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是最早与中国进行瓷器贸易的欧洲国家。400年前,葡萄牙人在中国订购大量瓷器,海运回国。葡萄牙人钟爱瓷器,尤其是青花瓷。早期因价格昂贵,瓷器装饰仅在王宫、教堂等场所应用。后来逐渐普及,瓷砖装饰也成了民间的爱好。瓷砖艺术在葡萄牙长盛不衰,成了葡萄牙的国粹。走在波尔图街头,在普通民居、小饭馆,都能看到青花瓷。在波尔图的圣伊尔德丰索教堂(Igreja Paroquial de Santo Ildefonso)、圣安东尼教堂(Igreja de Santo António dos Congregados)等很多教堂的立面上,都有青花瓷装饰和绘画,如圣安东尼教堂的青花瓷画描绘了圣安东尼的生平、圣体圣事、群众圣祭和圣礼崇拜等历史故事和宗教内容。 波尔图的教堂都由花岗岩建成,上面的瓷砖大部分是1900年以后才覆盖在外墙上面的。葡萄牙的青花瓷最早从中国传入,后来又受到荷兰蓝白色调瓷砖和阿拉伯瓷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葡萄牙独特的瓷砖文化,称为阿兹勒赫瓷砖(Azulejo)。葡萄牙的青花瓷砖发展成了一种艺术。在这个国度,使用瓷砖艺术的广泛程度已经远远超越它的发源地。青花瓷成为了葡萄牙的国粹。这个传统甚至扩展到它的海外领地。如在澳门,也能看到很多蓝白瓷砖的建筑装饰。在葡萄牙,这种瓷砖艺术早已超越了“青花瓷”的概念。 将青花瓷砖艺术发挥到了极致的是波尔图-圣本托车站(Porto-São Bento)。圣本托火车站由建筑师 Marques da Silva 设计,于1916年启用。整个车站大厅的墙壁上被2万多片青花瓷砖壁画所覆盖。这个杰作由艺术家乔治库拉库(Jorge Colaço)耗时14年创作完成。画面描绘了葡萄牙重要的历史事件、节日场景和乡村生活等。可以说是史诗级般的大型青花瓷艺术壁画。这个独一无二的壁画使波尔图-圣本托车站成为了世界上最美的火车站之一,并因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波尔图-圣本托车站是波尔图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正因为此,波尔图-圣本托车站不仅是一个车站,更成为了波尔图最热门的景点。我们10月13日上午去时,除了来去匆匆的乘客外,车站里还有非常多的游客,想要拍一张人少点的照片都十分困难。所以,我们10月15日又去了一次,而且一大早就去了,为的就是避开旅行团的大队人马。 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壁画的重要内容。
下图的上部,覆盖整面墙顶部的长型壁画描绘着1140年的瓦尔德维什战役(Battle of Valdevez)的场景。这是葡萄牙的第一次独立战争。下部描绘的是12世纪时,骑士Egas Moniz带着妻儿在托雷多(Toledo)向卡斯蒂利亚和莱昂国王阿方索七世(Alfonso VII)请罪的场景。
.
葡萄牙航海家多姆∙恩里克王子(Dom Henrique)于1415年率兵征服休达(Ceuta)。这个历史事件也出现在壁画上。位于北非海岸的休达当时是被摩尔人占据的港口,成功征服休达标志着葡萄牙在非洲开始殖民。随后恩里克王子开始在非洲西海岸进行勘探,并开创了葡萄牙的发现时代。 拉梅古(Lamego)市位于波尔图以东杜罗河谷的上游,在每年的8月底到9月中旬期间都会举行“葡萄牙朝圣节”的各种庆祝活动,其中包括连日的盛大宗教游行。.拉梅古的盛大宗教游行![]()
描绘拉梅古市节日期间的小故事场景也在图里。一幅图中的两名妇女下跪,代表她们在履行自己的“诺言”。另一幅图描绘妇女提着罐在奇迹喷泉旁排队取水。
.
.两名妇女下跪履行“诺言”
葡萄牙北部的吉马良斯(Guimarães)被称为“葡萄牙的摇篮之城”,每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朝圣庆典活动“Pilgrimage SãoTorcato”,以纪念圣人SãoTorcato。
.
.吉马良斯举行的朝圣庆典活动场景
.
.朝圣庆典活动
波尔图-圣本托车站至今仍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人来人往。波尔图-圣本托车站将实用交通枢纽与大型青花瓷艺术壁画结合在一起,成为举世无双的奇观。
.
.
. 你知道吗?世界上有一家书店是要卖门票的,这门票还得早早地在网上预订。这就是波尔图的莱罗书店(Livraria Lello)。预订莱罗书店的门票时必须要预约参观时间。门票有 8€ 和 15.95€ 两种。8€ 的门票可作为购买书籍的兑换券;15.95€ 的门票包括莱罗书店独家收藏系列中的一本书。 莱罗书店历史悠久,创办于1869年,是葡萄牙最具历史的书店之一。书店因哥德式风格和精致的装潢被《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列入世界最美书店之一。另外,《哈利∙波特》的作者乔安妮·凯瑟琳·罗琳(J. K. Rowling)经常光顾此店寻找灵感,她的来访让莱罗书店爆红。到这家书店的人基本上不是为了看书买书,而是看建筑、拍照打卡。 中央的红色螺旋梯是莱罗书店的标志,这个标志出现在它的官网、资料和门票上。我想拍一张无人的螺旋梯,尽了最大的耐心仍以失败告终。人太多了,螺旋梯上根本就没有无人的时候。 全世界的游客慕名而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天从开店到打烊,这间书店总是人潮涌动。虽然门口分时放人进店,书店的面积不大,店内仍然拥挤。有人戏说人比书多。我拍了一些照片,尽量瞅人少的空档,仍避不开人群。去年在卢浮宫,尽管难度非常大,我还是成功拍到了完全无游客的“米洛的维纳斯”(见《自驾欧洲24-巴黎:艺术圣殿卢浮宫》),而在这里,想要拍一张无人的照片完全不可能。 书店里挂着6张一位作家大幅的照片,其中一张是《时代周刊》的封面。上面有文字“José Saramago,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1998(若泽·萨拉马戈,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若泽·萨拉马戈是葡萄牙作家,代表作品有《修道院纪事》、《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等。 他1922年生于里斯本北部阿金尼亚加的小村庄,家里务农,两岁时随父母到首都里斯本。高中被迫放弃学业,尝试过各种工作,做过绘图员、保险公司职员、焊机销售员和翻译,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写作。 高中学历都不到,业余时间写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除了建筑的装潢,书店里一些小装饰也很有用心。手拿书籍的人形展板、四面体的柔和玻璃吊灯、老式的打字机等都令人玩味、入镜俱佳。 最美车站和最美书店,虽然是之一,同时出现在一个城市里,不能不说这个城市是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城市。 车站,是连接两地的纽带。书店,是升华灵魂的阶梯。在波尔图,圣本托车站和莱罗书店让这两者都达到了最佳的意境。 莱罗书店可在官网订票:https://livrarialello.pt------------------ 大家好!我是远山呼唤。我在微信公众号“远山留痕”中与朋友们分享自然美景、人文画面、旅途的经历、快乐和感悟。 关注微信公众号“远山留痕”,可查看远山呼唤的所有游记、相关视频,及其它文章。也可在“今日头条”等网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