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不说话,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我们的眼神像陌生人。针对9~35岁的人群进行了测试,发现:14岁是最容易出现打架、叛逆、学坏的一个年龄。一方面:他的大脑前额发育不成熟,没有成年人的控制力,所以冲动、叛逆、自控力差。另一方面: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情感特别丰富,所以经常出现敏感、任性、脆弱的一面。孩子的叛逆其实都是可控的,只要父母只要做到这6点,孩子的问题就会消失。一位男子“控诉”自己的妻子:自己高考失利,对孩子要求严格。小学三年级之前,女儿必须考满分;初中过后,要求女儿必须排名前几。因此,家里经常争吵不断,硝烟弥漫,女儿也不爱学习。当父母把教育的结果看得太重,而忽略了孩子付出的过程,很容易把教育变成批评、贬低、否定。最终,孩子难以体会到父母的爱,致使孩子走向叛逆、反抗的道路。“一味关注结果,看不到孩子付出的努力,就做不到全然地接纳孩子的身心。”
上海一个小女孩考试只考了C,回家后,妈妈并没有责怪她。你每天晚上这么努力背书,学习,复习,妈妈就知道你一定会有进步的,果然你没让妈妈失望呀。女孩听了妈妈的话,动力十足了,考试也慢慢从D考到了B。不要让结果去裹挟你的欲望,而要用过程去激励孩子进步。当孩子犯错时,不要急于批评,而是问“你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什么?”我们要让孩子感受过程的成就感、思考能力,让他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应该改变,行动力自然有方向有效果。父母随意进出孩子的房间,还说“小孩子有什么隐私”;
但是从心理学上来说,它是一种“没有界限感的控制”。父母和子女间“自我”和“他者”身份上的模糊,就非常容易“入侵”孩子的世界。就像上面那些行为,不尊重孩子的意愿,把爱变成一场情感绑架,最终让孩子变得:《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赢得十几岁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边。同伴是帮孩子缓解压力的一个出口,只要是正向的朋友,父母就尊重他,会减少孩子在情绪上的波动。孩子7岁,父母就要退出他的房间,什么事都要在孩子允许的情况下做,否则他会觉得你践踏他的尊严。孩子越长大,越需要自己的小世界,这样他们会有更多的大脑去创作、去思考,除非是你被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他。在知乎话题“从小在一种批评式教育下长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从小,父母就特别喜欢骂他,每天会因为一些小事被骂十几次。吃饭太慢,被骂;字写不好被骂;有时候走路慢一点,都被说成“是鸭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变得十分敏感,别人说话声音大一点,他都觉得是他哪里没做好。但长期的负面效应会让父母的批评变成:贬低、嘲讽、否定。最终,他会习惯自我批评,无端放大自己的缺点,从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中。看过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再坚持一下,你一定可以的”,孩子会越来越有毅力;“每个人都会有压力,但是你能说出来,说明你想去解决”,它可以让孩子感觉被爱,让孩子内心更加充盈、健康。有时候,也许我们只是担心孩子,感觉他这做不好、那做不好。事实上,这样的担心更多的是质疑,是不信任孩子的表现。“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会削弱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每个孩子都需要归属感,它源自于父母的信任,这样会让他感觉被爱,然后去发挥最大的潜力。美国心理学家艾琳·卡瑟拉进行过一项著名的实验:信任游戏。实验将父母和孩子分开,孩子在房间内玩耍,父母在门口等待。实验结果表明:那些被父母选择信任的孩子相较于另一组,表现出了更高的自信心。“当孩子感到被爱,被信任,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眼前。”所以当孩子气馁时,不要落井下石,而要告诉他:“我相信你可以做好的。”当孩子屡屡失败时,不要批评他,而要告诉他:“你能行的,我相信下次你会做得更好。”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底牌,也是孩子前行中无坚不摧的底气。安排她学习、安排她考大学,后来出来的每一份工作都是母亲帮她安排。所以,她缺乏生活体验和能力,不会与人和谐相处,同事关系、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很糟糕。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指出,孩子12岁左右会进入青春期的核心阶段,此时他们处于一个自主意识爆发的阶段。养育孩子,不是让孩子成为第二个自己,而是让孩子成为自己。“孩子的事,让他自己解决,若父母过分呵护,反而会使孩子失去自信,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要从小培养出孩子的这项能力,让孩子受益一生。孩子自2岁开始,就有独立意识,他们喜欢什么事情都自己来。从这时候开始,孩子就是在向成人表明:“我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上,越早把自主权留给孩子,将来他越会强大。很多亲子关系的现状是:敷衍孩子,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有些父母明明陪在孩子身边,孩子想找父母聊天,父母却用一句“我很忙,你自己去玩”来浇灭孩子的热情。心理学上说:孩子的感受长期被忽略,他会压抑自己的感受,消耗自己的能量,性格变得特别自卑,从而作出伤害自己的决定。孩子都是情绪敏感的动物,他开心的时候想和信任的人分享;难过时想要有人安慰他。比如:在孩子开心地和你分享一个话题,你要认真倾听,然后给孩子正面的评价。我们可以这样回应:这个需求并不容易实现,我们现在还不太需要,我们可以先放在一边,等有能力的时候,再去满足你。父母及时、积极地回应,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爱和被看见,进而产生自尊、自信、自爱等力量源泉。那些看似叛逆、满口怨言的孩子,其实只是想通过对抗来验证自己是否被无条件地爱着。
孩子的成长,不只是他们的旅程,也是我们成为更好父母的机会。当我们放手让他们去探索,尊重他让他去尝试,鼓励他,让他去试错,他们才能学会坚强,学会独立。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给他机会,让他去感受他的人生。本文首发平台: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请联系授权。