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创星家”创新应用挑战赛已经进行到第六届,今年,一群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学子在“创星家”的大舞台上闪耀登场,展示了卓越才能和无限潜力。TA们勇于挑战自我,用创新的眼光观察生活细节,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创新盛宴。
精彩比赛后,我们来听听同学们怎么说~
曹欣和麦键彬是今年挑战赛冠军团队的成员,他俩都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专攻光学、热管理和纳米材料,是与材料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今年也是他俩连续第四年参加康宁“创星家”创新应用挑战赛。
曹欣介绍说,他俩的大学课题组专注于无机材料的研发,并致力将其产业化创造更大价值。这四年来,他俩积极参与“创星家”比赛,通过导师的专业指导和与其他参赛选手的切磋交流,丰富了材料开发经验,也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路演和调研能力。“这个过程非常锻炼我们团队的创新思维,期待可以利用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来提出更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麦键彬补充道:“参加挑战赛让大家都很有成就感,切实感受到创新的无限可能性,也更有信心在未来继续创新,勇往直前。”
李珏来自复旦大学,她和队员蓝海莲携手带来的 “钢渣陶瓷透水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项目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亚军。李珏表示:“比赛的初衷是挑战一下自己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当环境和材料两个领域融合的时候,能够将平时研究的环境问题真正落实到一个可解决问题实物,我觉得这是一次很不错的关于产研结合的机会。”
没有材料学基础的她俩从与本专业相关的环境问题出发,选择了固废处理和海绵城市建设这个课题。面对材料设计的挑战,李珏说:“我们没有气馁,最终通过查阅了大量文献进行了调研才形成了最终的设计方案。”
比赛的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创新的魅力,也为她带来了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知识面的扩展。
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赵知洋,将创意聚焦在改善车辆涉水事故逃生系统上。他认为这个想法不仅关乎个人安全,也能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新方向:“这个技术和发展方向如果能够落地,将是普惠性的,而自己的点子能够实现,甚至是参与其中,是乐趣和理想。”
作为金属材料专业的学生,他在非专业领域找到了灵感,并勇敢地追求实现这个创意的可能性。
跻身挑战赛十强的夏梦鸽团队以美观、实用为目标,致力于解决社区垃圾异味问题。她们将康宁陶瓷材料与产品设计相结合,展现出创新思维与美感相融合的独特眼光。
夏梦鸽说,“比赛让我们接触到一些新的技术领域和行业应用,这对于我在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可能是一个有益的经历。”
康宁一直致力于培养年轻一代的创新精神
搭建施展他们创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舞台
让我们一起期待康宁创星家们
继续在创新之路上勇往直前
不断实现理想,开创美好的未来!
长按关注康宁显示科技
+
公众微信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