉清清楚楚,对攻练习吞吐感明显,不定点的摆速练习也没那么容易丢了,就是stiga的经典通透手感。
不足的地方,就是力量感,或者说底劲吧。可能是当时的赛璐珞球没有现在这么重,用现在这块纳米碳王的时候,感觉有点不够力,绵了一些,碰到防守稳健的,很难拉死人。几次用下来,虽然板子本身感觉跟当年用的那块差异不大,但是因为球变了,还是给人一种廉颇老矣的感觉。还有个不足是老生常谈,这个纳米涂层,贴不住胶皮,砂纸轻磨了一遍还是脱胶,重磨才行,但这样板面又会很难看。我把这看做拉丝卡为了摆脱恶名进行的一次不成功的尝试。总结下来评分92,优秀,但归于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