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世界
已知最老鸟类 74 岁再度产卵,刷新世界纪录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世界上已知最年长的野生鸟类 74 岁时再度产卵,刷新了野生鸟类寿命和繁殖的记录。这位年迈的母亲名叫 Wisdom,是一只黑背信天翁,每年返回夏威夷中途岛环礁筑巢产卵。自 1956 年首次产卵被标记后,她已经产卵 50 多次,并养育了 30 多只雏鸟。今年 11 月下旬,她又成功产下一枚卵,这一壮举令科学家们兴奋不已。
据生物学家称,黑背信天翁的寿命通常为 12 至 40 年,终身只有一个伴侣,而 Wisdom 的年龄已经比至少三个配偶都活得长。信天翁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飞越海洋,以鱿鱼和鱼卵为食。据报道,Wisdom 已经在公海上飞行了 480 多万公里,足够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往返六次。Wisdom的奇迹不仅在于其超出了同类的一般寿命,还在于多年来她成功避开了自然栖息地的所有危险。夏威夷中途岛环礁周围布满了塑料污染,许多黑背信天翁因误食塑料而亡。此外,气候变化给栖息地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更大更严重的风暴,在 2011 年的一场致命海啸中,她仍然幸存下来。保护区专家表示,Wisdom 似乎仍然有精力抚养幼鸟,这枚卵孵化的几率为 70% 至 80%。(BBC,NPR)
· 撤稿观察
中国撤稿地图出炉:东高西低,山东、江苏、上海、河南和安徽为热点地区
近日,宁夏医科大学的研究者根据撤稿观察数据库(Retraction Watch Database)收集了过去十年间来自中国内地 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中国学者的 14 445 条论文撤稿记录,分析了中国作者论文撤稿的空间分布特征:2012 年至 2013 年,中国学者的撤稿数量从西部到东部逐步增加,撤稿热点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上海、河南和安徽。
2012~2023 年中国 31 个省份撤稿数量和主要研究机构的空间分布 来源:论文
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论文发表量的大幅增长,2019 年起中国科学界的撤稿数量急速激增,2023 年达到 5668 篇的惊人峰值。2019~2023 年撤稿论文的增长率 (91.92%) 远超同时段发文增长率(32.3%)。中国内地的撤稿分布存在地理不均衡:2020 年之前各省份撤稿数量不到 114 篇。从 2020 年开始,东部地区撤稿数量逐渐增加,到 2023 年撤稿数量超过 227 的省份数量从 2021 年的 1 个增加到江苏、浙江、山东、河南、陕西、广东、河北、湖南、北京、湖北等 10 个省份。
2012~2023 年,国内撤稿数量的重心轨迹位于安徽、山东、福建三地之间,东部地区的撤稿数高于西部地区,撤稿数量最多的几个热点也集中在山东、江苏、上海、河南和安徽。研究者表示,考虑到中国主要研究机构地理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占 51.02%,与科学研究相关的激烈竞争和高压可能会导致学术不端现象出现。相关论文 12 月 2 日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
· 海外学界
新西兰削减唯一基础科学研究基金,不再支持人文社科类研究
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消息,11 月 4 日,新西兰中右翼联合政府科学、创新和技术部长朱迪思·柯林斯(Judith Collins)宣布,从 2025 年起,政府决定将该国基础科研资助项目——马斯登基金(Marsden Fund)的一半资金转而用于支持“可为新西兰带来经济、环境或健康效益的研究”,同时取消该基金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资助,负责审核筛选相关基金申请提案的专家小组将被解散。
马斯登基金是目前新西兰基础科学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唯一资金来源,每年提供约 7500 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 3.18 亿元),用于支持所有学科领域中纯粹的“蓝天”研究,即不要求研究能够直接产生单一明确的结果或经济效益,申请通过率仅为 10%,其中 20 项资助为随机抽签分配,并为女性、毛利人和太平洋岛民提供配额。柯林斯表示,马斯登基金在继续支持“蓝天”研究的同时,也须重点关注有助于真正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科学”,以及“高科技、高生产率、高产业价值的科学部门”。
这一决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新西兰大学协会和其他学术团体对这一决定表示震惊,并呼吁政府撤销这一意外决定。学术界认为,这违背了新西兰鼓励跨学科研究的科学政策,会对新西兰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凝聚力造成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领导的研究在马斯登基金资助中的比例将因这一决策而显著降低,这引起了对资金分配不公问题的担忧。与此同时,新西兰行动党及一些商业组织则认为此举有助于开展高质量公益研究,真正造福所有新西兰人。(《科学》新闻)
· 气候与环境
气候变化模式与中国古代王朝更迭存在重要联系
近日,一项由中国地质大学主导的的新研究,探讨了亚洲季风造成区域性降水强度的变化对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迭造成的影响。
研究者分析了中国湖北和尚洞、甘肃万象洞、贵州石将军洞和董哥洞的石笋和石钟乳记录,这些由地下水中析出的钙形成的洞穴矿物沉积物可以作为研究古代气候的探针。通过测量沉积物中的氧-18 和氧-16 的比例,研究者发现亚洲季风的正相位(西印度洋海表温度较高,东边较低,导致西部降水多而东部少)与中国王朝更迭在多年代际时间尺度上(13、35 和 75 年周期)有关联。特别是在中国东部,长期干旱减少了农作物收成,引发粮食危机和经济衰退。研究指出,中国降水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而非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变化导致了造成朝代更替的社会动荡。最弱的季风记录出现在 1500~1650 年,与明朝覆灭相吻合,当时由于小冰期(Little Ice Age)和干旱导致粮食人均产量下降 20%~50%,引发了推翻王朝的起义。这项研究让我们了解气候变化造成的干旱如何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导致饥荒、经济衰退和内乱,最终改变中国历史的进程。相关论文 12 月 9 日发表于《第四纪科学评论》(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Phys.org)
· 学术奖项
薛其坤、谢晓亮获得单项 1000 万元的腾冲科学大奖
12 月 6 日,第二届“腾冲科学大奖”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昌平实验室主任谢晓亮获奖,将各自获得 150 万美元或 1000 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腾冲科学大奖由顾秉林、许智宏、饶子和三位院士共同倡议设立,旨在奖励在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推进人类科学技术取得重大进步、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和挑战、研究成果取得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等的全球科学家。2023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卢煜明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张锋获得首届腾冲科学大奖。(中国科学报,澎湃新闻)
编写:马凤娟、杨梦、王泽凡、魏潇
编辑:魏潇
▽ 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