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塔街之门(Arco da Rua Augusta)何塞一世骑马雕像(Estátua Equestre de Dom José I)发现者纪念碑(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
帝国广场花园(Jardim da Praça do Império)
热罗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
塔古斯河(Tagus)是伊比利亚半岛最长的河流,全长1038公里,其中716公里位于西班牙境内,47公里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边境,其余的275公里在葡萄牙境内。它发源于西班牙阿尔瓦拉辛附近的山脉,向西流淌,最终在葡萄牙里斯本注入大西洋。在临近里斯本的一段塔古斯河扩宽像一个内海,然后又收窄经过里斯本,经过贝伦塔后注入大西洋。 里斯本最重要的景点奥古斯塔街之门(Arco da Rua Augusta)、贝伦塔(Torre de Belém)、发现者纪念碑(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热罗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等都在塔古斯河畔。 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发生大地震,随之而来是海啸及持续了四天四夜的火灾。巨浪淹没了低洼地区,里斯本全城大部分被夷为平地,最终造成100,000人死亡。在灾难发生后,何塞一世以果断而又强硬的手段稳定国家、防止瘟疫爆发、维持城内的秩序。他更是借此机会召集优秀的建筑师,精心规划了里斯本的新建筑格局,重新规划城市,在原来老王宫的地址上开辟了葡萄牙最大的广场,命名为“商业广场(Praça do Comércio)”。广场北面建立了奥古斯塔街之门(Arco da Rua Augusta),在广场中央竖立着何塞一世骑马雕像(Estátua Equestre de Dom José I)。 商业广场、奥古斯塔街之门、何塞一世骑马雕像都是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灾后重建的重要标志。 奥古斯塔街之门是一座石砌的拱形凯旋门,高30米,有6根高11米的圆柱,装饰着各种历史人物的雕像。中间是葡萄牙国徽。顶部的群像由法国雕塑家塞莱斯坦·阿纳托利·卡梅尔斯创作。中间的女性高达7米,代表荣耀,站立在三层的宝座上,手持两顶冠冕,为两侧的美德和天才加冕。柱顶两个斜卧的人物象征塔古斯河和杜罗河。 10月21日早上我们去到奥古斯塔街之门时,雾很大,它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于是当天傍晚我们又去了一次。第二天晚上我们又去看它的夜景。分别欣赏了它在晨雾中、夕阳下、夜幕里的不同的风姿。 进入奥古斯塔街之门是奥古斯塔街,这条街处于里斯本的商业中心,是里斯本最重要最繁华的商业街。 何塞一世骑马雕像由雕塑家若阿金·马查多·德·卡斯特罗(Joaquim Machado de Castro)创作。何塞一世身着戎装,骑着战马,战马脚踏毒蛇(这些毒蛇代表着国王身边的佞幸)。这是一件著名的雕塑作品。它是葡萄牙创作的第一座马术雕像,也是该国公共场所第一座献给活着的人的雕塑纪念碑。
.商业广场、奥古斯塔街之门、何塞一世雕像是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灾后重建的重要标志 商业广场南临塔古斯河。广场沿河一带是里斯本最为惬意的地段,特别是在傍晚。黄昏时,我和石头坐在塔古斯河边,看游船穿梭,听海鸥鸣叫。人们在岸边休闲,小孩在沙滩嬉戏,街头艺人在码头演唱,老人在河里垂钓。白帆在夕阳中变成了金帆,慢慢地,太阳落在4月25日大桥(Ponte 25 de Abril)的桥头[注],河对岸的里斯本大耶稣像(Santuário de Cristo Rei)逐渐变成剪影。夜幕降临,西边的天空还是红色,大耶稣像的光辉在夜空中格外显眼。游船还未停歇,河风还在吹拂,人们仍未离去。美好的塔古斯河,美好的黄昏,美好的夜晚,美好的生活。.太阳落在4月25日大桥的桥头
.
10月23日下午,我们乘电车去了塔古斯河下游,那是里斯本的贝伦区,处于里斯本的西部。主要景点有贝伦塔(Torre de Belém)、发现者纪念碑(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热罗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及帝国广场花园(Jardim da Praça do Império)等。 矗立在塔古斯河边的贝伦塔是葡萄牙七大奇迹之一(参见《三牙之行15》文后的注解)。 贝伦塔是一座五层防御工事,建于曼努埃尔一世时期的1514年到1520年间,用来纪念葡萄牙最著名的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的环球航行,同时为贝伦区的港口及附近的热罗尼莫斯修道院修道院提供防御。贝伦防御工事总建筑师是弗朗西斯科·德·阿鲁达(Francisco de Arruda)。 贝伦塔的建筑风格上大量使用了摩尔人和阿拉伯人的艺术元素,如顶端的胡椒粉盒形状的炮台。为了显示出国王的声威,塔上装饰了许多曼努埃尔式的象征物,比如,石绳环绕塔身等。
随着时间流逝,贝伦塔失去了防御工事的功能。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它被用作海关、电报站、灯塔、监狱等。
就像美国纽约入港处的自由女神像一样,耸立在里斯本港口的贝伦塔成为了葡萄牙的象征。1983年,贝伦塔和附近的热罗尼莫斯修道院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贝伦塔 贝伦塔花园(Jardim da Torre de Belém)里,一架一战时期的双层翼飞机存列在河边。绿树草地中有一面大镜子,镜里的映像与真实的环境融合在一起,妙趣横生。旁边游艇基地百船蓄势待发。在这里,古代、近代,当前的景物都在你的左右,有点时光穿越的感觉。 离开贝伦塔后,我们沿着塔古斯河向上游走,仅900米就来到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那就是发现者纪念碑(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这是葡萄牙纪念15至16世纪航海时代而立的一个纪念碑,是里斯本其中一个著名地标。发现者纪念碑邻近4月25日大桥[注],这是航海时代葡萄牙人出海的地方。 发现者纪念碑由葡萄牙艺术建筑师特姆及雕刻家里奥普度所建造。由于纪念碑起初采用了易腐烂的材料,因此在1960年以混凝土重建。纪念碑也于同年8月6日完成重建,以纪念葡萄牙著名航海家恩里克王子(Infante Dom Henrique)逝世500周年。
发现者纪念碑高52米,是一个以船为主体的船首形状。纪念碑东、西两边分别都雕有两个葡萄牙方型盾徽。纪念碑北面刻有一把大剑。
.
.发现者纪念碑(背面一把剑)
.
.纪念碑东面
.
.纪念碑西面
.纪念碑邻近4月25日大桥,是航海时代葡萄牙人出海的地方.. 发现者纪念碑上,航海家、欧洲地理大发现的开启者恩里克王子(Infante Dom Henrique)站在纪念碑的船首位置,在东、西两边雕有32名大航海时代葡萄牙的航海家、导航员、传教士等人物。 碑的西面中间的一人手握长诗卷,那是葡萄牙伟大的诗人路易•卡蒙斯(Luís de Camões),罗卡角标志碑上那句闻名遐迩的“陆止于此,海始于斯”的诗句就是他的手笔(见《三牙之行14-世界尽头罗卡角》)。.碑上人物诗人路易•卡蒙斯 在发现者纪念碑北面是一个以马赛克镶嵌画方式的大理石铺设广场。广场中央是一个直径50米的航海罗盘。罗盘中央是一幅世界地图,地图上标示了葡萄牙人在航海时代首次到达的地方和年份。这个广场是南非赠送的,由施利华(Cristino da Silva)设计。 葡萄牙是航海帝国,在大航海时代极其辉煌。因此发现者纪念碑对葡萄牙来说意义非凡。 在1983年和贝伦塔一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热罗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就在发现者纪念碑正北面,相距不到500米。两者之间隔着帝国广场花园(Jardim da Praça do Império)。在花园里既能看到发现者纪念碑又能看到热罗尼莫斯修道院。 华丽宏伟的热罗尼莫斯修道院是曼努埃尔式建筑中最为成功的一例,可以说是在里斯本最为突出的古迹。该修道院于1502年开始兴建,工程为期50年。它的建筑材料为当地出产的金色石灰岩,称为“pedra lioz”。修道院在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中,屹立不倒,且没有什么损毁,堪称奇迹。 我们在10月23日下午到达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已是夕阳时分,金色阳光下,修道院L形布局的红瓦顶建筑,在东北面一大片同样是红瓦顶的民居中特别和谐。.
.夕阳下的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及周边的建筑
.
热罗尼莫斯修道院的南门是修道院的主要大门,精美的大门是João de Castilho的作品。南门高32米,宽12米,延伸至两层楼高。它由很多山形墙(gable)和小尖塔(pinnacle)包围着,还有很多精细的雕塑。
.
.热罗尼莫斯修道院的南门
据wikipedia说,热罗尼莫斯修道院的修女发明了葡式蛋挞。修道院附近就有一家已有187年历史的糕点店,它的葡式蛋挞非常有名,近年被炒成了网红店,每天门庭若市。我和石头离开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后,就在修道院周围去找这家店,但没找到。我等非吃货,找不到就罢了,准备乘电车回住处了。走到车站,嘿,这家糕点店就在车站的街对门,看来是上天不让我们错过美食。
糕点店门面上蓝底白字的店招上写着“Pasteis de Belem,desde 1837≈(贝伦糕点,自1837年),上方还有大字“ÚNICA FÁBRICA DOS PASTEIS DE BELEM(贝伦独家,别无分店)”。可能不是旅游旺季且时间不早了,此时顾客并不很多。前面的用餐区很小,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餐厅。店内有很多葡萄牙传统的阿兹勒赫青花瓷装饰(见《三牙之行10-波尔图∙最美车站与最美书店》)。我们品尝了它的网红蛋挞,感觉它的外壳特别酥脆特别香,里面的蛋很嫩,口感是不错,但也没觉得与其它蛋挞有太大的不同。蛋挞每个1.4€,价格是一般蛋挞的1.5~2倍。
.
我们在里斯本的5天时间里,有很多时间都在塔古斯河畔漫游。曾经,葡萄牙人从塔古斯河出发到世界各地,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大航海时代的辉煌虽已成为过去,但发现者纪念碑前塔古斯河中仍帆影未尽。塔古斯河如同历史长河一直奔流不息。正是:纪念碑前帆未尽,滚滚塔河向西流。.塔古斯河中的帆影(2024年10月23日18:25摄于发现者纪念碑前) 4月25日大桥(Ponte 25 de Abril)是里斯本一座横跨塔古斯河的铁路公路共用悬索桥,原名萨拉查大桥(Ponte Salazar),1974年4月25日的康乃馨革命后改名为4月25日大桥。
康乃馨革命(Revolução dos Cravos),又称425革命(25 de Abril),1974年4月25日,中下级军官组成的“武装部队运动”在里斯本发起政变,期间并有很多平民自发参与。在政变期间,民众将康乃馨插在军人们的步枪上,康乃馨革命便由此而来。为纪念此日,葡萄牙把4月25日定为自由日。
------------------ 大家好!我是远山呼唤。我在微信公众号“远山留痕”中与朋友们分享自然美景、人文画面、旅途的经历、快乐和感悟。 关注微信公众号“远山留痕”,可查看远山呼唤的所有游记、相关视频,及其它文章。也可在“今日头条”等网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