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电话:60216669
欢迎关注
每五人中就有一位“活雷锋”,每三天就有一场志愿服务活动,在观音寺街道,有这样一个社区,它以其独特的志愿服务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首都志愿服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022年,这个社区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首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它,就是观音寺街道首座御园二里社区(以下简称首二社区)。
首二社区共有居民2256户,常住人口2982人,社区志愿者已达619人,每年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约120余场,全方位地给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志愿服务。相当于每五人中就有一位“活雷锋”,每三天就有一场志愿服务活动。观音寺街道以首座御园二里社区为试点开展“三个一”文明志愿行动,包括建立志愿服务体系、开展系列活动、打造“七五小街”,旨在为志愿服务提供保障和平台,使其成为社区文化重要部分。
目前,首二社区已经构建起“1 + 1 + N”志愿服务模式,街道级志愿服务中心指导,社区志愿服务站运行,多支文明志愿小分队参与,保障志愿服务有序高效开展。
社区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养老助残、治安巡逻、垃圾分类、文明交通值守、周末大扫除等活动,营造了“人人学雷锋、处处有行动”的良好氛围。
其中,“七五小街”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基层服务阵地,为周边居民提供养老、免费打印、理发、缝补、公益阅读等多项便民服务。
▲观音寺街道“七五小街”设立的“社区微法庭”
▲观音寺街道“七五小街” “又见书社”组织的实践活动
▲观音寺街道“七五小街”定期为居民免费理发
▲观音寺街道“七五小街” “一键通”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在这个“最美社区”,有不少“活雷锋”的典型,如“神奇卫士”“环保家”和“爱心夫妻档”孙斌夫妇。
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环保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垃圾分类,动员居民参与治理,实现前端居民自治。2023年2月,服务队联合物业、居委会建立“垃圾分类监督”微信群,开展“随手拍”活动,居民发现垃圾乱投乱放拍照发群里便于整改,激发了居民参与热情。针对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环保家”与物业探索终端投放提示模式,在垃圾桶站配备语音提示,安排志愿者指导,实现终端垃圾正确进桶。在他们的努力下,社区垃圾减量,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每天减少约3桶。
“爱心夫妻档”孙斌与郝开源夫妇,告别了工作岗位,却未告别奉献,退休后他们作为社区第一批红袖标志愿者,践行入党诺言,绽放志愿精神,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参与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扶危救困、环境清理等工作。
孙斌夫妇所住单元一层有位患有多种疾病的81岁李大妈。孙斌得知情况后主动照顾起李大妈的日常生活,帮着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清洗床单、被罩、窗帘等大件。孙斌老伴郝开源在她的带领下,也帮着换水龙头、修理洗衣机。日子久了,李大妈把孙斌当自己的闺女一样,和她无话不说。随着李大妈身体变差,孙斌和李大妈女儿一起找居委会协商,为老人找到合适养老院并办理入住,让老人安度晚年。
▲孙斌与郝开源夫妇
在观音寺街道,“首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并非首二社区独家,早在2020年,观音寺北里社区(下称观北社区)也曾获得同样称号。观北社区整合资源,凝聚骨干,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充实志愿者队伍。一方面,将热心公益的党员和居民组织起来,实现个人服务组织化;另一方面,整合现有志愿服务力量,发挥其专业和资源优势开展公益活动。
在观北社区5676名常住居民中,志愿者人数高达800余名,组织建立起了青年志愿服务队、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网格巡查队、老干部先锋队、红袖标志愿服务队等多支队伍,通过生活“热心帮”、邻里“和事佬”、环境“清理师”、治安“红袖章”、政策“你我通”等特色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社区治理的新力量。
此外,观北社区注重志愿服务阵地建设,设立雷锋志愿工作站,有专人负责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政策咨询、简单医疗等服务。同时,通过打造“爱心公益日”等活动品牌,激发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依托于“最美”的两面旗帜及其巨大的辐射效应,观音寺街道大力推动全辖区志愿服务工作塑品牌见实效,推动社区治理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往期回顾
来 源/综 合 制 作/党群宣传
审 核/于 悦 签 发/相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